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一位名叫阿納托利·布戈爾斯基(Anatoli Bugorski)的蘇聯科學家,在對U-70同步加速器進行檢修工作時遭遇意外。
阿納托利·布戈爾斯基(Anatoli Bugorski)
一束輻射能量高達200萬mSv(毫西弗)的高能粒子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直接擊穿了他的頭部。
這樣的輻射能量,至少能當場殺死阿納托利500次之多,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不僅沒有當場死亡,而且還活到了現在。
阿納托利被高能粒子束爆頭
更不可思議的是,如今80歲高齡的他,被高能粒子擊穿過的左臉甚至還獲得了「不老容顏」,右臉已經出現了大量皺紋,但左臉卻還是當初的模樣。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輻射的危害有多大?
在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最典型的核輻射事故,當屬發生在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事故。
切爾諾貝利
時間回到1986年4月26日凌晨,伴隨着一聲巨響,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
爆炸導致了核反應堆內大量輻射物質的擴散,方圓超過30公里的範圍內,都被輻射塵埃污染。
切爾諾貝利事故現場
有數據統計表明,切爾諾貝利事故當中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至少約為當年在日本廣島爆炸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而在這場災難中因受到過量輻射而喪生的人,更是達到了17萬之多,另外還有320萬人雖然僥倖在災難中活了下來,但他們同樣也遭受到了超量的輻射。
切爾諾貝利事故遇難者
除了大型的核輻射事故外,在我國也曾多次發生過小型的輻射事故。1992年發生在山西工人張有昌身上的輻射事故,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時間回到1992年11月,張有昌在工地像往常一樣幹活,但無意間他在角落裡發現了一個金屬圓柱,這個金屬圓柱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它還泛着幽幽的亮光。
金屬圓柱
於是懷揣着好奇心,張有昌把這個「寶貝」撿起來放到了口袋,等回到家後他還向家人炫耀了一番自己發現的這個「寶貝」。
然而令他到死也想不到的是,這個「寶貝」竟然是極具放射性的鈷60。
鈷60
由於受到了過量輻射,張有昌當天就出現了頭暈、嘔吐、皮膚潰爛等癥狀。
而他的家人隨後也出現了同樣的癥狀。
經過長時間搶救無效後,最終張有昌、張有昌的父親張明亮、張有昌的二哥張有雙,先後離世,好在他的妻子張芳最終活了下來。
醫生通過向張芳了解情況才知道,導致他們一家人患病的罪魁禍首,竟然是張有昌撿回家的「寶貝」。
這個寶貝不是別的,正是鈷60……
阿納托利為何能活下來?
被輻射能量高達200萬mSv(毫西弗)的高能粒子束爆頭,正常來說,就是鐵人也基本沒有活下來的希望,也就更別說像阿納托利這樣的普通人了。
短時大劑量輻射的醫療反應
然而他不僅活了下來,活到了今天,甚至還獲得了「不老容顏」,這事說起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這件事情的發生,同時也引起了當時無數科學家的興趣。
但在當時,這件事卻遲遲沒有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阿納托利·布戈爾斯基(Anatoli Bugorski)
直到後來有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種可能的解釋。
說的是阿納托利能夠活下來,主要歸功於轟擊他頭部的高能粒子束屬於高LET射線。
高LET射線、低LET射線
由於射線在穿過生物體,釋放能量時,會先產生布拉格尖峰,在布拉格尖峰後才會釋放出大量能量。
但是由於高LET射線當中的高能粒子速度接近光速,這樣的速度實在太快,在穿過生物體時,還沒能產生布拉格尖峰,便已經穿透了過去。
布拉格尖峰
也正是因此,雖然擊中阿納托利的高能粒子束,輻射能量高達200萬mSv(毫西弗),但最後殘留在阿納托利身體里的輻射能量,其實並不是很多。
這也是他為什麼能活下來的根本原因。
寫在最後
雖然阿納托利僥倖活了下來,但是他的身體還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輻射的影響。
比如他的左耳,由於高能粒子束擊穿他頭部時損傷到了神經,最終導致了他左耳聽力的喪失。
阿納托利·布戈爾斯基(Anatoli Bugorski)
當然,最明顯的還是他的「不老容顏」。
他的左半臉雖然沒有變老,但是卻也一樣喪失了表情,說白了就是因神經損傷導致了左臉的面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