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從根本上是由軍事霸權所支撐的一種信用,如果人們不再用美元做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那麼美元的價值不過是幾張紙片而已。
那麼美元是從何時開始擁有了霸權的地位呢?簡單來說,戰爭賦予了美元稱霸世界的能力,一戰和二戰,讓美國悶聲發大財。美國搞的工業建設,特別是軍工武器,將它們利用租借法案等等將武器傾銷到了歐洲,利用傾銷發了一筆戰爭財。
二戰後由於英國在戰爭中失去了殖民帝國的地位,世界黃金儲備由於美國的戰爭投機,世界75%以上的黃金都集中在了美國, 英鎊失去了作為主流貨幣的地位!
1944年,英、美等44國在美國的小鎮,新罕布殊爾州的小鎮布雷頓森林召開了一次影響深遠的會議。經過激烈博弈,美元替代英鎊,成為世界的主流貨幣。儘管英國不情不願,但各國還離不開美國,所以英國只能答應。一方面是戰後的復蘇至關重要,另一方面是美國的實力使然,利用美國的國力將黃金和美元掛鈎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美元通過贈予、信貸、購買外國商品和勞務等形式,向世界發放了大量美元。 由於生產力的釋放,各國對美元的需求大增。
美元可以無限量發行,而黃金儲備這種貴金屬卻不能無限量生產。 於是到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國宣布黃金與美元脫鉤。歐洲各國不甘心淪為美元的奴僕,所以開始帶頭反對美元霸權,這時候歐洲各國帶頭從美國把成噸的黃金運回自己國家,這時候就產生了第一次美元危機。 但是美國人很快想到了新的方法,讓美元和石油掛鈎。
1973年,OPC石油輸出國組織同意美元和石油掛鈎,石油交易必須使用美元。工業化國家想要發展就離不開工業的血液——石油。 美國人用美元和石油綁定,後來又利用大宗商品作為浮錨和美元進行綁定,穩定美元的匯率。
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短短几十年,期貨市場上的衍生品有2000多種,美元充分利用衍生品的高風險性將美元的高流通性進行了消滅。 美元充分利用量化寬鬆帶來的流動性,投資資本市場的同時,投資到期貨市場,比如能源期貨,原材料期貨和糧食期貨。期貨市場的波動就是由於這些投機者的存在,目前有一半以上的投機者不在期貨市場交割期貨,期貨市場的大起大落引發了輸入性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就這樣,美元外流出去了,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就被轉嫁到世界各國。發達國家通過放棄實體經濟,降低消費需求來適應市場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而發展中國家,原材料價格上漲,實體經濟受到影響,收益就會降低。就會出現資金向投機品市場轉移的情況,投機品增多,資金析出,甚至引起高利貸,高利貸引起高負債,這樣新興的地方政府,就會形成高負債。
而在海外資金方面,美元再利用低價格的資金形成戰略緊縮,用大量的資金購買實體。美元在加息的時候,發展中國家的資本為了還錢,就停止了資金供應,引起美元迴流。帶來的惡果就是工業資金鏈斷裂,發展中國家經濟崩潰,企業破產。這樣,美元就分別在期貨市場和資金市場賺得盆滿缽滿,賺取了大量的財富。
此外 美國通過SWIFT系統,也就是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或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這個系統,來規範全世界的金融投資和貿易結算交易。最近的俄國和烏克蘭的衝突導致俄羅斯被踢出了這個系統,造成了經濟和貿易的波動,從長遠看,帶來了國家安全的威脅。
美元不斷通過降息和加息行為,不斷地收割各國的財富。 要知道財富並是手上的紙片,而是可以換到手的實打實的實物,這些才是財富。而實體財富需要發展中國家承擔自然資源、人力和環境的壓力,儘管對我們這個發展中國家來說,貿易順差巨大,但是工業化所帶來的負面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
美元通過加息和降息操作幾次,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就被控制了!美國政府還可以通過發行美債,吸收美元迴流美國。一般情況下,為了謀求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債權國會持有併購買美債,美元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再次迴流美國。由於資金充足,美國的物價基本保持在低位運行,比如2%左右。相對美國的GDP增長,基本沒有通脹壓力。
另一方面,美國利用充足的資金投資到高科技領域,讓美國在世界上引領高科技革命,世界被美國的科技霸權深深控制。
但是,由於這種美國霸權的優勢地位存在,造成了美國的過度膨脹。美國走上了控制和長臂管轄別國經濟的道路,策動主權國家的分裂和意識形態方面的衝突也是常有的事情。
2000年11月,伊拉克宣布石油儲備重新定價。想要用歐元作為石油的結算貨幣。這可動了美國的奶酪,2003年12月13日,薩達姆被美國軍隊逮捕,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弔死。美國佔領伊拉克之後,很快宣布美元和石油掛鈎,用美元結算石油。
2011年1月,又一個中東強人卡扎菲宣布用歐元和石油結算。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卡扎菲慘死在了反對派手中。阿拉伯之春在中東國家爆發,凡是不聽話的這一批領導人都遭到了清算。
阿根廷從發達國家變成發展中國家,陷入中等國家收入陷阱也是活生生的例子。
阿根廷1976年的政府債務從250億美元飆升到1980年的750億美元,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入視野,之後的阿根廷國有企業被華爾街抄底。
到1989年,阿根廷處於經濟崩潰邊緣,通脹率達到4924%,阿根廷通過兌換計劃默許了美元的特權,結果到1999年,阿根廷債務上升到1500億美元,失業率達到18%,政府收入降低20%,到2002年,阿根廷重新宣布實行浮動匯率,持續十年的「兌換計劃」宣告失敗。
2002年,阿根廷宣布無力償還950億美元外債,美國開始扣押阿根廷的資產抵債,比如阿根廷的「自由號」軍艦和海外資產。
到2015年,美元新一輪的走強周期到來,阿根廷總統直接宣布開放外匯管制,生死交給上帝。阿根廷總統同時還宣布賠償債務索賠金的75%,阿根廷經歷過被美元收割的這幾輪下來,已經毫不驚慌,躺平嘛,大不了通貨膨脹已經成為阿根廷的日常生活。
最近幾年的俄烏衝突、亞太的台海危機、南海危機、中東的石油危機、南美拉美危機等等,都有美元和美國的影子。
截止到2020年,美國的國債總規模已經達到了30萬億的規模,人們都認識到了美元和戰爭、危機的緊密關係,未雨綢繆才是關鍵。
美元就是美國金融資本和軍事霸權相結合的產物,美國就是通過這兩手再加上輿論霸權,來洗腦全球的人民來維持美國霸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