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2022年10月15日23:15:32 歷史 1427

前言

他,1910年10月加入同盟會時還是一位無名小卒。

他,在1913年至1925年間,短短12年,就一統廣西,成為新一任國民黨桂系軍閥首腦。

他,曾率部浴血台兒庄,卻在三大戰役中負隅頑抗。

他,曾一時風光無兩,登上國民黨權力頂峰。

他,晚年顛沛流離,最後幸得回歸祖國懷抱。

他就是原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桂系」首領——李宗仁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他這一生有忠誠,有執念,有熱血,有凄涼,有意氣風發,有落葉飄零。他從太平洋上的一葉孤舟,最後回歸祖國的港灣。

歸國後,李宗仁曾表現出想出任人大常務副委員長的意願,主席思考後給出三大原因婉拒。

兩件好事

周恩來曾這樣評價李宗仁:「他這一生做了兩件好事,一件是台兒庄,一件是歸國。」

台兒庄戰役可謂是流芳百代,作為中國軍隊第一次在對日正面戰場上取得的偉大勝利,值得所有國人銘記。可李宗仁回國一事與台兒庄戰役相比卻成為了一件秘辛。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李宗仁曾經作為國民黨高級將領,甚至坐到了代總統的位子上,可謂位極人臣,好不風光。雖然有着台兒庄戰役等抗日功績,但也有導致解放戰爭爆發,拒不接受《國內和平協定》等糊塗之舉。

最後在全國解放的大勢之下,其麾下的桂系軍隊節節退敗,魚潰鳥散。失去了生存資本的李宗仁不得已以「就醫」為名敗退香港,而後逃往大洋彼岸的美利堅,開始了16年的流離生活。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攜夫人回歸北京,重新踏上這片曾讓他用鮮血捍衛的土地,他不禁熱淚盈眶,握着前來接機的周總理的手久久不肯鬆開。

在此之前李宗仁曾提出想出任人大常務副委員長的意願,主席經過深思熟慮後列出了3大原因,婉拒李宗仁的提議,李宗仁欣然接受。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那麼這16年間發生了什麼,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一位老人不顧一切想返回故土,想要出任共和國的副委員長?毛主席又是以哪三大理由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欣然接受新中國為他安排的生活呢?

孤舟飄零

1949年12月,李宗仁踏上香港飛往美國的飛機。

登機前,他在舷梯上久久駐足,看着蔣政權顛覆,共產黨的紅色被人們捧在手裡,染遍了全國。他長嘆一口氣,鑽進機艙中。伴隨着發動機的轟鳴,他如同一葉小舟在太平洋里漂泊。

美國的生活也不盡如人意。

儘管多年打拚積攢下來的人脈和財富,讓李宗仁可以在美國安安穩穩當個富家翁,富足度過下半生。但是從槍杆子里出來的不會甘於平淡,外國的月亮終究還是不敵故鄉的圓。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看着新中國一派欣欣向榮,昔日沉睡的雄獅重振雄風,如同一輪浩浩大日重新在東方升起,他不禁重新審視起了自己曾經的行為。

新中國周圍群狼環伺,但李宗仁很敏銳地認識到———這是一個全新的國度,不同於民國的軍閥混戰,勾心鬥角,新中國是完完全全的屬於中國人民的世外桃園。

李宗仁厭倦了在外漂泊的日子。

與其成為無根的浮萍,不如成為歸根的落葉。

借畫獻國

提起李宗仁歸國的歷程,有一個人是怎麼也繞不開的。他就是李宗仁的貼身秘書程思遠,也是他的廣西老鄉。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當年程思遠18歲時,正值李宗仁所領導的北伐軍招募文書,他憑藉第一名的過硬實力當上了李宗仁的貼身秘書,這層關係也成為了日後連接北京和美國的重要橋樑。

在李宗仁歸國前後的資料中都可以發現程思遠的身影,他最後也成為了為李宗仁歸國牽線搭橋的功臣之一。

當時的程思遠極具政治遠見,他認為軍事是走不長的,最後起決定性作用的肯定是政治深度。於是程思遠在李宗仁的授意下出國留學深度學習政治學。不過留學歸來後其政治才能沒有在解放戰爭中得以體現。

在李宗仁逃往美國時程思遠沒有一同前往,而是隱居在了香港。

1955年,正在香江之畔隱居的程思遠收到周總理的指示,請他想辦法聯繫上身處美國的李宗仁。

原來李宗仁此前曾明確表示支持祖國統一,這讓周總理等領導人看見了李宗仁歸國的希望,於是才拜託這位李宗仁的故人從中聯繫。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在1956年程思遠面見周總理後,他便給李宗仁寫信告訴了他這件事情,沒想到卻遭到了李宗仁的批評:

