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彭老總被批判之際,王震不顧一切為其仗義執言

2022年10月01日14:41:24 歷史 1259

王震是革命時期我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他為人正直、性格率真、始終堅持真理,絲毫不會被外界環境所影響,因此深受毛主席的信任與重視,可以說是毛主席的愛將之一。

也正是因為王震特殊的性格,所以在特殊時期,他不僅敢於為彭老總的不公平遭遇發聲,還敢於在1967年譚震林被批判時挺身而出,這樣的革命家,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家。

1959年,彭老總被批判之際,王震不顧一切為其仗義執言 - 天天要聞


王震為彭老總打抱不平

王震出生於1908年,由於出身貧寒,年少時期的王震經歷過很多不公之事,對社會的黑暗更加痛恨,從小就立志要革命改變這一切,因此在1922年,年僅14歲的王震就在長沙參軍了,1927年5月就加入到中國共產黨中。

革命時期,王震曾先後在紅二方面軍、八路軍120師以及一野中任職,和彭老總之間交集比較多,對彭老總的為人更是十分了解,這樣的特殊經歷,為後來發生的事情埋下伏筆。

建國之後,王震先後擔任過中央西北局委員、新疆分局第一書記、新疆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等職務,在任職期間,王震領導剿滅土匪、土地改革等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就,深得毛主席的讚賞與重視,可以說王震是一個實事求是的領導人。

1955年全軍大授銜之際,王震被授予上將軍銜,事實上以他的資歷以及貢獻,完全可以評為大將,可是當時考慮到平衡山頭等各方面因素,才授予王震上將軍銜。當然了,對於這個軍銜,王震本人其實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是上將還是大將,對於他這種純粹的革命者而言,在乎的是做實事,而非自己的頭銜。

1959年,彭老總被批判之際,王震不顧一切為其仗義執言 - 天天要聞

由於工作過於拚命,所以在1955年之際,王震得了一場大病,並且進行了大手術,這場手術中,王震的胃部被切除了三分之一,對他後來的工作還是有很大影響的。這場大病一直養到1956年,才算是基本恢復。

身體剛剛恢復之後,王震就被安排到農墾部工作,擔任農墾部部長一職,之所以毛主席安排王震擔任農墾部部長這樣的要職,主要原因就是王震在抗戰時期就有着領導農業生產運動的豐富經驗,現在讓他擔任農墾部部長,完全就是量身定製一樣。

也就是在擔任農墾部部長期間,王震和譚震林有了一定的接觸,當時譚震林擔任的是主管農業的國務院副總理,算是王震的頂頭上司,因為譚震林的性格和脾氣也屬於那種率真耿直的類型,所以在此期間,譚震林和王震還鬧了一些不愉快,此事我們下文會詳細講述。

事實上王震擔任農墾部部長不久後,全國就出現了很多問題,尤其是1958年以及1959年期間,更是有很多特殊事件發生,我黨很多高級將領以及重要領導人,都在這些特殊事件中遭遇不公平對待,就連彭老總都位列其中。

1959年,彭老總被批判之際,王震不顧一切為其仗義執言 - 天天要聞

1959年,在廬山會議上,彭老總慷慨陳詞,說了很多實事求是的話,可是當時的歷史背景,很多人並不理解彭老總的話語,因此在說完這些話後,彭老總就遭到他人攻擊,受到不公平對待。

在彭老總受到不公平對待之際,很多人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就開始對其落井下石,就是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很多人都希望王震能夠隨波逐流,指出一些關於彭老總的缺點以及問題,可惜王震卻始終堅持真理,在會上直言:「彭老總指揮了抗美援朝,他是民族英雄」。

要知道當時那種歷史背景下,很多人都為了自保而落井下石,能夠說一句公道話,都已經是十分罕見了,諸如王震這種不僅不批判彭老總,反而還讚美彭老總的發言,在當時是十分危險的,可是王震卻絲毫不在乎,始終實事求是,堅持真理,這樣的精神讓人不得不佩服。


