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基輔被炸。一時間成了輿論焦點。
很多人都在談論,這件事的政治影響和可能帶來的軍事後果還有核戰隱憂。
這場危機,按美國人的說法是:比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還要危險。
這當然是熱點,但作為歷史作者,如何在熱點中找尋歷史歸因,是我的心愿。
於是就有了這篇關於歐洲,關於文明和歷史,也關於克里米亞改變世界的文章。
以史觀今,才算史為鑒,文章偏長,保持耐心你將有所得。
這一次,我們從羅馬帝國說起,看一出文化溯源後的故事。
談西方離不開羅馬,羅馬是希臘文明的學生,而希臘又是埃及和兩河文明的學生。
這學來學區,就都有了各自的特色。
如果說希臘文明特質是城邦時代,分庭抗禮,從來不統一宛如今日歐盟的話。
羅馬文明特質就是:強勢擴張時用文化包容性和胡蘿蔔加大棒和同盟關係,組建了一個看似統一的帝國,跟今日美國類似。
它的誕生,從台伯河畔的羅馬城開始,通過建立拉丁同盟,奠定了在亞平寧的基本盤,然後又不斷蠶食老師希臘的殖民地,一舉成了中等強國。成了中等強國後,又通過三次布諾戰爭徹底擊敗迦太基,收穫了地中海霸權!
這霸權意味着一個古典海權強國的誕生。
隨後羅馬吞併整個希臘,並在進入帝國時代前後將高盧、埃及、敘利亞吞併,讓地中海成了帝國內海。
那時的西歐,唯一沒被征服的,只有條頓堡森林戰役中讓羅馬吃癟的日耳曼人。
這也讓後來的歐洲格局,進入日耳曼人對抗拉丁人,分治歐洲的時代。
至於曾經的歐洲最大族群凱爾特人,則在聯合打壓後,大部分遠走不列顛,成了今日的蘇格蘭人。(被融合的也多)
(文明並存時代)
歐洲地界,進入了羅馬、希臘、日耳曼,三文明並存時代。
影響力最強的是羅馬,他們通過征服,將拉丁文化擴散到地中海沿岸和高盧,也影響了日耳曼人。
最頑強的則是日耳曼,他們保持了族群的純粹性,並在吸納羅馬文化後漸形成了獨有的日耳曼文化。
最先進的則是希臘文明,因為這先進性,讓拉丁文化對希臘文化一直保留了尊重。
最後這尊重也讓羅馬有了分裂依託。
當然,那是後話。
因為強盛時的羅馬帝國,將地中海變成內海後,是當時無可爭議的最強王者。
(地中海世界)
可在如何強大,也會盛極而衰。
三世紀危機和接踵而來的蠻族入侵,讓羅馬帝國搖搖欲墜,於是一場遷都來了。
330年5月11日,羅馬君士坦丁一世選擇遷都拜占庭,完成了帝國基本盤東移。
至於遷都原因!
帝國西方奴隸制經濟崩潰,東方農奴制經濟發展良好,讓羅馬東富西窮,是其一。
君士坦丁堡的地緣優勢,讓羅馬能控制從亞速海-黑海-愛琴海-地中海貿易線路,補充財政,是其二。
北方日耳曼和南方波斯的威脅,讓羅馬訴求擺脫蠻族,找尋安全區位,是其三。
羅馬帝國將基督教合法化並定為國教,隨後遷徙到基督教流傳更廣,更容易聚攏民心的東方,是其四。
最後最關鍵的則是。
希臘文化一直在羅馬文明中繁衍發展從未衰亡,反而在跟羅馬文化融合後成了一家人,這就讓帝國東部相較於西部更穩定。
果不其然,這層層因果後,遷都不久的羅馬帝國就開始了分裂節奏,最後變成了東西兩個帝國。
西羅馬帝國,在蠻族衝擊和經濟危機下,堅持沒多久就被日耳曼人滅了。這讓西歐成了日耳曼文化地盤,反而是東羅馬,因為延續了羅馬和希臘文化,存續了下來,維護了所謂的羅馬正統。
可這正統地位的維繫,依舊遭遇了無數衝擊,這其中就有東斯拉夫人的進攻。
(東斯拉夫人)
東斯拉夫人咋來的?跟神秘種族阿瓦爾人還有馬扎兒人有關!
