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和陸軍誰更重要?為何北洋海軍一敗塗地,左宗棠卻能收復新疆

2022年11月30日23:21:08 歷史 1215

曾國藩從有到無在湖南創辦湘軍,花費十年之功平定太平天國起義,是洋務運動的重要發起者,也是中國近代化陸軍的創辦者之一;左宗棠僅僅比曾國藩小1歲,是鎮壓太平天國的核心人物,也是洋務運動的地方代表人物,在平定陝西甘肅回亂、收復新疆、建設中國西北有着重要的歷史影響,是中國近代陸軍軍魂的締造人物之一;

李鴻章創辦淮軍、鎮壓太平天國、引領後期洋務運動全盤,創立中國近代海軍,建立北洋水師,可最後卻在中日甲午戰爭之中一敗塗地,試問,中國的近代化路程之中,海軍和陸軍到底誰更重要?

中國近代陸軍起步

海軍和陸軍誰更重要?為何北洋海軍一敗塗地,左宗棠卻能收復新疆 - 天天要聞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軍隊之中初步接觸西方現代化軍隊,其中到了1861年的時候,恭親王和中央中樞大臣文祥就開始聘請外國軍官來訓練新兵。國家大事和中國的稅務司總部門直接掌握在了英國人赫德手中,很多人疑惑明明是中國人的海關稅務司衙門,為何讓全部的權力都掌握到了一個英國人手中?

這樣做當然是有他特殊的原因在裏面的,因為清朝從乾隆中後期開始,國家實力不斷衰敗,各個階層之中對於朝廷也是目無王法,皇帝無法約束下面的官員,官員之中貪污腐敗的風氣簡直就成為了一種職場潛規則,幾乎沒有一個官員不貪污,這個時候清朝在使用一些外國人的時候發現,外國人竟然相當的清廉,比如李鴻章將淮軍的一部分軍餉幾十萬兩白銀存放到上海租界英國人手中,戰爭結束之後竟然絲毫無損。

海軍和陸軍誰更重要?為何北洋海軍一敗塗地,左宗棠卻能收復新疆 - 天天要聞這些奇聞異事都讓清朝官員和執政者大開眼界,他們認為外國官員的清廉程度遠超清朝本國官員,所以放心把一些事情交到外國人的手中。赫德對中國海關稅務進行管理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開始運營的時候就不斷的盈利,每年主動為清政府上交數百萬兩白銀,這些都讓清政府的實權人物喜不勝收,使用這些海關收稅所得變成了中國近代軍隊的一筆重要軍費來源。

中國近代化陸軍之中的先驅應該是湖南人曾國藩創立的「湘軍」和李鴻章創立的「淮軍」。按照歷史時間的先後順序來說的話,湘軍的歷史是遠遠早於淮軍的。曾國藩所創立的湘軍他自己本人既是軍隊的主帥,又是全體士兵的精神導師,湘軍實際上是有精神信仰的軍隊,他們在中國近代歷史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曾國藩後期提拔的湖南籍人才都有着主義上的信仰。清朝後期湘軍之中出來的人才也是特別之多。

海軍和陸軍誰更重要?為何北洋海軍一敗塗地,左宗棠卻能收復新疆 - 天天要聞曾國藩的好友左宗棠是湘軍最好的繼承統帥,他對於湘軍的管理辦法是使用傳統禮教作為整個軍隊的精神信仰,然後利用宗族觀念和鄉土觀念來加強軍隊的團結力,所以我們發現湘軍的軍隊組成就和他的名字幾乎是一樣的,即全部都是湖南人。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來自於一個村裡,打仗的時候相互作為生死依靠,賞賜的時候坐地分錢。等到功成身退榮歸故里的時候又是相互提攜,所以湘軍作為中國近代化陸軍之代表,團結互助精神特別濃厚。

左宗棠本人也重視火器的發展,對於軍隊的待遇提拔的很高,那個時候發放給湘軍陸軍的月工資是四兩二錢白銀,水師是三兩六錢白銀,這些都是當時清朝綠營兵工資的一倍之多。湘軍作戰的地方主要都是長江沿岸,所以水師絕對不能缺少,後來收復新疆的時候,湘軍部分之中的陸軍地位又自然而然的起來了,而曾國藩、左宗棠等人創辦湘軍成為了中國近代化陸軍之代表,同時也在清朝晚期捉襟見肘的財政體系之中爆發了一個矛盾,那就是到底是陸軍更加重要還是海軍更加重要呢?

