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2022年10月14日19:37:40 歷史 1629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寧夏位於中國西北,面積不到青海的十分之一。

寧夏回族自治區里,無金屬時代里古人留下的遺址數量排在陝西,山東,山西,甘肅,河南,內蒙古,湖北,湖南,青海之後,名列全國第十位。遺址的平均密度位居全國第五。

五千年前的古人為什麼選擇在寧夏居住。他們住在寧夏哪裡。

無金屬時代後期的新石器時代里,寧夏的古人多選擇居住在寧夏的南部,沿六盤山的水源安居。

六盤山林木簇聳,河流成網,形成黃土高原上的「濕島」。

在無金屬時代遺址分佈地圖上可以看到,陝西的寶雞,甘肅的慶陽平涼,寧夏的固原,都是居住密度很高的大紅色。庇蔭於六盤山脈水系的滋養,這一片大紅色區域是高度密集的遺址。五千年前,在丘陵,墚峁,溝壑間,每百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着3個以上的古人居住點。

五千年前,沿着林木蔥鬱的六盤山脈,在今天陝西寶雞的千陽縣岐山縣扶風縣鳳翔區渭濱區金台區,甘肅慶陽的鎮原縣,甘肅平涼的崆峒區庄浪縣,寧夏固原的隆德縣,行走十公里的範圍,能見到5處以上的聚落點。

遺址密度地圖是根據《中國文物地圖集》里無金屬時代古人居住地的數萬個數據整理出來的。

按照精確到各區縣遺址的數量繪出的無金屬時代遺址分佈地圖,讓我們看到了五千年以前古人居住地的分佈狀況。

我們為什麼要了解五千年前古人住在哪裡。

我們賴以生存的大地上,地理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若想獲得地理環境變化的規律,需要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里,對同一地區的地理地貌進行觀察,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進行比較。文字出現在青銅時代,無金屬時代里的地理環境狀況沒有文字記錄。

無金屬時代里生活的古人,用腳為生存環境投票。遺址作為不可移動的文物,為我們留下了古人對當年居住環境投票的結果。

無金屬時代地理環境的宜居度,通過遺址地圖上的密度和遺址數目真實地展現了出來。

遺址分佈地圖上的古人居住地,以直觀的密度和準確的遺址數,給了我們對地圖上的同一個地區進行今昔地理環境比對的可靠依據。讓我們得以看到地理面貌上的今昔差異。

無金屬時代和今天當下,數千年時間段的兩端,許多地方的人口分佈狀況變化明顯。陝西,甘肅,青海等地,五千年前丘陵山坡上水源充沛,人丁興旺的高密度居住地,現在乾旱貧瘠,地面沙化。湖北,河南,山東等地,五千年前沒有人跡的湖泊沼澤濕地,現在是人口稠密的沃野平原。環境變化的趨勢立現。

五千年來,地理環境在由濕變干。

在地理環境由濕變乾的時間長卷上,氣候是描繪地理面貌的大手筆。步入金屬時代後,工具的材質金屬化,人類手持利器,在時間長卷上成片地抹去綠色。從漢代墓葬里剃半座青山做黃腸題湊,到近代砍一堆原木去土法鍊鋼。金屬武器的精良即帶來了大規模的戰爭,也將山野里的大型動物趕盡殺絕。

生物鏈的斷裂與自然環境的乾燥化趨勢,不良的因素相互影響。湖泊和濕地面積縮小,森林消失,地下水位下降,農作物天敵銳減,農藥用量劇增。。。。。。

人類的濫伐窮獵加速了環境乾燥化的進程。

上一篇:無金屬時代里的青海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大紅色是新石器時代高密度居住區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衛星地圖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當下的地形圖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遺址數據來自此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女性上牌桌,女性故事才算真正開始 - 天天要聞

女性上牌桌,女性故事才算真正開始

當許多國產劇還在「獨立女性」的標籤下靠金句和漂亮場景販賣女性成長雞湯時,《親愛的仇敵》終於切到女性故事最重要的問題——權力。女性成長為了什麼?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兼顧職場和家庭?為了證明自己「值得」一段好的愛情?為了活成優質人類範本?誰要那些!是否在人生關鍵場域擁有同等的權力,才是女性故事真正應該關注的...
揭秘《武王墩》:還原墓主人身份,尋蹤楚文明 - 天天要聞

揭秘《武王墩》:還原墓主人身份,尋蹤楚文明

(更多新書好書推薦,點擊知事薦書)位於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三和鎮徐窪村的武王墩墓,因在2015年夏天被一夥盜墓賊闖入而走進公眾視線。它是一處經科學發掘的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楚國高等級墓葬。其擁有的結構完整的九室多重棺槨,以及目前所見最大的21級台階的墓坑,共同刷新了楚墓考古史上的新紀錄。《...
14年抗戰中的河南力量,190萬子弟兵的血與火 - 天天要聞

14年抗戰中的河南力量,190萬子弟兵的血與火

你知道14年抗戰中,全國傷亡「最慘烈」的省份,是哪裡嗎?不是東北,也不是南京——而是河南,1453萬軍民傷亡,比「南京大屠殺」中的傷亡,還多了將近50倍,平均每10個河南人,就有4人,倒在了血泊之中!1938年,黃河決堤的巨響,撕裂了河南的
「廢約」的幻滅!誰在抗戰勝利後重新出賣中國主權? - 天天要聞

「廢約」的幻滅!誰在抗戰勝利後重新出賣中國主權?

自1840年鴉片戰爭起,列強與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抗戰爆發後,中國開啟了廢約行動。希望藉此改變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屈辱局面。 1942年成為重要轉折點!三次長沙會戰中,中國軍隊給予日軍沉重打擊。一系列勝利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在同盟國中的地
甘肅省博物館原館長賈建威接受審查調查 - 天天要聞

甘肅省博物館原館長賈建威接受審查調查

來源/啄木鳥甘肅省博物館原館長賈建威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甘肅省博物館原館長賈建威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甘肅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賈建威簡歷 賈建威,男,漢族,1964年7月出生,河北定州人,大學學歷,1981年10月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