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寫了《1931年,彭德懷的一個疏忽使毛主席和朱德身陷險境,情形萬分危急》一文,講的是1931年5月16日,我紅一方面軍在江西蘇區展開的第二次反「圍剿」戰爭正式在東固一帶打響。
毛主席大膽用兵,他讓紅一軍團在北面距郭華宗部五六公里,南面距蔡廷鍇部20餘公里的險地設伏,準備通過速戰速決,一舉殲滅敵王金鈺的第五路軍。
彭德懷也兵行險着,率紅三軍團迂迴到富田側後,在贛水以西背水結陣。
結果,公秉藩第28師及王金鈺第47師王旅部被殲。公秉藩化裝潛逃,副師長王慶龍被斃,敵死傷2000餘人,被俘釋放2000餘人,各種槍支火炮遺棄滿地。
我軍在這場戰鬥中收穫滿滿,其中收集了槍支5000餘支(挺),火炮30餘門,另外還有電台7部。
次日凌晨,紅三軍攻佔了固陂圩,隨後在紅四軍追擊部隊的協同下,佔領富田。
同日,紅十二軍在大源坑、潭頭重創敵中路第43師。
各路殘敵在水南一帶糾合,企圖退至瀟龍河北岸據守。
我地方赤衛隊拆除提前拆除了河上便橋。
殘敵望河興嘆,轉向白砂逃竄。
可以說,這些敵軍已成為了驚弓之鳥,虛弦可下。
我紅軍主力全力追擊,於19日截住了逃敵,三下五除二,就全殲了敵第47師王旅之殘部及第43師一部,繳槍4000餘支。
敵左路郝夢麟第54師由此於該日從滕田縮回永豐。
駐紮在城岡圩的敵第十九路軍也因此撤回興國,隨後再撤回贛州。
可以說,形勢對我們大好。
毛主席指揮紅一方面軍迅速向東擴張戰果。
敵第二十六路軍高樹勛第27師奉命前往沙溪增援郝夢麟第54師,結果,與我紅軍主力在中村西端狹路相逢。
關於高樹勛其人,老覃早年寫過《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高樹勛巧設鴻門宴,活埋漢奸石友三》一文,文中提到,高樹勛於1945年10月30日以通電形式向全國發出《停止內戰團結建國的起義宣言》,率新八軍及河北民軍萬餘人在馬頭鎮正式宣布起義。之後,又積極開展的「高樹勛運動」,極大地推動了國民黨內戰前線大批倒戈起義,加速了全國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高樹勛本人因此在全國解放後獲一級解放勳章,先後任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河北省副省長等職務。
但時間拉回到1931年,他還處於我們的對立面,而且,他的部隊戰鬥力極強。
面對強敵,我紅一方面軍毫不示弱,於22日上午,發起猛烈圍攻,到了中午時分,佔領中村,殲滅了高樹勛第27師近1個旅。
當高樹勛第27師被我紅軍圍攻時,敵左路第25師正全部集結在南團附近,準備西進,卻同樣遭到我軍攻擊。該敵的戰鬥力遠弱於高樹勛第27師,很快敗逃,倉皇逃回了宜黃。
到此,紅軍已佔據了戰場上的主動地位。
毛主席也在火線中擔任了中共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
另外,為了按預定計劃迅速向東擴大根據地,紅一方面軍另外組成以毛主席為書記的紅一方面軍臨時總前委,負責指揮前線作戰,而將中央局留在了龍岡。
原先,敵左路軍朱紹良的第六路軍為了掩護第二十六路軍集結「進剿」寧都以北地區,其所屬的4個師,兵分三路向廣昌開進,其中的第5、第8師進佔廣昌;第24師進佔南豐;第56師進佔建寧。
當第五路軍的敗訊傳開,第二十六路軍亡命北撤,敵第5、第8師師趕緊加固廣昌的防禦工事。
為了一舉拿下廣昌,毛主席指揮紅軍主力2萬餘人分路直逼廣昌。
27日,經過整整一天的激戰,重創敵第5、第8兩師,其中敵第5師師長鬍祖玉身中兩彈,數日之後死於南昌醫院。
不過,由於廣昌之戰屬於攻堅戰,我軍也有很大的傷亡。
我臨時總前委進入廣昌城後,在城中召開會議,就先奪南豐還是先取建寧展開了激烈討論。
考慮到原來駐守廣昌的殘敵已經退到了南豐,與南豐的敵第24師會合,打南豐的難度相對要大,毛主席因此決定先打建寧。
其實,我軍在27日攻打廣昌時,駐守在建寧的敵第56師約有7000人前來增援廣昌。這7000多人都沒有料到第5師會輸得這麼快,聽說廣昌失守了,全都丟盔棄甲,倉皇往後撤退。
毛主席揮軍在後面尾隨追擊,於5月31日輕鬆攻下了建寧。
敵第56師師長劉和鼎領着殘兵敗將逃到將樂,經過清點,發現他親自培養的「八千子弟兵」僅餘五六百人,不由大感絕望。
隨後,紅軍又攻克了泰寧、黎川、邵武、光澤、將樂、順昌、寧化等縣。
也就是說,在半個月的時間內,我紅一方面軍由西到東橫掃700里,從贛江之畔一直打到閩北山區,徹底粉碎了敵人的第二次「圍剿」。
毛主席逸興大發,欣然揮筆寫下了《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其中後半闋寫的「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可謂氣勢如虹,經天貫日。
彭德懷目睹毛主席運籌帷幄之妙,由衷稱讚說:「終究還是拿鵝毛扇子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