中國近代海軍起步

海軍和陸軍誰更重要?為何北洋海軍一敗塗地,左宗棠卻能收復新疆 - 天天要聞中國古代歷史一直到鴉片戰爭時代的清朝其實都是沒有海軍這個說法的,中國古代的軍隊按照水陸屬性一直被分為陸軍和水師。雖然說明朝末年中國水師也曾經強大到收復台灣和澎湖列島,但那個時候的明朝水師鄭成功主導的,軍事武器上面和西方基本持平,落後不多,但等到兩百年之後的鴉片戰爭時代,中國水師和西方海軍相比較而言的話,不僅是軍隊理念上的落後,更是制度武器上的全面落後。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之後開始意識到要建設一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海軍,但到底如何建設海軍,其實當時的人都是沒有概念的,因為中國從來就沒有海軍的先例。中國近代歷史之中第一支海軍是「北洋海軍」。而李鴻章又是清朝後期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從洋務運動的這個過程與這支海軍的建設過程都是李鴻章全面參與的,那李鴻章到底是如何建設建成中國第一支海軍的呢?

海軍和陸軍誰更重要?為何北洋海軍一敗塗地,左宗棠卻能收復新疆 - 天天要聞李鴻章本人之前是一個讀書人,隨着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從而學習到了相當多的軍事知識,創辦了陸軍強軍之中的淮軍。到之後花費數十年之功創辦了北洋海軍,北洋海軍之中的大部分人才其實還是出自淮軍。李鴻章首先利用的是淮軍之中的年輕精銳出國留學學習西方海軍軍事知識,這些人比如鄧世昌、劉步蟾丁汝昌等人都成為了北洋海軍之中的軍艦管帶和總指揮。從陸軍轉成海軍到底行不行,我們今天人是知道的,但當時的人卻是不知道的。

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立,這背後的艱苦很少有人知道,海軍需要大量的財政支持,需要專門的海軍人才,需要專門的海軍學校,需要專門的海軍軍艦,還需要中國國內能夠生存各種海軍軍艦上大炮等彈藥。所以後面有淮軍出國留學深造,這些人之中回來之後直接擔任海軍精銳,一部分擔任中國海軍的教官,為下一代培養人才,中國機器工匠們另外也在模仿之中學會了各種海軍軍艦修繕。到後面甚至能夠獨立製造一些軍艦不亞於外國軍艦綜合性能。

海軍和陸軍誰更重要?為何北洋海軍一敗塗地,左宗棠卻能收復新疆 - 天天要聞李鴻章是清朝晚期的時代人物,他基本上就掌握了中國國防到底該如何建設。他個人雖然出身於陸軍派系之中的淮軍,但他最為重視的還是海軍。用李鴻章個人的話來說中國海軍當時最大的敵人其實是亞洲鄰居日本的海軍,如果中國海軍可以戰勝日本海軍的話,那無論日本陸軍有多強大,總不能跨越無窮海洋來到中國吧?只要日本人不能渡過對馬海峽登錄朝鮮作戰,那就危害不到中國內地。試問,李鴻章的這種看法是正確的嗎?

從一定程度上理解的話可以看出李鴻章的這種言論代表了當時清朝實權大臣的一種主流看法,大部分的人都被鴉片戰爭時候的英法軍隊跨越重重海洋而來嚇到了,所以發展軍事近代化的時候瘋狂發展海軍,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李鴻章說只要在海洋之上攔截住日本人的海軍,那日本軍隊無從登陸中國作戰,就不會對中國內地民眾造成危害,這種說法其實也是說得通的。可以實際上李鴻章的北洋海軍攔截住了日本海軍嗎?

陸軍和海軍到底誰更加重要

海軍和陸軍誰更重要?為何北洋海軍一敗塗地,左宗棠卻能收復新疆 - 天天要聞近代化的歷史之中,陸軍和海軍到底誰更加重要,這背後實際上涉及到的就是中國近代化之中「海防和塞防」到底誰更加重要的問題了。這個問題前期的時候還行,沒有多少之爭端,因為中國面臨的威脅大部分都是從海上而來,但等到北方狼威脅出現的時候,東北背叛割讓上百萬公里的土地。西北地方的新疆也面臨俄國人侵佔危險的時候,這個時候海防和塞防到底誰更加重要,誰才是國防的重心,這個問題就又要被端到檯面之上進行討論了。

19世紀70年代時候是對海防和塞防問題討論最為激烈的時候,那個時候堅持海防更重要的是李鴻章這個北洋海軍大臣兼直隸總督文華殿大學士。而普遍被認為堅守塞防更加重要的則是左宗棠,但實際上左宗棠其人在中國近代歷史之中從來就沒有任何言論說塞防比海防更加重要,左宗棠所堅持的是「塞防和海防並重」的觀念,他認為依照朝廷如此局面,唯有並重和哪裡燃火就去哪裡救急才能保全中國完整之疆土。

