回顧長征之通道轉兵:長征改道從通道會議開始,黎平會議決定。

2025年01月03日08:52:17 歷史 1944

紅軍長征最初被稱為「戰略轉移」,李維漢在《回顧長征》中寫道:一九三四年七、八月間,博古把我找去,指着地圖對我說:現在中央要轉移了,到湘西洪江建立新的根據地。從江西的瑞金到湘西洪江,整個行程走下來不到2500里,但最終結果卻是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一路走到了陝北,走了兩萬五千里,足足是原計劃的十倍。

這背後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對此,李維漢在回憶長征時明確指出:我認為長征改道是從通道會議開始,而由黎平會議最後決定的。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此時改變戰略進軍方向,並不是一時的衝動。

回顧長征之通道轉兵:長征改道從通道會議開始,黎平會議決定。 - 天天要聞

圖為紅軍突破四道封鎖線的部分舊址:宜章(上)、界首渡口(下)

長征初期,由於博古、李德在軍事指揮上又犯了退卻中的逃跑主義錯誤,並把戰略轉移變成搬家式的行動,使中央紅軍在連續突破國民黨軍四道封鎖線中遭受慘重損失。


1934年11月17日,蔣介石頒發了《筱戌行戰一電》,也就是《湘水以西地區剿匪計劃大綱》,要求湘軍黔軍桂軍湘西南黔東南、桂西北加緊修築碉堡,構築工事,嚴密防止中央紅軍的一部或殘餘兵力,突破湘江封鎖線,越過湘江、灕江以西地區與四川的紅四方面軍或湘西的紅二、六軍會合。

回顧長征之通道轉兵:長征改道從通道會議開始,黎平會議決定。 - 天天要聞

圖為湘江。

中央紅軍在突破第四道封鎖線的湘江戰役中,與國民黨軍苦戰五晝夜,遭受重大損失,由出發時的8.6萬餘人銳減到3萬多人。


為掩護黨中央安全過江,中央紅軍與佔有絕對優勢的國民黨,展開了殊死決戰。經過五晝夜浴血奮戰,中央紅軍雖大部分渡過了湘江,但也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

此前,任弼時、蕭克領導的紅六軍團,已於10月24日抵達黔東與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勝利會師,並協力轉戰湘西。強渡湘江後的中央紅軍,也準備繼續執行原定計劃,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而蔣介石早已識破中央紅軍的這一戰略意圖,調集了五、六倍於紅軍的兵力,企圖圍殲中央紅軍於「上湘西途中」。用蔣介石的話講,就是「請君入甕」。

回顧長征之通道轉兵:長征改道從通道會議開始,黎平會議決定。 - 天天要聞

圖為國民黨軍在中央紅軍前進道路上預置的封鎖線。

在紅軍遭受慘重損失的情況下,博古、李德不顧敵人重兵追堵的事實,仍主張繼續去湘西同紅二紅六軍團會合,使中央紅軍面臨覆滅的危險。


此時的中央紅軍,無不為腳下的道路而「迷茫」,無不為每天的命運而憂慮。

他們要走向何方?

下一步該如何走?

翻過老山界後,有關紅軍前進方向的爭論,變得越來越激烈。

1934年12月11日,國民黨「剿匪」第一兵團總司令劉建緒,向在湘西南地區負責追剿「共匪」的各師旅長,發送緊急電令:「務求在湘黔邊界剿滅共匪。」12月12日下午,蔣介石又一次發出:「重申在湘水以西剿匪大綱」的電令。歷史的指針,撥至中國革命最危急的時刻。

通道會議的中心議題,是研究解決處於危急情況下的紅軍行軍路線和戰略方針問題。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毛澤東的主張無疑是正確的,不僅可以避免同五、六倍於己的敵軍交戰,還可以通過攻打戰鬥力相對薄弱的黔軍,爭取主動;更重要的是可以打亂敵軍圍殲中央紅軍於「上湘西途中」的計劃。使進入貴州的中央紅軍與四川的紅四方面軍,湘西的紅二、紅六軍團,形成鼎足之勢。當晚19點30分,一份「中革軍委」名義的「萬萬火急」電報,向各軍團、各縱隊首長發出。