阿瓦爾人來源不詳,有源自中國南北朝時北方柔然人的說法。馬扎兒人則是今日匈牙利的主體民族。
他們入侵歐洲讓原本活躍在波蘭維斯瓦河流域的斯拉夫人遭殃了,打不贏的斯拉夫人四處逃亡,就分成了三股。
往西的,定居在了今日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區域,成了西斯拉夫人。
往南的,定居在了今日巴爾幹半島,成了南斯拉夫人。
往東的,定居在了今日東歐平原,成了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共同祖先,東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分流)
逃離祖地後,這三個分支境遇也各不相同。
西斯拉夫人:初期被西歐日耳曼人各種不待見,最後再融入天主教後獲得了接納。
南斯拉夫人:進入巴爾幹半島後,一直跟東羅馬混也信了基督,卻在宗教分流的大背景下,因為東西羅馬教派分裂影響,成了東正教信徒,後來又被阿拉伯人征服。
這就讓巴爾幹半島成了東西方對峙前線,也成了三大教派匯聚地,也為後來成為巴爾幹火藥桶埋下了伏筆。
東斯拉夫人:進入東歐平原後,混得最差,因為那地方太冷了,生產力不發達,人口一直多不起來,始終處於氏族部落聯盟時代,文明滯後不受待見。
但就是這誰也不待見的野蠻人,卻在受到先進文明影響後,成了左右歐洲甚至世界的強國,不得不說歷史太有意思了。
ps:羅馬帝國分裂後基督教也裂了,東羅馬帝國很瞧不起被日耳曼影響的羅馬天主教,就弄了東正教,意思是正經基督教。
(斯拉夫人分流)
這先進文明影響來自日耳曼人。
滅亡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人,也不是西歐原住民,他們是從瑞典、挪威、丹麥遷移到西歐的外來戶。在跟拉丁人一起,聯手擠壓凱爾特人生存空間後,才成了大日耳曼尼亞(德意志區域)的主體族群。
這群人在公元402年滅了西羅馬,並在原來的帝國領土上,建立了諸如汪達爾、法蘭克、東西哥特等諸多日耳曼國家。
北歐先輩們的勝利果實,讓留守北歐的日耳曼人看到了榜樣。在榜樣作用下,歐洲迎來了:維京海盜
維京海盜縱橫歐洲時,打劫分工很明確。
左邊:他們沿海峽侵入了不列顛和法國西部沿海區域。
中間:他們沿河流海深入地中海和中歐核心,洗劫教會財富。
東邊:他們順流南下,入侵東斯拉夫人。
(線路圖)
862年北歐諾曼人留里克出場了。
他帶着瓦格良部落,在東斯拉夫人邀請,過來統治東斯拉夫人。(俄國史說法)
這奇葩的理由,應該是獲得統治地位後,諾曼人為了法理性,給臉上貼金的裝飾。
這輪裝飾後,相對文明的北歐人帶領斯拉夫人建立了留里克王朝,也孕育了俄白烏三國的國家源頭:基輔羅斯。
基輔羅斯誕生前後,因為北歐維京人一直是半海盜半商人的存在。就讓他們經常順流而下跟東羅馬貿易,並在貿易助推下,選擇了皈依東正教進一步封建化。還在東羅馬影響下以希臘字母為原型,創造了俄語雛形「西里爾字母」。
這不斷貿易讓黑海繁榮了起來,也讓地處亞速海的克里米亞半島,成了貿易節點。
那個時候,拜占庭帝國境況不佳,甚至讓基輔羅斯有過蛇吞象心思!
伊戈爾執政時,曾在941年和944年,連續兩次進攻拜占庭,蹂躪君士坦丁堡近郊,強迫羅曼努斯一世簽署了貿易條約。
(東斯拉夫人)
基輔羅斯的進攻讓拜占庭焦頭爛額,突厥的威脅則讓拜占庭惶恐。
強悍一時的阿拉伯帝國,在公元9世紀後半葉,陷入分裂和衰落。阿拉伯帝國衰弱讓被壓制的突厥人崛起了。
這突厥人在被阿拉伯征服前也曾闊過。
他們在中國南北朝時期一路開疆擴土,壓制中原王朝不說,還將盤踞在中亞的斯基泰人同化成突厥人。
後來,這群被同化的突厥人持續西進,兵峰甚至抵達了克里米亞半島。強勢的他們讓拜占庭認慫簽了條約,堪稱最早的世界級游牧帝國:突厥帝國。
但這個游牧帝國強盛期卻很短。
隋唐和新阿拉伯帝國的先後崛起,讓突厥在遭遇左右聯合打擊,先是分裂成了東西突厥帝國,後來又被唐朝軍神李靖橫掃。
突厥帝國滅亡後突厥人消停了,期間還被阿拉伯帝國同化,成了穆斯林國家!