「北京之行,事關重大,應充分商量。」

其實不單單是新中國和李宗仁雙方相互觀望,在外流亡的許多國民黨舊部也在關注着祖國的動向。在李宗仁之前,他們還尚未了解中央的政策和相關待遇。

李宗仁就是他們的風向標,李宗仁的態度影響着這些散布在各地的舊部們。而李宗仁也一直在等待一個可以表明自己歸國心跡的機會。

1959年,李宗仁抓住了機會。10月,程思遠將李宗仁想把自己在北平當行轅主任時收集的名畫捐獻回國的想法告知周總理。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周總理對此十分讚賞,於是抓緊對運到香港的文物進行接收和查驗,卻發現情況不是如李宗仁所說,李宗仁說這些書畫他花了11多萬美元收集回來,結果故宮的專家鑒定後卻發現大部分都是贗品,按照當時的行情計算,最多只值3000美元。

相差巨大的數值讓李宗仁的內心想法昭然若揭,李宗仁表面上是借「畫「獻國,實際上是投石問路。周恩來將此事報告毛澤東後,毛澤東哈哈一笑:

「他說11萬多,就給他12萬!」

消息傳回美國,李宗仁十分高興,接連稱讚:

「共產黨不簡單,是識貨的。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重重阻撓

回國路途遠比想像中要困難得多,當時中美還未建交。當一個中國的原國民黨將領想要回歸祖國懷抱時,不出所料,「自由民主」的美利堅又要干涉「人權」了。

李宗仁歸心似箭,但由於多方阻撓,盡管他多處運作,歸國之路還是十分渺茫。

不過好在1964年出現了轉機。

隨着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原本暗中下絆子的美國突然噤若寒蟬。

周總理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極力幫助李宗仁歸國,最終在中國和李宗仁本人的努力下,他終於如願以償的踏上了歸國的萬里旅途。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李宗仁又一次站在舷梯上,回首16年前,彷彿還是昨天。可是沒有時間讓他懷念了。歸國之途一分猶豫就會帶來一分危險,更何況他的妻子出售房產的行為已經吸引了暗處那些「釘子」的注意。

兜兜轉轉,飛機在北京平穩落地,一路上有驚無險。李宗仁時隔16年,再次踏上這片熟悉的土地。周恩來等一眾領導人早已在跑道旁等候。於是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這位老人老淚縱橫,但裏面究竟包含的是對曾經選擇的悔恨還是對故土的眷戀,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三個理由

李宗仁已經回國,當務之急是解決他在國內的安置問題。

李宗仁曾透露過自己想出任人大常務副委員長一職。對此中央經過討論,主席用三個理由說服李宗仁服從組織安排。

李宗仁雖然已經歸國,但是並不代表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恰恰相反,李宗仁的安置問題才是各方勢力都虎視眈眈的地方。這是個棘手的問題,因為既要考慮李宗仁曾經的種種行為,又要考慮他如今的動機。

李宗仁歸國前也仔細思考過自己該如何開口為自己謀一個相對合適的位置。

他年歲已高,也不再有什麼政治野心和政治訴求,歸國更多的是為了給自己謀求一份心安。思來想去,他把目光鎖定在人大常務副委員長這個位置,既表明自己沒有野心,也想贏得一份尊重。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中央怎麼能不懂這份話外之音,但是中央考慮得更多。

李宗仁在國民黨任上時最高擔任過代總統,也就是正國級。如今他歸國後卻只單單謀求一份副國級的虛職。

儘管在解放戰爭後,原國民黨將領程淺、張治中也曾擔任過人大常務副委員長這個職位,但很明顯同李宗仁之前位置有很大的級別之分,萬一被有心人抓住加以大肆渲染,不利於彰顯共產黨的開明政策。

副國級不合適的話,可以給一個正國級嗎?有人心中冒出了這樣一個疑問。

畢竟李宗仁還是待罪之身,連他自己歸國當日在機場發表的演講中也說:

「16年以來,我以海外待罪之身,感於我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英明領導之下,使國家蒸蒸日上,……我毅然從海外回到國內,期望追隨我全國人民之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並欲對一切有關愛國反帝事業有所貢獻。」

對於李宗仁歸國的安排,毛主席其實自有考量。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周總理後來將毛主席的想法告訴了李宗仁。