海軍和陸軍誰更重要?為何北洋海軍一敗塗地,左宗棠卻能收復新疆 - 天天要聞有人這個時候可能就會提問了,難道清朝幅員數萬里,人口四萬萬的大國就不能做到塞防和海防並重嗎?實際上還真的不能,因為清朝財政一年的收入就只有那麼點銀子,註定只能支持一方發展。要是財政足夠充裕,國家上下官員都一心像日本人那樣餓着肚子省錢謀求國家發展的話,那中國也就不用為塞防和海防到底誰更重要,到底先建設海軍還是先建設陸軍而爭論不休了,正是因為當時中國辦實事的人太少,而要摘果子,謀私利的人太多,所以清朝財政才會這樣捉襟見肘。

李鴻章當時面對威脅從西北而來的時候,曾經一度說要讓清政府放棄西北之地,不能讓財政偏向西北陸軍的發展了,李鴻章認為一旦失去了朝廷的財政支持,那北洋海軍的發展就會陷入停滯地步,沒有了軍艦和先進槍炮的威脅,那東邊的日本就不會對中國抱有忌憚之心,日本人的艦隊隨時都可能打過來,到時候就可能是京城重地面臨威脅,日本人登陸朝鮮是頃刻的事情,從山海關入關的歷史也有可能重演。

海軍和陸軍誰更重要?為何北洋海軍一敗塗地,左宗棠卻能收復新疆 - 天天要聞這種言論無疑是嚇到了很多人,包括慈禧在內的實權滿洲皇室派系都被嚇到了,所以慈禧也基本上站到了李鴻章的哪一方。實際上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呢?說的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要完全在海洋之上擊敗日軍,那除非日本人長了翅膀,不然日本人是絕對不可能飛渡到中國境內的,可是李鴻章的個人想法太過於絕對,實際操作上又太不貼合理論水準,最後導致了甲午中日海戰大慘敗。

甲午海戰大慘敗的時候,左宗棠已經去世多年。其實我們到這個時候就看到中國陸軍的重要性了,李鴻章論述海防之中海軍比塞防之中的陸軍更加重要,其實也可以用來論述陸軍比海軍更加重要,因為甲午海戰大慘敗之後,日本海軍終究只是海上稱雄,如果當時日本軍隊登陸之後,中國軍隊可以陸地上擊敗日軍,那日本人又能奈我何呢?所以說偏重與海軍和陸軍任何一方其實都是 不正確的,終究是要陸軍與海軍並重。

結語

左宗棠李鴻章他們這些人處於那個時代之中,接受的一直都是舊教育,出生在舊社會之中,沒有一個人去外國留學學習,就連後面李鴻章出國訪問也是在甲午戰敗之後的事情了。他們這群人能夠毅然決然的推行中國近代化事業實際上就已經是相當了不得的事情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官員:連接里根國家機場與國防部的空管熱線長期無法使用 - 天天要聞

美官員:連接里根國家機場與國防部的空管熱線長期無法使用

當地時間5月14日,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一名官員證實,自2022年3月以來,連接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員與國防部對應管制人員之間的熱線電話一直「無法使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副局長兼空中交通管理負責人當天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航空部門是在本月初,兩架飛機因一架飛往國防部的美國陸...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活久見,在當今這個時代真的是什麼事都能看見,明明已經在戰場上輸得一塌糊塗,可是這個國家愣是把一場敗仗靠着紅口白牙說成了大勝,而且還是史無前例的勝利!果然「精神勝利法」是世界上最無敵的「武器」,一旦一個國家從上至下都接受了這種思想,那麼在他們的眼中這個世界就都是自己的,無論多麼強大的對手都是不堪一擊的...
為改革開放奠基:毛澤東重構農業國工業化生產關係 - 天天要聞

為改革開放奠基:毛澤東重構農業國工業化生產關係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農業社會基礎薄弱、工業生產力幾乎空白的現實,毛澤東通過系統性變革生產關係,為工業化奠定了基礎。一、土地改革:打破封建生產關係,解放農業生產力1. 消除封建剝削,重構土地所有制毛澤東通過土地改革徹底廢除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 天天要聞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1985年5月14日,在過完生日僅一周後,翁美玲在家中開煤氣自殺,年僅26歲。因為在TVB的83版《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黃蓉,翁美玲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數十年後,仍有粉絲去她曾就讀的玫瑰崗中學、離世的尖沙咀偉錦園、與母合葬的劍橋公墓,去尋找她的印跡。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黃蓉,不是最漂亮的黃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黃蓉...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 天天要聞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秦彝託孤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南朝宋、齊、梁、陳,北朝東魏、西魏,政權頻繁更替,戰亂不休。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那北朝的東魏,後來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周主國富兵強,於公元576年,以楊忠為元帥,其弟楊林為行軍都總管,發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 天天要聞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綠臉俑在眾多陶俑中,有一尊綠臉俑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其面部顏色全是石綠顏料塗成的綠色,而其他發掘出的兵馬俑面部則多為淡粉色等正常膚色。對於綠臉俑的形成原因,有多種猜測,如工匠的失誤、軍中儺人(巫師)形象、少數民族特色陶俑、軍中哨探為便於隱匿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