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見見主人翁,館陶公主將男寵領出來宴飲

2024年03月20日23:05:05 歷史 1385

公元前130年,早已失寵且十餘年不曾生育的陳皇后在宮中行巫蠱之術,漢武帝下詔:

「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有意思的是,這個長門宮還是陳皇后的母親竇太主,也就是漢文帝竇皇后的女兒館陶公主劉嫖所獻,而讓竇太主獻上長門宮的正是竇太主的男寵董偃

漢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見見主人翁,館陶公主將男寵領出來宴飲 - 天天要聞

董偃十三歲開始就和母親以賣珠為生,經常出入竇太主的家中,因為竇太主家的奴僕都誇讚董偃俊秀漂亮,引起了竇太主的好奇,於是竇太主就召見了董偃,確實是個難得的美少年,看着他穿得破舊,心有不忍,就對董偃的母親說:「我替你撫養這個孩子吧。」

按照年齡來說,竇太主當時的年齡能當董偃的祖母,所以對他也是真的當孩子來養的,將他留在府中,派人教他寫字、算術、相馬、駕車和射箭等技巧,還讓他讀了不少書。

才不過幾年,董偃就脫胎換骨,容貌更加俊秀,氣質也趨向貴氣,而竇太主對董偃的態度也漸漸改變了,她不再將他當做一個小孩子來看待,久而久之董偃就成了竇太主的男寵。

等他行冠禮之後,就經常駕車和竇太主外出,兩人幾乎是形影不離,很多王公貴族也認識了董偃,長安城的人都稱呼董偃一聲「董君」,竇太主對董偃也大方,提供給他足夠的銀錢讓他結交士人,也算是提高他的地位。

但董偃一直很害怕,因為他是竇太主的男寵,這屬於私自侍奉竇太主,於禮不合,沒人管還行,一旦皇帝追究,他可能就大禍臨頭了。

這個時候安陵人袁叔給董偃出了一個主意,說文帝廟距離長安比較遠,那裡有萩竹籍田,皇帝需要經常去,但卻沒有可供皇帝居住的宮室,如果董偃能夠說服竇太主將長門園獻給皇帝,到時候皇帝知道是董偃出的主意,也就不會追究董偃的錯處了。

漢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見見主人翁,館陶公主將男寵領出來宴飲 - 天天要聞

董偃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回去告訴了竇太主,竇太主立即上書將長門園獻給了漢武帝,漢武帝很高興,他早就惦記長門園了,只不過是姑母兼岳母的東西,他不好意思主動要,現在竇太主主動獻上來,漢武帝自然不會拒接,直接收下。

漢武帝收下後將長門園改名為長門宮,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個長門宮會成為陳皇后的軟禁之地。

關於董偃和竇太主的故事,根據《史記》的記載,是發生在竇太主的丈夫陳午去世之後,而堂邑侯陳午於公元前129年去世,也就是陳皇后被廢的第二年,如果真是這樣,陳皇后被廢的時候不可能有長門宮。

再結合董偃的年齡,他應該在陳午還沒有去世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竇太主的男寵,只不過陳午去世後,竇太后對董偃的寵愛更加明目張胆。

獻長門宮算是讓董偃在漢武帝那裡掛了一個名號,接下來就是讓董偃見到漢武帝,讓漢武帝承認他的身份。

為此,袁叔告訴董偃讓竇太主假稱患了重病不能進宮朝見皇帝,於是漢武帝就親自到竇太主的府中探視姑母,詢問竇太主有什麼要求。

漢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見見主人翁,館陶公主將男寵領出來宴飲 - 天天要聞

竇太主就表示自己享受公主之尊,不能侍奉皇上是一種遺憾,希望皇帝能夠多光臨她的府邸,到時候她獻酒給皇帝祝壽,這樣就算是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恨了。

