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賀子珍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早在毛主席上井岡山之前,她就是有名的「永新三賀」之一,另外兩人是她是妹妹賀怡和哥哥賀敏學,賀家在永新當地名氣很大。
賀子珍是井岡山上的第一個女黨員,在1925年就入黨了,毛主席帶着秋收起義的隊伍上井岡山之後,賀子珍認識了大名鼎鼎的毛主席,後來賀子珍給毛主席當秘書,兩人接觸多了起來。
後來兩人在井岡山上結婚,在此後的十年里,是革命最為艱難的十年,也是毛主席個人最為艱難的十年,是賀子珍始終陪伴在毛主席身邊,1934年毛主席感染瘧疾,危及生命,都是賀子珍不離不棄照顧。
在艱苦的十年之中,賀子珍做出了巨大的犧牲,長征路上的時候,賀子珍為了搶救一個傷員,自己被炸得渾身是彈片,由於條件限制,當時她體內的彈片無法全部取出,導致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抵達陝北之後,好不容易過上穩定的日子,可是賀子珍受不了養傷期間無所事事,加上毛主席工作繁忙,顧不上照顧賀子珍的情緒,當時許多女青年到延安,毛主席待人熱情,引起賀子珍誤會和不滿。
賀子珍一怒之下離開了延安,一方面她是為自己得不到足夠的關心而生氣,另一方面是想去蘇聯治好自己的傷,好繼續投身革命工作,她離開延安之後先是到了西安,毛主席得知後親自寫信勸說,還請老戰友幫忙勸說。
可當時賀子珍壓根聽不進勸說,執意要離開,最終去了莫斯科,可是到了國外遠沒有自己想得那麼好,首先面臨的是語言不通,其次是生活方式的巨大差異,這些賀子珍都需要慢慢去適應和學習。
遺憾的是在莫斯科也沒有治好賀子珍的傷,仍有彈片無法取出,當她得知毛主席和江青在一起的消息後,起初不願相信,覺得是誤傳,後來她不得不接受現實,並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
痛定思痛之後,賀子珍做出了巨大的改變,她主動學習跳舞,之前在延安她是反感跳舞的,認為是不正經的,如今主動做出改變學習跳舞,接受新事物,她還學外國女人燙頭髮和穿裙子。
這些改變讓原本就漂亮的賀子珍更加光彩照人,甚至還有不少人追求她,不過她都拒絕了,當時毛主席並沒有忘記她,得知賀子珍一個人在國外孤獨,就把女兒李敏送到身邊陪她。
1947年,賀子珍在好友王稼祥夫婦的幫助下,取得毛主席同意之後回到了國內,第一站是哈爾濱,之後到了瀋陽居住,恰好當時賀子珍的妹妹賀怡在東北療養,姐妹兩人相聚了。
賀子珍從妹妹口中得知,當年自己離開之後,毛主席仍盡心照顧賀母,老人去世後為老人修墳立碑,胡宗南打延安的時候毀了賀母的墳,後來是毛主席私人出錢重修的墳墓。
賀子珍聽說了這些後感動不已,她說自己當年不懂事,她想寫信給毛主席表示感謝,也為自己當年的不懂事道歉,賀怡鼓勵賀子珍寫信,然而毛主席並沒有回信,1949年春,賀怡送李敏到毛主席身邊。
在北京西郊的香山,賀怡把李敏送到了毛主席身邊,同時賀怡向毛主席提出,要他恢復與賀子珍的關係,毛主席對賀怡說道:「你真不懂事,現在怎麼能與你姐姐恢復關係呢?我是黨的領導人,不能做這樣的事。」
常言道,婚姻大事不是兒戲,更何況還是毛主席,不過毛主席並沒有忘記賀子珍,還叮囑女兒李敏有空多去陪陪母親賀子珍,1959年,毛主席在廬山見了賀子珍一面,此後兩人再也沒有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