「不是主席不讓你當,你要了解他的良苦用心!」

周恩來說出了主席的三大理由:

其一,原先李宗仁的職位和他現在所謀求的崗位差距過大,如果讓李宗仁出任就是委屈了他;

其二,李宗仁原本的國民黨黨內身份可以更好的吸引海外國民黨將領回國,感化他們放棄抵抗,回歸新中國,一同建設新中國;

其三,李宗仁還可以以國民黨的身份聯繫舊部,如果加入共產黨反而存在間隙。

李宗仁聽了主席的三大理由,欣然接受主席為他安排的享有正國級待遇,但沒有任何職位的安排。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1968年,李宗仁被檢查出來直腸癌,在北京醫院留下自己的臨終遺言:

「我在1965年毅然從海外回到祖國所走的這一條路是走對了的,在這個偉大時代,我深深地感到能成為中國人民的一分子是一個無比的光榮。」

李宗仁晚年回國,想擔任副委員長,毛主席給出三條理由婉拒 - 天天要聞

結語

李宗仁戎馬一生,南征北戰,曾可伸手摘星,也曾低入塵埃。他快意過,也糊塗過,幸在晚年之時回到祖國。這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正確的選擇。

史學家唐德剛如此評價「匹夫一人系天下安危「。

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

毛澤東看到李宗仁住院寫的詩後,動情地說到:「保重身體,共產黨不會忘記你!」

十八字頭綠葉繁,千軍萬馬色斑斕。

心存大義台庄血,氣抗徇私溪口酸。

總統談和言夢囈,江山易手領西餐。

歸根自念炎黃脈,至死難忘華夏安。

——李宗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李小龍:《冥報記》敘考 - 天天要聞

李小龍:《冥報記》敘考

一、冥報記三卷(博文堂影印高山寺本)日本明治間博文堂珂羅版印本《冥報記》【敘錄】《冥報記》三卷,唐唐臨著,日本高山寺藏唐經生抄本,明治四十三年(1910)大阪油谷博文堂用山城高山寺藏寫本珂羅版景印本。博文堂本依原樣分裝三軸,外有木匣,每卷幅高27厘米,由若干紙粘接而成,每紙長22.5厘米,十三至十五行不等,上...
【三國季漢秘史274】南中虎將孟琰:渭水孤軍斷洪流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74】南中虎將孟琰:渭水孤軍斷洪流

【南中豪族歸漢營】建興三年春,孟琰跪在諸葛亮軍帳前,青銅甲胄的寒氣滲入膝蓋。這位朱提孟氏嫡子記得,半月前族人孟獲第七次被擒時,曾用南中土語對他嘶吼:"孟家的刀劍只向仇敵!"但此刻,帳中羽扇輕搖的聲音讓他繃緊脊背。"孟將軍可知,此戰過後,南中
話青城:大南街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話青城:大南街的前世今生

今天咱們繼續接着講呼和浩特(歸化城)的故事。今天講的是咱們呼和浩特民國時期到解放後1985年這段時間最有名的商業街大南街。
生於1990年的張宸琿,升正處級4年後,再有正處級新職 - 天天要聞

生於1990年的張宸琿,升正處級4年後,再有正處級新職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發佈任免通知。其中,張宸琿任漳州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主任。張宸琿(資料圖)公開信息顯示,張宸琿,男,1990年出生,甘肅省正寧縣人,中共黨員,2016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2016年,他作為福建省黨政類引進生,到福建工作,任詔安縣科技副縣長,後任詔安縣委常委、副縣長,2021...
美國一市議員拒絕無腦挺邪 「法輪功」所獲「褒獎」原來如此 - 天天要聞

美國一市議員拒絕無腦挺邪 「法輪功」所獲「褒獎」原來如此

2025年4月9日,據美國波士頓地區新聞網站Universalhub報道,波士頓市議會周三例會期間突生波瀾,一項針對「法輪功」旗下「神韻藝術團」的「褒獎」動議被一議員叫停後不了了之。「法輪功」經常通過「大紀元」「新唐人」「希望之聲」三大邪教媒體叫囂,稱自己在境
世界預防中風日丨關注青年卒中,不再「卒」不及防! - 天天要聞

世界預防中風日丨關注青年卒中,不再「卒」不及防!

每年的5月25日是「世界預防中風日」,旨在提高公眾對中風(腦卒中)的認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減少中風的發生風險。近年來,腦卒中越來越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而早預防、早識別是治療的關鍵。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腦病科)謝樂主任介紹,腦卒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風,以高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