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勞動生活

2024年12月04日18:43:05 歷史 1613

引言

釣魚台11號樓,閻長貴的學歷是最高的一個,這個畢業於人大哲學系的高材生,在60年代真的就是天之驕子。

  11號樓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只有初中學歷,也有極少數的一兩個人是高中畢業,或者是專業技術學校畢業的。也是因為學歷這個事,閻長貴倘若在工作中出現了什麼紕漏,時常會遭到11號樓女主人揶揄:我用不起你這個大知識分子了。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勞動生活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從釣魚台來到了秦城

  人的這個命運,還真是難以把控,尤其是在職場上,即使你不站隊,但是客觀環境壓根不在乎你有沒有做出選擇。

  那時候,旁人對閻長貴的評價就這麼五個字:他太老實了。

  說是「老實」,準確的說來,應該是「不敏銳」。

  1967年,當閻長貴告訴關鋒,自己要去釣魚台11號樓當秘書,關鋒是這樣忠告的:你對政治不敏銳,不適合給她當秘書。

  沒想到,老師的這句話也是一語成讖,閻長貴認為自己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殊不知,自己的命運早已和關鋒、戚本禹捆綁在了一起。

  1968年1月,關鋒和戚本禹被送去了秦城監獄

  自己的老師被送去監獄一個星期了,閻長貴居然都不知道,他還是從領導口中才知道這個消息的。由這個細節就曉得,這個讀書人果然是太不敏感了。換作旁人,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觸動和危機。但是,閻長貴心裏覺得,這和自己沒有關係,自己的職責就是做好本職工作。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勞動生活 - 天天要聞

  其實,早在1967年這一年,釣魚台11號樓新來了一個名叫楊銀祿的人,閻長貴還挺開心,他以為這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分擔工作的副手。哪曉得命運的齒輪從新人來了以後,就開始轉動了。

  楊銀祿來到釣魚台之後,一直沒有和領導見過面。

  一直到1968年的1月9號,這天上午,閻長貴帶着楊銀祿來到二樓。此時的楊銀祿,因為父親病故,剛從老家奔喪回來。

  當兩人來到二樓,還沒等閻長貴開口,領導的一句話就結束了他在11號樓的秘書工作。

  「他都回來,你還上來幹嘛?馬上把文件清點轉給楊銀祿同志」

——來源:《問史求信集》.閻長貴/王廣宇.著.

  1月9號這一天,是閻長貴在11號樓工作的最後一天,他完成工作的轉交之後,就被帶去了釣魚台警衛連的連部,安排住在連部的一間屋子裡。

  1967年的1月9號,他走進11號樓,成了這棟樓的秘書。

  1968年的1月9號,他離開11號樓,失去了秘書的身份。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勞動生活 - 天天要聞

  這一進一出,剛好一整年的光陰。

  而他為何會是這樣的命運?

  在楊銀祿的回憶中,11號樓的女主人認為閻長貴是一名「坐探」,是關鋒和戚本禹安插在自己身邊的「坐探」。

西洞庭農場的五年生活

  西洞庭農場位於湖南的常德市,作為湖南的一個直轄市,常德是個好地方,自古就是人傑地靈。在古時候,這地方叫作「武陵」,還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叫「柳城」。聽到「武陵」這個名字是不是覺得很熟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裏面,開篇就是「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這「武陵」指的就是常德。

  讓我們把時間線拉到1954年,這一年,洞庭湖水位猛漲,導致湖區一帶受到了洪水的沖刷。當時,湖南組織了差不多80萬的軍民一起,對洞庭湖的東面和西面進行了治理。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勞動生活 - 天天要聞

  在1955年的年初,就開始籌建一個農場,圍繞着祝豐垸,對數十個荒州和湖泊進行圍墾,因為是在洞庭湖的西面,故而也被稱之為「西洞庭農場」。

閻長貴是1975年的5月份,走出秦城監獄來到這個農場的。

  那時候的西洞庭農場,經過20年的經營,已經形成了一個大型的社區。總的面積超過了100平方公里,裏面什麼都有:學校、銀行辦事處、郵電局辦事處、醫院、商店、電影院等等,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了。

  更難能可貴的是,當時全國的國營農場大多都處於虧損的狀態,常德的西洞庭農場是全國為數不多,實現盈利的大型國營農場之一。農場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這和覃正彥有着很大的關係,作為農場的一把手,這個中農出身的人,在他任職的那八年多的時間內,也正是農場生機勃勃的時期。

  對於閻長貴這個讀書人,覃正彥對他的也很是照顧。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勞動生活 - 天天要聞

  1979年的9月,這是閻長貴來到農場的第五個年頭,也是他在這裡的最後一年。

  這一年,閻長貴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他準備返回北京工作。

  但是,有一個問題難住了他,就是妻兒的戶口問題。

  五年前,他孤身一人來到西洞庭農場,妻兒和父母也從山東老家來到農場,一家人可算是團圓了。父母在農場沒待上多長時間就回了老家,妻兒就留在農場和閻長貴一起生活。因為是在農場,妻兒的戶口自然也是非城鎮戶口。

  等閻長貴要返回北京工作的時候,他自己的戶口倒是好解決,妻兒戶口的「農轉非」就是個刺手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想要「農轉非」是很頭疼的一件事。

