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母親烏雅氏究竟是怎麼死的(一)?

2022年10月11日15:33:26 歷史 1504

雖然相比於康乾兩位皇帝,雍正的歷史存在感比較低,但誰都不能忽視雍正的政治能力康熙在世時,誰都沒想到不顯山不露水的雍正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並在登基後剷除了所有政敵。許多歷史愛好者都認為雍正心機城府極深,甚至逼死了自己的母親烏雅氏。

雍正母親烏雅氏究竟是怎麼死的(一)? - 天天要聞

那麼,烏雅氏究竟是怎麼死的?她的死亡與雍正有什麼關係?與雍正一母同胞的胤禵在烏雅氏之死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走進今天的故事。

雍正登基後的第二天,便將自己的死對頭胤禩封為了親王,讓胤禩、與自己關係較親密的胤祥、舅舅隆科多擔任總理大臣。此外,雍正還啟用了一大批胤禩的親信。雍正的這一舉動雖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也成功地堵住了悠悠之口,將胤禩與自己的政治利益綁在一起,並潛移默化地分化了胤禩的親信。雍正已做好萬全的打算,時機一旦成熟,就是胤禩的死期。

不同於胤禩,胤禵手握重兵,威望很高,而且二人還是一奶同胞,雍正不好對其痛下殺手。在康熙生前,胤禵是最有希望繼承大統的皇子。雍正繼位後,民間傳說是雍正奪取了胤禵皇位。在當時的輿論中,胤禵頗受百姓同情。從這個角度來看,胤禵有着潛在的號召力,使雍正極其忌憚。

康熙駕崩後,雍正立即奪取了十四弟的兵權,雖然雍正允許胤禵進京奔喪,但僅允許胤禵帶二十名隨從。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雍正心機過人之處。雍正並沒有讓所有兄弟同時回京,而是先讓距離較遠的胤禵先行一步。

雍正母親烏雅氏究竟是怎麼死的(一)? - 天天要聞

可以說,在諸位皇子中,胤禵是最孝順的。

按照雍正的安排,胤禵在抵達京城後,需先向雍正請安,然後才能為父皇奔喪。胤禵性情剛烈,他並未面見雍正,而是直奔父皇的靈堂。

見到康熙的靈柩後,胤禵百感交集,痛哭流涕,趴在康熙的靈柩上嚎哭道:「皇阿瑪,老十四回京了,您倒是睜開眼看看啊!皇阿瑪,記得我帶兵出征時,您親自將我送出京城,還抓着我的手說『胤禵啊,朕等你凱旋歸來。』如今老十四已能為您分憂解難,您一定要睜開眼看看我!」胤禵哭得撕心裂肺,他既是為了父親離世而哭,更是為自己的悲慘前景而哭,他的一字一句都飽含真情實意。

胤禵的心情越來越激動,他竟情不自禁地對身邊的侍衛說:「來人!將皇阿瑪的靈柩打開,一定要讓我與皇阿瑪再見一面,讓他看老十四最後一眼。」侍衛們哪敢冒犯先皇靈柩?全都呆立在當場不知所措。胤禵見無人動手,乾脆走上前去,動手開棺。這時雍正剛好趕到,他站在遠處目睹了這一切。胤禵對已坐上龍椅的胤禛滿懷仇恨,但他又不得不跪在兄長面前請安。

由於在場的人太多,雍正為了展現自己的兄長風度,走到胤禵面前將他扶起,輕聲說道:「十四弟,節哀吧,我想皇阿瑪在天有靈,亦不希望你哭成這個樣子。」安慰過胤禵,雍正話鋒一轉:「先皇過世,朕比你們還要痛心。每想到皇阿瑪生前,雖然對諸皇子頗為嚴厲,但他對我們每個都疼愛有加。如今皇阿瑪駕崩,讓我們這些做兒子的如何不心痛?不過,人死不能復生,皇阿瑪已安眠,我們要做的是守住他老人家留下的萬里河山,這才能告慰皇阿瑪的在天之靈。」

雍正母親烏雅氏究竟是怎麼死的(一)? - 天天要聞

雍正說得大義凜然,胤禵卻不發一語,根本沒搭理雍正。雍正見弟弟當著所有人的面,讓自己下不來台,惱羞成怒,也顧不上皇帝的尊嚴,破口大罵道:「老十四你這樣不知天高地厚,將來還能做成什麼大事?」

雖然胤禵性格衝動,但他的智商很高。

值此之際,他非但沒有絲毫退縮,反倒將了雍正一軍。見自己和雍正的生母德妃與其他嬪妃一樣跪在靈堂上,胤禵靈機一動,借題發揮道:

