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曾有這樣一段很火爆的話:「如果美貌是一種罪,你已經罪惡滔天;如果氣質是一種錯,你已經一錯再錯;如果智慧要受懲罰,你豈不是要千刀萬剮?」
鈺姐認為,這段話很有意思,難道男人們犯了錯,都是因為女人太過美貌與智慧了?女人的美貌與智慧居然成了男人渣的理由了。
唐代才女劉采春就因美貌與才華,成了風流大才子元稹獵艷的目標,在婚內與渣男同居了7年之久,年紀輕輕32歲就不知所蹤,是被拋棄了還是自盡了,無人知曉。
劉采春,與魚玄機、薛濤、李冶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是中唐很火的一代歌后,也是四大才女中最多才多藝的一位,但是她的一生依然十分悲情,令人動容。
一:出身低賤的唐代歌后兼「四大女詩人」之一
一提起劉采春,人們習慣將她與一代著名歌后鄧麗君相提並論。鄧麗君在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華人圈裡十分風靡,可說是家喻戶曉。
而劉采春在唐朝的流行與火爆程度不亞於鄧麗君。她是一位全能型的藝人,能演、能唱、能跳還能寫,如同現在的「創作性歌手」。
她以清麗婉轉的歌喉紅遍大江南北,那時的吳越之地只要劉采春的歌曲一響起,「閨婦、行人莫不漣泣」,其流行程度可見一斑。
劉采春,具體的生卒年不詳,大致出生於中唐時期,是江蘇淮安人,出生在一個家境貧寒的農家,也就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她的名字也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氣息。
或許生於春天吧,集大自然之精華。
然而,低賤的出身,卻沒有埋沒她璀璨的才華。劉采春不僅是大名鼎鼎的「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還是當時紅極一時的歌后。
劉采春從小天資聰穎,雖然家窮求學很難,但她在歌唱方面極有天分,任何一首歌只要聽過就能原樣唱出來。她天生一副好嗓子,唱起歌來如同夜鶯一樣婉轉動聽。
這,也算老天賞飯吃啊。
劉采春長大後,容貌出眾,歌喉動聽,為了生活,她加入到一個戲班子,因為聰穎勤奮,很快成為一位深受觀眾喜愛的「流行歌手「。
在此過程中,她認識了同是伶人的周季崇,他心地善良、老實憨厚,對劉采春很照顧,很快兩個苦命人的心就漸漸拴在一起了。
然而,在倡優等同於倡妓的社會裡,出身低賤的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同樣為人恥笑與鄙視,即便劉采春已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也改變不了卑微的命運。
後來,兩人結婚了。
周季崇對劉采春很疼愛,夫妻兩人十分恩愛。但是,貧賤夫妻百事哀,這也為兩人的命運尤其是劉采春的悲慘命運埋下了伏筆。
為了生計,夫妻倆就與周季崇的哥哥周季南一起共同打拚,努力賺錢,讓生活過得更好。
當時盛行一種滑稽戲叫「參軍戲」,類似今天的對口相聲,最初是兩人搭檔,一個捧哏一個逗哏,周季崇哥倆都擅長此戲,後來發展為多人表演女演員也可以加入。
美貌可人、歌喉清亮的劉采春一加入到參軍戲,立即就紅極一時,詼諧幽默的對白加上唱曲,深受人們歡迎。就這樣,三人組成一個家庭戲班,四處走穴掙錢。
劉采春一改早期參軍戲的內容貧乏與結構單一,情節跌宕、生動複雜,令很多觀眾十分痴迷。不管是閨閣怨婦,還是士大夫們,無不聽得如痴如醉、淚流滿面。
而每次的壓軸大戲,就是劉采春自創自唱的歌曲,此時觀眾們的情緒達到高漲。
劉采春不僅會演戲,還天生一副好嗓子,是響噹噹的實力派歌手,被觀眾們譽為「歌聲徹雲,繞樑三日而不絕」。
劉采春,堪稱唐代的「鄧麗君」。
她創作的《望夫歌》是很火爆的代表作,抒發了離愁的傷感,盼望遠行丈夫歸來的熱切,成為有錢有閑但空虛度日的商婦們的心聲,打動了無數人。
對於劉采春的自創詩歌,有人認為不是她的作品,但在「朝成一詩,夕付管弦」的唐朝,女人能詩非常正常的事。
然而,唐代戲子的地位雖然不低,還被稱為藝術家,卻也被歸入了倡妓的範疇,可見劉采春三人四處討生活有多艱辛。
而也許正因四處奔波的生活艱辛,貌美多才的劉采春的人生正在悄然地發生着變化。
二:被風流元稹獵艷又被其始亂終棄地拋棄