  哪曉得咱們的覃正彥早就想到了這一層關係,提前就給他的妻兒辦理了「農轉非」問題。

  覃正彥的這個舉動屬實讓旁人,尤其是其親屬很不理解,要知道這個老領導的作風向來正直,他在農場這麼多年,沒有給自家親戚安排過一次工作。這次為啥突然變了性子,給一個毫不相干的人,解決了「農轉非」這個大問題。

  面對旁人的不解,覃正彥也沒有過多的解釋,本來他就不善於言語,只是簡單的說了這麼五個字:他太老實了。

  覃正彥對閻長貴的關愛,只是農場眾多關懷的一個縮影。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勞動生活 - 天天要聞

  回到北京後,閻長貴時不時會回想起在農場生活的點點滴滴,他的心裏,早就把那個遙遠的地方,看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尤其是他剛從秦城監獄出來,孑然一身剛到農場的時候,如果不是農場的那些陌生人幫助,他也不會那麼快的就融入到新的生活中。

  對於閻長貴而言,西洞庭農場的規模,是他生平第一次見到最大的一個企業。

  他剛到農場的第一件事,不是到處轉悠看風景,而是躲進自己的小天地,拿起筆,展開信紙,給遠在山東老家的妻兒寫了一封家書。

  1968年1月24號的那個深夜,他被送去秦城監獄之後,八年的時光,他和妻兒父母之間的消息就斷了。在監獄的那八年光陰,他無時無刻都在想着家人,想着往後團圓會是怎樣的場景。

  他一個字一個字的寫着,方塊字之間傾注着自己多年壓抑的感情。

  不知不覺之間,情緒上來了,化作淚水,溢出眼眶;

  不知不覺之間,那淚水順着臉頰,悄無聲息的滴到了信紙上;

  不知不覺之間,他的思緒就飛到了山東老家,好似看到了妻兒。

  這個經常寫字的讀書人,此刻拿着筆的右手,止不住的顫抖。或許,人的感情到了,也控制不止自己的身體了吧。

  家書寄出去之後,閻長貴就盼着回信。

  約莫過了十天,一封來自老家的回信就到了。他小心翼翼的展開,那筆跡很稚嫩,想來是自己那個上初中的兒子寫的。

  在自己被關押的七年多時間裏,閻長貴對兒子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身高小小,還在上小學的小屁股的印象中。他當年留在單位的個人物品,在出來之前,就被兒子代為取走了。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勞動生活 - 天天要聞

  兒子稚嫩的筆跡告訴父親,他們一家人會從老家趕來農場,老少三代人,不久就會團圓了。

  心頭上的大石頭可算是落地了,在等待妻兒父母的日子裏。農場的人給了這個讀書人很多的幫助。那時候,農場的家家戶戶都要囤積柴火,日常的燒飯、洗澡、洗臉什麼的,都離不開柴火。雖然農場給他騰出來一間屋子,還給他準備了鍋碗瓢盆、被褥這些日常用品,但是柴火這個事,屬實是難道了這個讀書人。

  他不知道去哪裡找柴火,也不曉得怎麼劈柴火。

  一砍刀下去,那木頭樁子四處亂飛,飛濺出來的木頭屑子,砸在臉上,也怪生疼的。

  好在有農場職工們的幫村,這家勻出一些柴火,那家也拿出一點柴火,湊吧湊吧,才算是解決了閻長貴的事。

  閻長貴來自北方,按道理來說,是要把他分配在棉花班勞動的。但是這棉花班的勞動量很大,農場怕這個讀書人吃不消,就給他開了個小灶,安排去了體力活相對不重的稻田班。

  雖然在稻田班幹活也不是那麼舒服,尤其是盯着日頭下地幹活。

  一天下來,那皮膚曬得黢黑,還曬脫了一層皮,但閻長貴的心頭上是暖暖的。大傢伙都不關注他是誰,來自哪裡,犯了什麼事;大傢伙只曉得這個新來的人,是大家庭的一員。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勞動生活 - 天天要聞

  一天的活計,就在說說笑笑中結束。

  身體累些倒是無妨,心頭是熱乎乎的。

  在監獄的日子是漫長的,在農場的日子過得很快,眨眼之間就到了11月,不知不覺之間,閻長貴已經來了有半年了。原本,覃正彥是要把這個文化人調去宣傳部工作的,哪知道等來的最終處理結果,還是沒有結果。他也就沒法安排閻長貴去宣傳部了,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安排他在場總部的農科所工作。

  閻長貴也不曉得農科所要具體做什麼工作,好在他的鄰居,一個姓曾的副科長,就是場農科所農業科的。

  他得知閻長貴要去農科所工作,特意來到閻家,和他說你可不能去農科所噢!農科所的工作你一個知識分子「耐不住」的,平常是要去每個分場跑的,尤其是刮大風和下大雨的時候更是要去跑。

  「耐不住」是常德的一句方言,意思就是「受不了」。

  聽了鄰居的話,閻長貴尋思着自己也確實是夠嗆,只好找到覃正彥,看能不能給換一個工作。

  恰好場農科所的學校需要一個老實,閻長貴就被安排去當了一名教書先生,這倒是很符合他。他在學校也是身兼數職,除了平常需要干一些後勤雜活之外,還有兼顧着教授初中的語文、數學好幾個科目。

  點滴的一些生活細節,讓閻長貴早就把常德,把西洞庭農場放在了心頭上,這西洞庭農場是他生命中的第二個故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着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