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九龍寶劍價值十億,沒被沈醉埋進戴笠墳墓,也沒被老蔣帶走?

2024年02月15日13:05:11 歷史 1648

乾隆九龍寶劍價值十億,沒被沈醉埋進戴笠墳墓,也沒被老蔣帶走? - 天天要聞

要了解九龍寶劍的最終下落,還得從孫殿英把它從乾隆墓里挖出來說起,見過九龍寶劍真身和殘片的文強、沈醉,對該劍去嚮應該也比較知情。

孫殿英東陵盜寶的事情,讀者諸君肯定知之甚詳,這裡再說就全是廢話了,咱們還是來看看當時被派到孫殿英龐炳勛部防止他們叛變降日的「參謀本部少將高參」文強是怎麼說的。

文強(電視劇《特赦1959》中劉安國的歷史原型,曾任參謀本部上校參謀、少將參謀、策反委員會主任委員、軍統局華北辦事處主任、軍統局北方區區長兼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肅奸委員會主任委員、軍統局東北辦事處處長兼東北行營督察處處長、東北肅奸委員會主任委員、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督察處處長)在《口述自傳》中回憶,1942年春,他在珍珠港事變後從港澳逃回重慶就被老蔣召見並安排了新任務:胡宗南就在西安,你在他那裡設立一個機構,遙看對日本的問題,你的身份是軍事委員會少將高級參謀。日本問題已經快要結束了,日本人垮了,俄國人起來了。你的任務要對付俄國人,你從太行山起一直到東北,要就專門對付俄國人。我要說的話,已經向戴副局長說過,你知道嗎?

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老蔣稱戴笠為副局長是準確的,文強的回答也是很得體的:「戴副局長已經將委員長的指示詳細向我說過,為確保太行山敵後根據地,要以控制孫龐兩部為主要任務。(本文黑體字,除特別註明外,均出自文強和沈醉回憶錄)

乾隆九龍寶劍價值十億,沒被沈醉埋進戴笠墳墓,也沒被老蔣帶走? - 天天要聞

孫龐就是孫殿英和龐炳勛,他們兩個都有叛變降日的可能,老蔣和戴笠派文強去太行山,就是為了監視和勸說他們不要在最後一刻做出錯誤的選擇。

戴笠告訴文強,孫殿英這個人善變,演技也很高超,你別被他忽悠了——戴笠就曾被孫殿英忽悠瘸了。

戴笠在英租界利順德飯店請孫殿英會面,孫殿英知道戴笠是蔣身邊的親信,一見面倒頭便拜:「上次相見,有眼不識泰山,實在罪過,我們同在江湖上闖蕩,只要蔣委員長用得着我,我願一輩子做馬前卒,要我割下頭來,保證不割下耳朵,今日難得見面,送兩顆紅寶石作紀念吧,這是乾隆皇帝御用的朝珠。」

文強代表老蔣和戴笠來到太行山,孫殿英自然也是熱情招待,於是文強就見到了傳說中的九龍寶劍,但這次看見,也跟沒看見差不多:孫殿英在院子里的影壁前,影壁上懸掛的一把用紅綢裹着的寶劍。

影壁也叫照壁,只有過去的官府和大宅門裡才會有,現在呼和浩特只剩下了將軍衙署一塊影壁,但卻跟圍牆圈起來供人參觀的「衙署」隔了一條修了立交橋的馬路,說明清朝的將軍衙署,比現在要大好幾倍。

將軍衙署的照壁當然自己不會過馬路,這在古代笑話中叫「大風吹井過籬笆」,相聲《扒馬褂》里也經常說。

文強對照壁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傳說中的九龍寶劍,那把劍又被孫殿英搬進了房間,黃埔畢業、當了多年特工的文強說話拐彎抹角明知故問:「這是個什麼寶劍哪?」

乾隆九龍寶劍價值十億,沒被沈醉埋進戴笠墳墓,也沒被老蔣帶走? - 天天要聞

孫殿英也不藏着掖着:「這是乾隆皇帝的寶劍。」

文強故作驚訝:「乾隆皇帝的寶劍?我看看可以嗎?」

孫殿英打哈哈:「哎呀,老弟,你不必看,我這個劍騙不了你,你是黃埔學生,又是軍事委員會高參,來頭大得很,騙不了的。我孫殿英是個老粗,我手下當兵的是老粗,當官的也是老粗,他們到我這裡來,我讓他,向寶劍磕頭。」

