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2023年09月29日05:34:04 歷史 1118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導語:

1894年的一個9月17日,四位英勇的抗爭者在日本軍隊的炮火攻擊下,壯烈犧牲,他們的艦船也在冰冷的海水中永遠沉沒。這一時刻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深刻創傷,國家的尊嚴淪喪,抵抗的信心也跌至谷底。然而,隨着水下考古團隊的深入工作,這段歷史被重新挖掘出土,一系列文物逐漸浮出水面。

「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 天天要聞


發現"殉國英烈"的遺骸:

位於遼寧丹東丹東港,如今是中國內外貿易的重要樞紐。但在一百多年前,這裡曾是中日甲午海戰的戰場,飽受摧殘。2013年,中國決定對丹東港進行全面改造,以推動國家在經濟和貿易等領域的發展。這個大規模的項目涉及水下建設,因此需要對水下情況進行事先排查,包括是否有古代遺物和水下文物。於是,水下考古團隊來到丹東港,開始了一項令人激動的水下文物普查,結果出人意料,他們找到了一位"殉國英烈"的遺骸。

「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 天天要聞


從水下捕撈人員帶回的影像照片來看,考古學家們在海底的一個區域內發現了遺留下來的木板和鐵片,上面都清晰可見炮火的痕迹。這些明顯是戰場上的殘骸,激發了考古學家們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這位英雄的真容,走近那段令人痛心的歷史。

在經過會議商討後,水下考古人員們輪流潛入海底,尋找這位"殉國英烈"。終於,他們親眼目睹了從水中打撈出的遺骸,那是一艘金屬戰艦的殘骸,鐵甲上刻滿了焦黑的炮火痕迹,見證了它在那場慘烈的戰鬥中的壯烈。

「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 天天要聞


水下沉艦的遺骸陸續被打撈上來,考古學家們發現這艘戰艦上的零部件明顯來自18世紀的歐洲製造。這印證了他們的猜測,即這艘水下沉艦屬於北洋水師鐵甲艦。當時,中國並沒有自己製造鐵甲艦的技術,因此清政府從歐洲國家購買了一批鐵甲艦,作為北洋水師的主力戰艦。

丹東港曾是中日甲午海戰的重要戰場,四位英雄在此遭受強大敵人的攻擊,沉入海底。然而,考古學家們此次的發現是否與其中的哪位英雄有關呢?

「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 天天要聞


歷史背景:

日本,儘管國土面積有限,卻一直懷有野心。每當他們看到資源豐富的國家,便立志侵略,而且如果他們認為對手勢單力薄,他們會迅速採取行動。當時的中國由於封建的閉關政策和腐敗的清政府而四分五裂,成為日本野心的目標。日本首先在朝鮮半島登陸,計劃先侵略朝鮮,然後在中國支援朝鮮時趁機入侵中國,這一計劃付諸實踐。

「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 天天要聞


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艦"帶領着北洋艦隊在中國海域巡邏時,日本海軍以及其聯合艦隊秘密尾隨。然後,在1894年9月17日,北洋艦隊脫離了日本聯合艦隊的追蹤,準備休整一番,卻沒有料到日本聯合艦隊仍在暗中跟蹤。他們趁機對北洋艦隊發動了突襲,於是大東溝海戰爆發了。

激烈的戰鬥中,北洋水師的官兵們英勇抵抗,但當時的日本武力明顯強大,北洋艦隊在這場戰役中損失慘重,四艘鐵甲艦被擊傷,五艘沉沒。這其中包括了經遠艦、致遠艦、超勇艦和揚威艦。這些鐵甲艦都在這片海域上英勇犧牲,沉入海底。

「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 天天要聞


然而,考古學家們發現的遺骸是否屬於其中的哪一艘鐵甲艦呢?根據早些年的水下考古行動

的發現,他們曾找到經遠艦的殘骸,但由於遭受了嚴重的炮火襲擊,只剩下一個破碎的框架。因此,水下考古團隊推測,這次發現的金屬戰艦遺骸可能是致遠艦或超勇艦之一。為了確定其身份,他們決定展開進一步的調查。

「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 天天要聞


為了揭示沉艦的真正身份,國家組建了考古研究中心和水下打撈局的考古隊伍,於2015年正式展開了丹東港海域的水下考古工作。考古學家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即將在這片海域中,逐步揭示歷史的面紗。

在海底進行抽砂過濾作業時,大量的子彈和彈殼被打撈出水,令考古學家們感慨萬分。兩國艦隊之間的戰鬥通常依賴各自戰艦上的火炮來進行,而不像陸地戰一樣,士兵們親自持有輕武器。然而,這些明顯屬於輕武器子彈的殘骸出現在沉艦上,無疑表明當年的戰鬥是多麼的激烈,船上的火炮無法抵擋日本敵軍的攻勢。北洋水師的官兵們只能拿起船上提前裝備的輕武器,與敵人拚死抵抗。甲午海戰之殘酷,讓現場的人們感到痛苦和悲傷。

「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 天天要聞


隨着考古人員不斷下潛,他們再次回到沉沒的鐵甲艦旁,發現了一枚152毫米口徑的炮彈頭。根據這個線索,考古學家們逐漸明確,這艘水下沉艦極有可能就是當年那艘英勇壯烈的致遠艦。

而後,更多能夠證實沉艦身份的物件相繼出現。大量口徑為57毫米的炮彈殼被打撈出水,這種口徑的炮彈殼只有致遠艦裝備了。這一系列的發現使考古學家們對這艘沉艦的身份充滿了信心,他們的猜測似乎已經得到了充分證實。

「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 天天要聞


最終,一枚未曾使用過的魚雷引信出現在水下。而只有致遠艦裝備了魚雷發射裝置,而超勇艦並沒有這項功能。這個發現徹底確認了水下考古團隊的猜測,他們所發現的沉艦,就是當年英雄般壯烈犧牲的致遠艦。

"殉國英烈"致遠艦:

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採取突襲行動,企圖打擊北洋水師一個措手不及。當日本聯合艦隊對北洋艦隊發動猛攻時,致遠艦、經遠艦、鎮遠艦等北洋戰艦迅速反擊,但日本聯合艦隊當時並未將這些戰艦放在眼裡,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艦。

「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 天天要聞


定遠艦不斷遭受強烈攻擊,其餘的北洋艦船在各自的指揮下開始掩護,分散日本艦隊的火力。鄧世昌,致遠艦的指揮官,帶領着致遠艦前去直接撞擊日本艦隊的吉野號,以共同殉國,為北洋水師消除一部分威脅。然而,日本艦隊察覺到了鄧世昌的計

「抗日英雄」沉入海底124年,終被成功打撈,出水文物盡顯悲壯 - 天天要聞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