長征初期,紅軍電令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平、急、火急、十萬火急、萬萬火急;落款通常為「朱」(朱德)或「周」(周恩來),或者兩人聯合署名「朱、周」,但這個「萬萬火急」電令尤為特別,是中央紅軍10月17日實施戰略轉移以來,罕見的以「中革軍委」名義發出的電令,「萬萬火急」電令發出後,中央紅軍即刻執行上級精神。周恩來更是親自到紅一軍團二師先頭部隊中,交代搶佔黎平城的光榮任務。

回顧長征之通道轉兵:長征改道從通道會議開始,黎平會議決定。 - 天天要聞

黎平朱家木屋——毛澤東1934年在黎平的舊居


回顧長征之通道轉兵:長征改道從通道會議開始,黎平會議決定。 - 天天要聞

毛澤東1934年在黎平的舊居(陳列室門口)


回顧長征之通道轉兵:長征改道從通道會議開始,黎平會議決定。 - 天天要聞

毛澤東住室內


回顧長征之通道轉兵:長征改道從通道會議開始,黎平會議決定。 - 天天要聞

中央政治局《黎平會議會址》陳雲 題


回顧長征之通道轉兵:長征改道從通道會議開始,黎平會議決定。 - 天天要聞

黎平紅軍街

1934年12月17日 毛澤東到達黎平縣城。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戰略方針之決定》,《決定》指出:「鑒於目前所形成之情況,政治局認為,過去在湘西創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的決定,在目前已經是不可能的,並且是不適宜的;政治局認為新的根據地區應該是川黔邊地區。」黎平會議的成功召開,標誌着通道轉兵划上完美句號。

作為長征中調整軍事戰略進軍方向的開端,通道轉兵在生死攸關時刻,保全了黨和紅軍的有生力量。紅軍長征在通道,絕處逢生,轉危為安。


回顧長征之通道轉兵:長征改道從通道會議開始,黎平會議決定。 - 天天要聞

長征途中《通道會議》時的毛澤東

在中央紅軍面臨覆滅危險的嚴峻時刻,毛澤東在湖南通道力主轉兵改向國民黨軍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由於此前毛澤東做了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他的正確意見得到王稼祥、張聞天等許多人的支持。


長征改道的確是從通道會議開始,由黎平會議最終決定的。

回顧長征之通道轉兵:長征改道從通道會議開始,黎平會議決定。 - 天天要聞

圖為黎平會議舊址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黎平召開會議。經過激烈爭論,會議肯定了毛澤東轉兵貴州的正確意見,調整了中央紅軍的前進方向。


1934年12月,長征中的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在通道召開了緊急會議,史稱「通道會議」。會上,毛澤東深刻分析面臨的嚴峻形勢,主張避開國民黨軍的鋒芒,放棄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改道敵軍力量相對薄弱的貴州。這一主張得到了周恩來、王稼祥、張聞天、朱德等多數同志的支持,為長征改道奠定了基礎。

隨後,中央紅軍兵分兩路向黎平進軍,並在黎平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史稱「黎平會議」。會議集中討論了中央紅軍的行動方針問題,圍繞「北上」與「西進」展開了激烈爭論。最終與會多數同志接受了毛澤東同志「向黔西北進軍」的正確主張,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戰略方針之決定》正式確定了長征改道的戰略方向。

長征改道對紅軍的影響有哪些?

長征改道對紅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擺脫了敵人包圍

長征途中,紅軍面臨巨大困境,原路線有被敵人圍殲的危險。改道後,紅軍成功地跳出了敵人預設的包圍圈,打亂了國民黨軍隊的部署,為紅軍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機,保存了有生力量。

2,轉變了軍事路線

長征改道標誌着紅軍開始擺脫「左」傾教條主義的束縛,重新走上了符合實際情況、實事求是的正確軍事路線。這一轉變對紅軍後來的戰略決策產生了深遠影響。

3,贏得了戰略主動

改道不僅是紅軍在軍事上的重要轉折,也是其從被動轉向主動的重要開端。通過改道,紅軍獲得了新的戰略機遇,為後續的革命鬥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4,擴大了黨和紅軍的影響

在改道過程中,紅軍與廣大農民和群眾進行了廣泛的聯繫和宣傳,贏得了他們的支持和擁護。這進一步擴大了黨和紅軍在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為後來的革命勝利奠定了群眾基礎。

長征改道對紅軍來說是一次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決策,它挽救了紅軍的命運,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着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裏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裏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