「皇兄,如今你貴為一國之君,老十四真心替你高興,大清的祖業在皇上手中一定能發揚光大。不過,為什麼皇兄要讓額娘和其他嬪妃跪在一起?」

雍正聽完這番話,意識到自己的失誤被胤禵抓住了把柄,此時的他已失去了退路。為了挽回餘地,雍正立即和顏悅色地說道:

「十四弟說得有道理,既然朕已繼承大統,那麼額娘自然要做皇太后。」

雍正當即來到母親面前,親自將她攙起,並吩咐左右道:

「來人,替朕擬旨,將德妃封為皇太后。」

皇帝金口一開,身邊的大臣自然照辦。胤禵見母親已成為皇太后,自己的目的已達到,再鬧下去毫無意義。於是,胤禵大搖大擺地離開靈堂,連招呼都沒向雍正打。雍正站在靈堂上沉默不語,冷冷地盯着十四弟的背影。

雍正母親烏雅氏究竟是怎麼死的(一)? - 天天要聞

過了一段時間,雍正便以大鬧先皇靈堂、對當今聖上出言不遜的罪名,剝奪了胤禵的爵位,僅保留了貝子的封號。康熙下葬後,雍正打着替先皇守靈的幌子,命令胤禵為康熙守靈。在離開之前,雍正對弟弟說道:

「老十四,朕知道你與皇阿瑪之間的感情最深,也知道你最為心痛,所以朕決定由你代替其他兄弟,為皇阿瑪盡孝。」

胤禵何等聰明,他怎會不知道雍正就是想找個借口軟禁自己罷了。不過,胤禛現在已貴為天子,這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如果自己繼續與他鬧下去,等待自己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胤禵權衡了很久,終於按捺住怒火,沒有跟雍正翻臉,老老實實地留在皇陵為父親守陵。

雍正對自己的兄弟殘忍無情,哪怕是同母胞弟胤禵也會遭到他的打壓。身為雍正與胤禵的母親,皇太后烏雅氏覺得十分心寒,她既管不了當上皇帝的大兒子,又沒法幫助被打壓的小兒子。不論雍正還是胤禵,都是烏雅氏身上掉下來的肉,讓她如何取捨?人世間最殘忍的事,恐怕就是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兩個兒子自相殘殺。

烏雅氏走出慈寧宮,看着剛被雨水浸潤過的御花園。此時的她,根本無心觀賞這些雅緻的景觀。她現在的吃穿用度,都是人間極品,比起早年當嬪妃時不知要奢侈多少倍。然而,兩個兒子手足相殘讓這個女人終日以淚洗面,她在無數個夜晚向天空禱告,問已去世的先皇:「皇上,臣妾究竟該如何是好?」因為鬱鬱寡歡,沒過多久烏雅氏便感染了風寒。

雍正母親烏雅氏究竟是怎麼死的(一)? - 天天要聞

雍正元年五月,烏雅氏卧病在床。雍正聽說後,立即搬進了永和宮,日日夜夜照料娘親,親自侍奉母親服藥。烏雅氏看着自己的兒子,憐惜地說道:

「皇上,額娘身體無恙,你需以天下為重,不要整日伴在額娘身旁。」

雍正回絕道:

「如今額娘生病,身為人子豈有不照顧之理?」

喂母親吃過葯後,雍正服侍烏雅氏就寢,為她蓋好了被子,說道:

「額娘不要思慮過多,好生休養。」

烏雅氏閉上了雙眼,沉沉睡去。

雍正讓身邊的太監宮女退下,自己繼續守在母親的病榻前。過了一個時辰,雍正突然發現母親已經醒來,她的胸口起伏得十分厲害,想說什麼話卻又說不出。雍正湊上前去,只聽烏雅氏用極其微弱地聲音說道:

「皇上,不論發生了什麼,老十四終究是你的胞弟,如今見你二人手足相殘,額娘十分心痛。」

說到這兒,烏雅氏突然咳出一口血,可她卻掙扎着繼續說道:

「若是現在不與皇上說,今後就再無機會了,皇上一定要答應額娘,與十四弟……」

這句話還沒說完,烏雅氏便出氣多進氣少,雍正再也聽不清母親說的話了。

次日丑時,烏雅氏斷了氣。

雍正母親烏雅氏究竟是怎麼死的(一)? - 天天要聞

雍正守在母親身邊,親眼看着母親流光了最後的眼淚,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人的一生中,會經歷無數次生離死別。想到母親臨終前,仍為自己和弟弟的事操心,雍正淚如雨下。