可這群突厥人卻一直都有反骨。
他們等啊等,等啊等,等到了10世紀,驚喜地發現,曾讓他們頭疼的阿拉伯帝國衰弱了,唐朝沒了,這當然要大幹一場啊!
(塞爾柱突厥帝國)
於是突厥人中的塞爾柱人,開始了征服歲月。
他們一路向西,佔領了拜占庭帝國除了巴爾幹半島核心區以外的所有領土,建立了塞爾柱突厥帝國(1037年—1194年)。
這群突厥人的崛起讓拜占庭厄運連連,也讓一群人來到東歐,進一步改變了世界。
他們就是跟隨在後,一路西征抵達克里米亞的突厥分支:欽察人。
欽察人在佔領克里米亞和附近游牧區域後,成了東歐不可忽視的強大存在。
這強大的根源就是戰鬥力十足了。
但戰鬥力雖強智慧卻不多,就讓這群人遭遇了威尼斯人的忽悠。
精明的威尼斯商人,明白克里米亞是亞速海、裏海、地中海貿易網的關鍵節點。商業訴求,讓他們尋思,是不是可以忽悠一下天真的放羊兄弟。
咋忽悠咧?給錢讓他們當僱傭兵唄。
於是,威尼斯人開始了最早的奴隸販賣。
他們用金錢誘惑方式,將大量欽察人賣到埃及去當僱傭兵,這當僱傭兵的欽察人也有一個別稱:馬穆魯克。
(馬穆魯克騎兵)
讀到這裡估計不少歷史愛好者都會尋思,這不是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名稱嗎!
嗯嗯,確實如此!
這群欽察人在當了埃及僱傭軍後沒多久,就鳩佔鵲巢成了埃及統治者。
不得不說,這突厥人真有意思。
他們從中國北方一路西進,安家克里米亞後,又通過威尼斯船隊前往埃及,最後居然在埃及建國,這輾轉千里,真是神跡。
塞爾柱突厥的存續年代,從1037年到1194年,在1055年佔領巴格達後,收穫蘇丹稱號,成了伊斯蘭世界的最強王者。
(花剌子模時的世界)
可這最強王者,一百多年後居然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國家給滅了。
它就是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相信很多人都是從成吉思汗西征故事中知道的。
一場商隊被屠殺讓成吉思汗勃然大怒,就滅了狂妄的花剌子模。
滅了花剌子模後成吉思汗意猶未盡,派速不台、哲別繼續走,看西邊還有啥敵人。
這一前進,就滅了不少欽察部落,順帶打到了「斡羅斯」,也就是基輔羅斯。
隨後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帝國用數次西征,一口氣殺到今日奧地利,讓歐洲人驚呼上帝之鞭。
上帝鞭打歐洲後,蒙古人在東歐建立了強大的金帳漢國,諸多羅斯城邦,也成了汗國附庸,整個東歐草原包括克里米亞都是蒙古人地盤。
但蒙古獨有的繼承製卻讓帝國裂成四塊!
拔都的金帳汗國、旭烈兀的伊爾汗國、察合台的察合台汗國、忽必烈的元朝。
分裂後的蒙古帝國,雖然元朝擁有正統地位,但也僅僅是名義上的。
(三大汗國和元朝)
這狀況維持一百來年後,威尼斯人又引發了新狀況。
為啥又是威尼斯人?因為做生意唄。
做生意需要中轉站,最好的就是克里米亞,一個背靠大陸,前面都是海的半島。
但那時金帳汗國依舊強大,克里米亞屬於金帳汗國統治下,打肯定打不贏。
如何做咧?
威尼斯人決定故伎重施,忽悠蒙古人。
忽悠這事,威尼斯人經驗豐富,之前忽悠欽察人去埃及當牛做馬賺了不少,現在忽悠蒙古人也是手到擒來。
一輪金元攻勢後,威尼斯人順利的用錢買到了克里米亞。
金帳汗國的人除了吃肉喝酒,不懂高端商業玩法,也不咋在乎領土,反而更重金錢,愉快的答應了威尼斯的條件,也讓威尼斯人憑藉克里米亞的貿易條件,賺了不少小錢錢。
你說,這賺錢的買賣誰看了不眼紅?
不久後,跟隨威尼斯人的步伐,熱那亞人也登陸克里米亞,跟威尼斯人競爭商道。
(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半島熱鬧了,繁榮了。
來自東方的奢侈品,經由蒙古人的運輸成了意大利城邦售賣給西方的緊俏貨。
來自突厥和欽察人的奴隸,經由意大利城邦收購,售賣給埃及,也成了緊俏貨。
貿易上賺錢無數的威尼斯和熱那亞,成了歐洲最富裕的商業共和國。
幾十年後,金帳汗國回過味來了!