漢武帝看着難掩憔悴的姑母,應了下來,叮囑竇太主好好養病才返回宮中,不久之後,竇太主「病癒」,趕緊進宮謝恩,漢武帝留竇太主宰宮中暢飲,姑侄倆感情看起來一如從前。

幾天後,漢武帝果然駕臨竇太主府,竇太主為了討好這個侄子,不惜穿上廚子穿的圍裙,親自到外面迎接侄子進府,登上台階請漢武帝在大廳里就坐。

漢武帝看着殷勤的姑母,不等坐下就說:「希望見見主人翁。」

竇太主一聽,急忙下殿,摘下簪子和耳環等首飾,光着腳叩頭謝罪:「妾無狀,負陛下,身當伏誅。陛下不致之法,頓首死罪。」

竇太主自然也知道私自將董偃收為男寵有違禮制,認真計較起來,這是死罪,辜負了皇帝,現在皇帝願意到府中要求見一見董偃,就證明皇帝不會拿這件事治罪,於是趕緊跪下來叩頭謝罪。

漢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見見主人翁,館陶公主將男寵領出來宴飲 - 天天要聞

竇太主曾經是何等的風光,在竇太后的縱容下,本就工於心計的她要什麼有什麼,想讓女兒做皇后,就能讓弟弟漢景帝易太子,可以說漢武帝之所以能成為太子進而繼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竇太主的支持,條件就是漢武帝要娶竇太主的女兒為皇后。

所以漢武帝時期,竇太主仗着母親的寵愛、自己的聰慧以及對漢武帝的迎立之功,求情無厭,還被尊稱為竇太主,但隨着竇太后的去世以及漢武帝對她的不滿,竇太主的權勢大不如從前。

後來漢武帝更是廢了陳皇后,讓竇太主認識到,這個侄子早已不是曾經那個需要她扶持的孩子,而是一言九鼎的皇帝,竇太主怎能不怕?

她怕漢武帝再不顧念一點姑侄情分,所以她倒也能屈能伸,儘力討好漢武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姑母,漢武帝很有感觸,隨即赦免了她的罪,讓她將董偃這個「主人翁」帶出來看看。

竇太主站起來重新戴上簪子、穿好鞋到東廂房領董偃出來。董偃戴着綠頭巾、身穿套袖,跟在竇太主身後到了殿前,然後跪伏於地,竇太主這個時候開口:「館陶公主的廚子董偃冒死拜見皇上。」

漢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見見主人翁,館陶公主將男寵領出來宴飲 - 天天要聞

董偃不停叩頭請罪,漢武帝就讓他起來,賜他換上新的衣服再出來,然後三人開懷暢飲,董偃因為沒有官職也沒有任何稱號,就稱為「主人翁」。

漢武帝離開的時候,竇太主還獻上了無數的金銀珠寶絲帛,算是感謝漢武帝對董偃的承認。

漢武帝這一舉動讓董偃更加顯貴,天下無人不知,後來董偃更是經常跟着漢武帝到北宮遊戲,到上林苑狩獵等等。

漢武帝還準備在宣室設宴招待竇太主,並讓董偃也進宮參加。

一聽讓董偃到宣室參加宴會,東方朔坐不住了,趕緊向漢武帝進諫,說董偃犯了三條砍頭的大罪,不能進宣室:其一私侍公主;其二擾亂婚姻制度;其三奢靡享受為淫首。

漢武帝聽了沉默良久,然後表示宮宴已經設下,只能以後再改正。

漢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見見主人翁,館陶公主將男寵領出來宴飲 - 天天要聞

東方朔依舊認為不可,畢竟宣室是「先帝之正處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並表示縱觀歷史,董偃之流只會帶來禍患。

漢武帝終於聽了進去,將宮宴設在了北宮,讓董偃從東司馬門進入,宮宴結束之後,漢武帝就不再召見董偃,董偃的尊寵一日不如一日,不到三十歲就去世了。

過了幾年,也就是公元前116年,竇太主去世。

竇太主是真的寵愛董偃,寵愛到了逾越禮制的程度,先不說生前如何的寵愛,就說死後,竇太主竟然沒有選擇和丈夫陳午合葬,而是與董偃合葬,這也是沒誰了。

有了這個先例,很多公主貴人也開始逾越禮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