文強不依不饒堅持要看,在他連說了兩次「我看看」之後,孫殿英才「無奈交底」:「算了吧,乾隆的寶劍我能掛在這裡嗎?掛在這裡還不讓人家偷跑了?你不必看了,這是不值錢的一把劍。」

別說是曾在上海與日偽特務鬥智斗勇還坑了日軍少將特務幾百萬塊錢的文強,就是讀者諸君也可肯定會發現孫殿英沒說實話,他越不給文強看,越說明紅綢子里包裹的,就是孫殿英從乾隆陵墓中盜出的九龍寶劍。

文強當時有自己的打算,孫殿英小心防範也可以理解:萬一「文高參」說要把這把寶劍獻給老蔣或戴笠,孫殿英怎麼拒絕?

文強最後沒能阻止孫殿英叛變,也沒見到和拿到九龍寶劍,於是這件稀世珍寶,又歷經了無數磨難。

乾隆九龍寶劍價值十億,沒被沈醉埋進戴笠墳墓,也沒被老蔣帶走? - 天天要聞

結合《文強口述自傳》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孫殿英1939年獻劍於戴」之說有的地方站不住腳,但也不是全無依據。孫殿英不給文強「看劍」,可能是那把劍真的已經不在他手裡了。

有「史料」這樣記載:1939年1月,孫殿英部改編成新編第五軍,戴笠親自來到孫殿英的駐地,目的是對孫殿英做進一步的深入考察。狡詐精明的孫殿英為了進一步取得蔣的信任,決定把最為珍貴的九龍寶劍作為禮物,托戴笠轉交給蔣。戴笠對九龍寶劍極為重視,由於當時戴笠還要繼續視察中原各部隊,生怕隨身攜帶九龍寶劍出現閃失。於是戴笠親自把九龍寶劍交給了大特務馬漢三,並叮囑他等陸路交通安全時把九龍寶劍帶回重慶。

該史料確有矛盾與破綻,但是部分描述卻能跟文強的回憶錄對上號,孫殿英在拒絕文強「觀摩」九龍寶劍後,還在秉燭夜談時竹筒倒豆子,該說的和不該說的,他全說了:「乾隆已經化了,只留下頭髮和辮子,陪葬的寶物很多,最寶貴的是頸項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顆,聽說是代表十八羅漢,都是無價之寶。其中最大的兩顆朱紅的,我在天津與雨農(戴笠字雨農,過去的人稱字而不直呼其名是尊敬)見面時送給他作了見面禮。還有一把九龍寶劍,有九條金龍嵌在劍面上,劍柄上嵌了寶石。我托雨農代我贈給委員長或何部長,雨農怎麼處理的,我沒有再問。

有史料記載,戴笠得到孫殿英進獻九龍寶劍的承諾後並沒有上報老蔣或何應欽,而是起了據為己有的念頭——這個念頭是很危險的:孫殿英叛變就像喝涼水,他一輩子至少「跳槽」七次,跟老蔣和何應欽也不是再沒有見面的機會,萬一三頭對面,老蔣或何應欽發現戴笠吞了自己的寶貝,那還不得大光其火甚至動了殺機?

乾隆九龍寶劍價值十億,沒被沈醉埋進戴笠墳墓,也沒被老蔣帶走? - 天天要聞

戴笠想吞老蔣的寶貝,馬漢三也不是個省油的燈,戴笠讓馬漢三替他從孫殿英手裡接收九龍寶劍,原本就是犯了輕信大錯,於是戴笠回到重慶後,並沒有收到馬漢三轉來的九龍寶劍,發電報去問,馬漢三回電:「此劍珍貴異常,風雲突變,為安全計,古劍仍留孫軍長處,容日後再做計議。」

戴笠又給孫殿英發電報,結果孫殿英只讀不回,弄得戴笠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都很糾結:是狡詐的孫殿英反悔了,還是馬漢三跟我玩兒黑吃黑?