你們賺錢,用的是什麼?是大量售賣草原上的欽察和突厥奴隸啊。
我雖然能賺倒買倒賣錢,但跟人力資源損失比,跟兵員比,這商業利益並不重要。
憤怒的金帳汗國,在1345年發起進攻,圍攻威尼斯人控制的克里米亞城市法卡。
我們都知道,蒙古人玩騎射的,攻城玩不轉,在加上蒙古沒有海軍,就讓被圍攻的卡法城能憑藉源源不斷的海路補給和城防優勢屹立不倒。
一看這情況,蒙古人也沒轍了!
圍城戰打了兩年多,打到1347年,蒙古軍戰死者的屍體讓瘟疫橫行。
這種依靠老鼠傳播的瘟疫來勢兇猛,弄得不愛乾淨的蒙古人紛紛中招。
一旦感染就會持續高燒、鼻血不斷,耳後,腋下,大腿內側出現腫塊,引發嚴重皮下出血,讓皮膚變成紫黑色,最後死亡。因為死時,皮膚呈黑紫色,也被稱呼為黑死病。
疫情的蔓延,加上久攻不克,不甘心的蒙古人想了一個喪心病狂的辦法。
他們居然將自己人的屍體,裝上了投石車,用彈射的方式拋到了卡法城內。
這應該算是最早的生化進攻吧!
卡法城內守軍,眼見屍體從天而降,驚訝地張開了嘴巴,在如雨般的屍體下體驗了恐怖。
(圍攻法卡城)
恐怖之後,更恐怖的事情來了。
這屍體是帶着病毒的,也讓病毒不可避免的傳播到了城內。
但凡接觸過屍體的人,都要中招。
一看情況不妙,堅守城池的商人們開始珍惜生命了。
然後他們一溜煙就跑了,這一跑就將病毒帶到了地中海意大利城邦。
意大利城邦都是弄貿易的主,這群人整日里跑來跑去,又進一步加劇了病毒的擴散。
短時間內,瘟疫就席捲了歐洲。
因為不知道老鼠也是傳播病毒的宿主,歐洲人一直不知道如何切斷病毒源頭,引發了嚴重災難,有大約2500萬歐洲人死於黑死病。
這就是克里米亞區域,曾經的戰爭帶來的後果。
當然,這後果也讓歐洲因禍得福,失去了羅馬的正統,卻收穫了新時代的曙光。
為何這麼說咧?
因為黑死病流行讓歐洲損失慘重,也讓崛起的奧斯曼帝國,在跟歐洲的爭鋒中佔盡便宜。
奧斯曼帝國戰鬥力強悍,一路征服後,順利佔領了整個巴爾幹區域。
歐洲的內鬥傳統,還有商業城邦威尼斯和熱那亞的算計,讓拜占庭帝國陷入孤立無援境地。
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曾經的歐洲文明發源地,古希臘徹底成了奧斯曼帝國的地盤,歐洲失去了最後的羅馬正統,至於俄羅斯所謂的第三羅馬,貌似沒人認。
可這場源自克里米亞的瘟疫,也讓歐洲迎來了新生。
因為教會權威,在一場瘟疫之後,遭遇了質疑。
教會想盡了辦法,還是遏制不了黑死病的傳播,黑死病無論是誰都要死的特徵,也讓教會的神職人員失去光環,歐洲人發現,神也庇護不了教會信徒啊!
連一場疾病都無法庇護,這教會真的那麼有用嗎?
尋思的人多了,權威無上的教會和教皇漸漸失去光環,中世紀天主教系統迎來大崩壞時代。
隨之而來的,則是宗教改革、文藝復興、新航路開闢,還有改變人類的科技之光。
回溯歷史,再看現在!
其實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戰爭、文明、貿易和利益糾葛的歷史。
克里米亞衝突因何而起,文明的衝突是因由,陣營的對壘是主旋律,利益的訴求是爆點。
說句不客氣的話,經過漫長的數千年文明史和,人類和靈長類唯一的區別就是,穿上了衣服,至於本質,一直沒變!
這宛如魔咒一般的宿命,一直在克里米亞,這個衝突焦點延續,從古至今從未消停。
那麼,這樣的衝突和問題到底如何才能解決呢?
和平的存在,永遠都跟經濟的富足有關,當科技發展出現了重大突破,讓生產力收穫質變後,很多問題將不再是問題。
歸根結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和平的動力,發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