小夫妻的日子雖過得難辛,但不乏溫暖與樂趣,畢竟靠自己雙手掙錢沒啥丟人的,更何況劉采春聲名在外,收入也還不錯,或許這一切對她而言已經很滿足了。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在劉采春25歲那年,她遇上了風流多情的45歲大才子元稹,成為他獵艷的目標, 如此打破了劉采春夫妻倆平靜的生活,為劉采春的不幸人生拉開了序幕。
那一年,劉采春與丈夫到紹興演出,消息一出,十分轟動,大家都想一睹劉采春的絕世真容,其中就有風流大才子元稹。
在人潮湧動中,元稹望着劉采春清麗的容貌,聽着她婉轉的歌喉,眼裡滿是驚艷。元稹時任越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可謂位高權重。
元稹第一次看了劉采春的表演後,為得到並討好美女,他便寫了一篇頗具感染力的評論文章去捧劉采春,成功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
元稹這人其實是相當渣的,簡直稱得上是「千古第一渣男」,即便到了45歲年紀了仍然風流成性,他有一個奇葩癖好,就是寫情詩去感動他看上的女人。
他第一個鍾情並拋棄的女子就是《西廂記》里的女主崔鶯鶯,他20歲時與人家有了肌膚之親,後來為了仕途而將才貌雙全的崔鶯鶯拋棄轉而娶了韋夏卿之女韋叢。
但元稹仍不知足,31歲時又開始獵艷,在聽聞薛濤之名後特地申請到四川任職與薛濤相會,結果不到1年又將薛濤拋棄,逃離了四川。
而在出任越州刺史時,他又看上了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劉采春,的確相較於43歲風韻猶存的薛濤,25歲的劉采春更加年輕嫵媚。
有意思的是,元稹給他相好的每一個女人都寫過感人至深的情詩,比如他給妻子韋叢的悼亡詩:
《離思五首 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如今看來,卻是滿滿的諷刺意味。如跟薛濤熱戀時,又寫過《寄贈薛濤》詩(略)。如今跟劉采春好上時,又寫了《贈劉采春》詩:
新妝巧樣畫雙蛾,謾里常州透額羅。
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
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而那時的元稹是一位位高權重、風流多情的地方長官及大才子,能寫下這樣的詩,可以說令劉采春倍有面子。
再聰明的女人都很難逃脫男人的花言巧語,也很難參透背後的虛偽。而如果她知道遠在成都還有薛濤在苦苦痴等,想必不會輕易被渣男迷惑。
遺憾的是,在元稹的強烈攻勢下,劉采春很快投入了元稹的懷抱。25歲的劉采春嫵媚無比,比半老徐娘的薛濤更有吸引力。
對此,風流貪色的無稹竟還恬不知恥、大言不慚地這麼讚美劉采春:「詩才雖不如濤,但容貌佚麗,非濤所能比也。」
看來,對於男人們而言,他們最先看重的永遠都是女人的容貌,而不是才智。「食色性也」永遠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劉采春和元稹二人,一個有夫,一個有妻,都屬婚外戀,但他們的情人關係卻是公開的秘密,長達7年之久。有人說,是元稹給了周季崇一筆錢買斷了劉采春。
可見,唐代中期民風的開放程度。
然而,元稹的風流成性決定了他永遠不會對哪個女人專情一生,對劉采春同樣如此。劉采春無名無份、非妻非妾地跟他同居了7年之後,同樣被絕情地拋棄了。
元稹是個極端自私自利的人,一方面貪戀美色,一方面卻又愛惜仕途,而如果兩者擇其一,他會殘忍拋棄影響他仕途的地位低微的崔鶯鶯、薛濤和劉采春等人。
而此時,劉采春已經32歲了,她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與都給了元稹,但是這段感情卻無疾而終。
劉采春的結局,有說投河自盡了,有說當道姑雲遊四海去了,總之不知所蹤,一代大唐才女從此人間蒸發了。
三:寫在最後
劉采春的悲劇,令人深思。
她是中唐的流量巨星,才華與才女魚玄機、李冶和薛濤比肩,而且比她們還更為多才多藝,而似乎正因她的美貌與才華,令她萬劫不復。
如果她不被元稹迷惑,而依舊與丈夫女兒過着平凡的生活,享受平常人的樂趣,這未嘗不是一種幸福,當然元稹的誘惑與拋棄是主因。
有一位名人說過:
「男人對女人做的最殘酷的事,莫過於讓她跌入愛河而不打算好好愛她。」
這句話,的確很適合元稹。
不過,一個身在男權社會裡的女人想要活下去,並非易事。但如果心性堅定,是否也能避免悲劇發生呢?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