母親過世後,雍正每天都會親自前往梓宮為母親進獻食品瓜果,在母親的靈柩前痛哭不止。見皇帝哭得如此動容,群臣莫不感泣。

清聖祖孝恭仁皇后烏雅氏(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名瑪琭,康熙帝的第四位皇后,雍正帝生母,包衣護軍參領、後追封一等承恩公魏武之女,膳房總管額森之孫女。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入宮。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晉封為德嬪。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封為德妃。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後,尊為聖母皇太后,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於永和宮,享年64歲。

六月二十日,雍正下旨:

「朕唯母后升太廟,大典攸關,欲伸臣子之孝恩,必准前代之成憲,務得情理允協,乃可昭示萬年。恭唯孝誠仁皇后元配,宸極,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繼位中宮。孝恭仁皇后誕育聯躬,母儀天下。按先儒耐廟之儀:一元後、一繼立、一本生,以次並列。今母后升柑位次,當首奉孝誠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於古禮符合,而朕心亦安矣。」

雍正母親烏雅氏究竟是怎麼死的(一)? - 天天要聞

關於烏雅氏患病乃至過世的信息全部出自正史,從這段記載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孝順的雍正。不過,在野史中,亦流傳着不同的說法,這種說法就是雍正逼死了自己的母親烏雅氏。

野史中烏雅氏因何而死呢?在烏雅氏死後雍正與其弟胤禵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參考資料:

【《清史稿·后妃列傳》、《清世宗憲皇帝實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 天天要聞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據日本廣島縣警方消息,當地時間13日上午,警方接到報警稱,在廣島市南區的廣島大學霞校區一處拆遷工地,地下發現了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警方已在現場確認到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並在現場周邊設置了限制區域。據警方消息,該物體長約90厘米,直徑約25厘米。相關方面正在確認該物體是否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據了解,廣島大學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 天天要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弟弟司馬昭而非養子司馬攸,是多重歷史因素交織的結果,既涉及司馬家族的權力邏輯,也與三國後期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這一選擇不僅深刻影響了西晉的建立,也反映了亂世中權臣家族的生存智慧。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 天天要聞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1945年8月,延安楊家嶺窯洞「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主席的著名論斷,猶言在耳。中國人民的韌性已經耗得,二進白宮的美大總統特朗普,癲狂焦慮,抓耳撓腮,不惜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2025年4月2日,公然發動世界貿易大戰,一時間,世界200多
停擺11年的「老襄江」為何滿血復活 - 天天要聞

停擺11年的「老襄江」為何滿血復活

市民在襄江商場的長虹書店挑選圖書。 (湖北日報通訊員 張沛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慧華 祝兆林通訊員 王曉麗 張沛 賈小艷「好日子又回來嘍!」5月5日,襄江商場一樓臨街商鋪的一丁甜酒負責人劉濤,忙得不可開交,臉上掛滿笑容。1973年元旦,作為襄陽市第一座大型國營零售百貨商場,襄江商場開門營業,當年營業額破百萬元...
年俸 1 萬兩卻頓頓啃窩頭!乾隆兒子永瑆的 「雙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聞

年俸 1 萬兩卻頓頓啃窩頭!乾隆兒子永瑆的 「雙面王府」 秘史

一、開場:反差人生的傳奇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的一個清晨,紫禁城東華門前出現詭異一幕:一位身着補丁摞補丁石青朝袍的王爺,腰間別著綉工粗糙的布荷包,正蹲在牆角啃着冷硬的窩窩頭。渣子掉在朝袍上,他直接用袖子抹進嘴裏,全然不顧周遭投來的異樣
將再度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公開上屆選舉經費收支情況引聯想 - 天天要聞

將再度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公開上屆選舉經費收支情況引聯想

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宣布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動態備受矚目,張亞中12日突然公布上次黨主席選舉的經費收支情形,並表示,「這份過往的努力不會成為過去式,而是我們堅持理想、持續前行的起點」,引起討論。張亞中表示,回想4年前的那場黨主席選舉,他始終銘記於心。那是一段「救黨、救台、救兩岸」信念交...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佈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佈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公開發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標識由長城、橄欖枝、光輝、數字「80」、時間「1945—2025」構成。長城象徵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寓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的決定因素。橄欖枝象徵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戰,用勝利贏得和平,寓意中國人...
陳調:東漢末年的遊俠英雄,英勇抗敵的悲壯傳奇 - 天天要聞

陳調:東漢末年的遊俠英雄,英勇抗敵的悲壯傳奇

在東漢末年的動蕩歲月中,許多英雄豪傑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在這其中,陳調無疑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故事不僅展現了那個時代的英雄氣概,更是充滿了悲壯與無奈。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古代遊俠的世界,探尋陳調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