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委副主席周恩來長征日記(甲金山)

2024年01月19日22:35:06 歷史 1102

1935年6月13日致電一、三、五、九軍團及軍委縱隊首長:

"我二師咋與四方面軍西路軍先遣團在夾金山、達維之間會合,十三日同到懋功。"


"我野戰軍決以主力集中懋功,一部控制寶興及懋(功)、灌(縣)路。"



軍委副主席周恩來長征日記(甲金山) - 天天要聞

明天十四日的行動:第二師集結懋功與四方面軍西路軍聯歡;

第一軍團主力進到達維;軍委縱隊進到頭道橋、大蹺磧地段;

第三軍團主力進到鹽進坪、野毛坪;

第五軍團進到寶興;

第九軍團留大川活動。

6月14日致電一、三、五、九軍團及軍委縱隊首長:

"鍋巴隘附近有四道獨木橋及一懸岩,部隊運動困難,軍委縱隊在第三軍團後未得過。懋功只能駐兵一個師。"

"我軍改以漸次向懋功移動,而堅決扼守寶興。"

明十五日的行動是:第二師仍留懋功;一軍團主力進至大維;


軍委縱隊移至頭道橋、大曉磧;三軍團主力留原地,並派工兵帶繩索、門板來鍋巴隘;


五軍團繼續扼守寶興,堅決抗阻追敵前進;

九軍團留大川附近,補充七天糧食。

1935年6月15日致電一、三、五、九軍團及軍委縱隊首長:"我軍決漸次向懋功移動,並固守寶興。"



明十六日的行動部署是:第二師仍留懋功籌備七天的糧食,並察報通理番路線、糧食情形,準備前進;林、聶及其直屬隊進懋功軍委縱隊進筲箕灣、新寨子地段;


第三軍團進大地域;第五軍團固守寶興,如寶興已失則固守大馬村;


第九軍團仍留大川地域籌糧。

接先頭部隊紅一軍團第二師來電,轉報紅四方面軍兵力、編製及部署情況。此時紅四方面軍有正規部隊五個軍十一個師三十三個團,即:第四軍轄第十、第十一師共七個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 天天要聞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打着董某輝粉絲名義成立的銀河護衛隊,四處舉報那些對董宇輝發出質疑和抨擊的博主,如果這種現象再不加以制止,必將對整個網絡環境和輿論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和惡性的循環。董某輝是樹立起來的典型,但是不代表他就沒有缺點,也不代表他完全在聖壇之上。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 天天要聞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荒誕世界裏,發生着這樣一場荒誕對話:群臣:端王,明天你去做皇帝。端王:我不會做皇帝呀,我沒學過。群臣:就是你不會,才選你做皇帝。端王:那我當了皇帝該幹些啥?群臣:隨便你,只要不幹皇帝的正事,你愛咋玩咋玩。端王:還是不行,我不做事我怕你們貪我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 天天要聞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清·雍正通寶)首先要強調,雍正通寶並不少。不僅僅是明確記載的85億6千萬文鑄量,多於歷史上的大多數銅錢品種。(前面提到的宣德通寶也才1億文),現存世的數量,也同樣算作常見的古錢。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 天天要聞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風裹挾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韓信蜷縮在蘆葦叢里,腹中飢餓如烈火灼燒,他摸了摸腰間早已銹跡斑斑的青銅劍 —— 這是他唯一的體面,也是他最後的倔強。曾經的世家子弟,如今卻要靠着釣魚換錢果腹,若運氣不好釣不到魚,便只能在河邊挨餓。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聞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蘇北平原,7000名新四軍戰士正面臨16萬國民黨軍的合圍。指揮部里,34歲的粟裕伏在地圖上,鉛筆划過黃橋鎮外的每一道溝壑——這個連軍用地圖都未標註的小鎮,即將成為改寫中國抗戰史的關鍵坐標。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 天天要聞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1945年秋,重慶談判桌上的煙灰缸里堆滿煙蒂。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對而坐,背後是八年抗戰尚未散盡的硝煙,眼前是四萬萬同胞對和平的殷切期盼。當《雙十協定》墨跡未乾時,蔣介石卻在日記中寫道:「共黨之要求,無異於要我自縛雙手。」一年後,中原大地重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