文強奉命到孫殿英軍中盯着不知真假的九龍寶劍不停追問,無疑是受了戴笠囑託,卻沒想到孫殿英老奸巨猾,文強費盡心思卻不得要領。

直到抗戰勝利,川島芳子被抓,戴笠和沈醉先後審問,才爆出了驚人猛料:剛剛被戴笠任命為軍統局北平辦事處處長,專門管整肅漢奸的的馬漢三,在抗戰期間曾被日本人逮捕進而叛變。為了保命,馬漢三還把一把價值連城的古劍獻給了日本人,這把古劍在不久前又被馬漢三從川島芳子的家中搜走了。

川島芳子詳細描述了古劍的特徵,戴笠馬上認定:孫老殿(孫殿英綽號)沒有撒謊,馬漢三獻給日本人的那把古劍,就是九龍寶劍!

原來,當年馬漢三在河南林縣從孫殿英手裡得到九龍寶劍後,立馬起了貪念,這個比吳敬中膽子大、貪心重的老特務有了「兩全其美」的辦法:戰爭失敗,軍統和戴笠也就不存在了,到時他就可以帶着九龍寶劍脫離軍統,逃到國外,從此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如果抗戰勝利,他就編造理由說寶貝太貴重,不敢輕易運送,自己一直在替戴笠保管。

乾隆九龍寶劍價值十億,沒被沈醉埋進戴笠墳墓,也沒被老蔣帶走? - 天天要聞

馬漢三沒想到,他拿到寶劍僅僅半年,就被日本特務機關抓住了。還沒等施用酷刑,馬漢三就叛變了。馬漢三為了活命,還把九龍寶劍獻給了田中隆吉(大特務,曾任日第一軍少將參謀長、日陸軍省兵務局局長,後晉陞中將)。

田中隆吉搞特務憲兵在行,當參謀長是趕鴨子上架,很快他就因為指揮山西作戰失利被調回本土。

為了防止被大本營憲兵追繳,田中隆吉在返回前特地趕到北平,把九龍寶劍交給了他曾經的手下川島芳子,讓她代為妥善保管。

日本投降後,馬漢三親自帶隊抓捕了川島芳子,奪回了九龍寶劍卻忘了殺人滅口,於是他想獨吞戴笠寶劍的事情終於曝光了了。

戴笠震驚之餘又羞又惱又後怕, 拿到馬漢三「交還」的九龍寶劍後心急火燎地返回,沒想到在回程中撞到了岱山,燒死在了困雨溝。

有人說九龍寶劍在大火中燒成了一塊廢鐵,這顯然是憑空想像:過去的飛機很小又很慢,而且戴笠飛得也不高,據沈醉回憶,那把九龍寶劍在飛機事實後基本保存完整。

筆者看到的「史料」中有這樣第一段記載:「戴笠的專機失事後,九龍寶劍的劍鞘和劍柄已被嚴重燒毀,只留下了一段殘損的劍身。於是,沈醉就將九龍寶劍和戴笠的遺骸一起放入了棺材中,最終被埋葬到了南京紫金山下。」

乾隆九龍寶劍價值十億,沒被沈醉埋進戴笠墳墓,也沒被老蔣帶走? - 天天要聞

這段記載顯然是不準確的,按照沈醉的說法,他根本就沒把殘存的劍身埋進戴笠墳墓

沈醉在《我的特務生涯》第十六章《戴笠身亡》中回憶:「出事經過大家說得基本一致,可是一提到古玩珍品之事,就誰也不說話了。我拍着桌子對縣長說:『事情發生在你的管轄之內,你要負責查清此事!』事隔不久,這位縣長果然派人送來了一個一尺多高的宋代雕琢的白羊脂玉九龍杯和一把寒光閃閃的古劍。後來這兩件珍品都被送到了當時的故宮博物院。」

玉杯尚且沒被摔碎,可見飛機撞擊並不猛烈,跟玉杯在一起的九龍寶劍,應該大致保存完好,這就給我們留下了這樣的懸念:那把寶劍肯定沒被沈醉埋進戴笠墳墓,為什麼我們沒有看到故宮展出這件經歷傳奇的稀世珍寶,它是不是被老蔣敗逃的時候,連同大批文物都帶走了?

據筆者分析,「殘破」的九龍寶劍肯定不會隨着戴笠一起被埋掉,甚至也不可能被老蔣帶走,因為當年更值錢的文物多得運不走,老蔣又怎麼會專挑「不吉利」的九龍寶劍?所以想來想去,只剩下了一種可能:那把九龍寶劍,還靜靜地躺在某個角落,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修復,才能再出來與大家見面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裏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