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歷史悠久,位於廣東省西南部,西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南部瀕臨大海。
原始社會時期,就有人類在此區域生產勞作,繁衍生息。
原始社會時期的地圖
春秋時期,屬於南越之地。
春秋時期的地圖
戰國時期,仍屬於南越之地。
戰國時期的地圖
秦朝時期,秦始皇於公元前214年平定嶺南地區,在統一天下後,全面推行郡縣兩級制,境內區域分別歸屬象郡、桂林郡管轄。
秦朝時期的地圖
西漢時期,境內分別隸屬於交阯刺史部的合浦郡、蒼梧郡管轄。
西漢時期的地圖
東漢時期,隸屬於交州刺史部的合浦郡、蒼梧郡分別管轄。
東漢時期的地圖
三國時期,三國鼎立,屬於孫吳的勢力範圍,隸屬於高涼郡、蒼梧郡分別管轄。
三國時期的地圖
西晉時期,隸屬於蒼梧郡、高涼郡分別管轄。
西晉時期的地圖
南北朝,南齊時期,分別隸屬於越州的高興郡、永寧郡;廣州的海昌郡、高涼郡分別管轄,高興郡設有高興縣,郡治設在高興縣;永寧郡的郡治設在今廣東電白縣東北境內;海昌郡設有寧化縣,郡治設在寧化縣;設置的羅州縣歸屬高涼郡轄領。
南北朝,南齊時期的地圖
隋朝時期,分別隸屬於高涼郡、永熙郡管轄,境內區域設立的電白、茂名、石龍、連江等縣歸屬高涼郡轄領;設立的懷德、良德兩縣歸屬永熙郡管轄。
隋朝時期的地圖
唐朝時期,初始時,先將天下分成十道,來進行治理,隸屬於嶺南道的潘州、辨州、竇州、高州分別管轄,潘州轄領有茂名、潘水、南巴三縣,州治設在茂名縣;辨州轄有石龍、陵羅兩縣,州治設在石龍縣;竇州設有信義、特亮兩縣,州治設在信義縣;高州設有良德縣,州治設在良德縣。
唐朝時期的地圖
北宋時期,隸屬於廣南西路的高州、化州分別管轄,高州設有電白、信宜、茂名三縣,州治設在電白縣;化州設有石龍、吳川兩縣,州治設在石龍縣。
北宋時期的地圖
南宋時期,宋金對峙,屬於南宋勢力範圍,隸屬於廣南西路的高州、化州分別管轄,高州設立有電白、信宜、茂名等縣,州治設在電白縣;化州下設有石龍、石城、吳川三縣,州治設在石龍縣。
南宋時期的地圖
元朝時期,隸屬於湖廣行省的高州路、化州路分別管轄,高州路設有茂名、信宜、電白三縣,州治設在茂名縣;化州路設有石龍、石城、吳川等縣,治所設在石龍縣。
元朝時期的地圖
明朝時期,隸屬於廣東部政司的高州府管轄,高州府轄領有茂名、信宜、石城、化州、吳川、電白等州縣,府治設在茂名縣。另外設置的神電衛歸屬廣東都指揮使司統領,在羅定州境內設立的函口所也歸屬廣東都指揮使司統領。
明朝時期的地圖
清朝時期,隸屬於廣東省的高州府管轄,高州府下設有茂名、信宜、石城、化州、吳川、電白等州縣,府治設在茂名縣。
清朝時期的地圖
註明:1.該歷史地圖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編纂,1982年出版。2.黑色字體是古代的地理標識;為了方便大家識別方位,黃色字體為現在的地理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