王震為譚震林說話

要說王震為彭老總說話,那有一部分原因是兩人交集比較多,王震對彭老總也比較熟悉了解,可是說到王震為譚震林發聲,其實就有些特殊了,因為兩人在革命時期的接觸很少,當時王震屬於八路軍以及一野體系,譚震林則屬於新四軍以及三野體系,兩人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交集。

1959年,彭老總被批判之際,王震不顧一切為其仗義執言 - 天天要聞

好不容易在建國之後,兩人因為工作而有了交集,可是卻鬧了一個不愉快。前邊就說過,1956年王震身體恢復後,就被毛主席任命為農墾部部長,而當時譚震林擔任的是主管農業的國務院副總理,因此兩人之間產生了工作交集。

譚震林得知王震身體剛剛恢復,並且還曾得過一場大病,所以在平時安排工作的時候,就盡量安排一些比較簡單以及輕鬆的活計給王震,此舉引起王震的強烈不滿,畢竟王震是想要干實事之人,弄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給自己干,明顯不符合王震的風格。

可惜王震不了解譚震林的做事風格,譚震林也不了解王震的做事風格,因此在這件事情上就產生了很大的誤會,甚至在1964年之際,譚震林直接給王震安排了一個虛職,讓其成為掛職部長,不再負責任何具體事務,此舉讓王震很是不滿,對譚震林的誤解也增加了不少。

因為這次事件,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就抓住了王震和譚震林之間的矛盾,從而在1967年譚震林被批判之際,想要慫恿王震落井下石,他們想要藉助這些事情給譚震林造成更大影響,可令人意外的是,王震被迫發言之後,僅僅說了一句話:「譚震林不是叛徒」。

1959年,彭老總被批判之際,王震不顧一切為其仗義執言 - 天天要聞

說完這句話後,王震就閉口不談其餘事情了,當大家不斷逼迫王震繼續發言之後,王震緩緩說了一句:「主席都講了,老同志不能全打倒」,聽到王震依舊堅持自己的意見,這些人也就沒有繼續追問他了。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因為王震在會上的發言,導致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有所不滿,所以不久後王震也遭到了不公平對待,幸虧毛主席一直保護王震,才讓其避免了更加殘酷的批判,要不然這次發言給王震帶來的傷害可能會更大。

得知王震在會上的發言之後,譚震林對王震也刮目相看起來,在事情結束之後,譚震林與王震之間的關係不斷好轉,後來兩人甚至成為了要好的朋友,不得不說這才是真正的革命者應該擁有的品格以及胸懷。

1959年,彭老總被批判之際,王震不顧一切為其仗義執言 - 天天要聞


結語

王震在革命時期以及新中國建立初期,都是立下汗馬功勞之人,他不僅堅持實事求是,而且還敢於仗義執言,不管歷史環境怎麼改變,他始終堅守心中的一片凈土,這樣的革命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者,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永遠歌頌讚揚的革命家!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歡迎留下有趣的思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生於1990年,陳江被查 - 天天要聞

生於1990年,陳江被查

清廉海南網5月9日消息,萬寧市山根鎮黨委書記陳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萬寧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陳江(資料圖)4月29日,陳江因涉嫌違法違紀,辭去萬寧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公開簡歷顯示,陳江,男,1990年5月出生,漢族,海南萬寧人,大學學歷,文學學士學位,2012年12月參加工作,2008年5...
正廳級闞吉林,職務調整 - 天天要聞

正廳級闞吉林,職務調整

重慶市民政局網站「領導信息」一欄最新信息顯示,闞吉林現任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闞吉林(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闞吉林,男,漢族,1969年11月生,大學、工程碩士,中共黨員。他歷任:重慶市紀委辦公廳副主任;重慶市開縣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縣委黨校校長,縣編委會主任;重慶市沙坪壩區委常委、紀委書記;重慶市渝北...
尹中卿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尹中卿同志逝世

武漢大學北京校友會消息,5月8日上午,尹中卿校友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2025年4月27日,武漢大學經濟系78級校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同志,因病於2025年4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尹中卿(資料圖)據介紹,尹中卿,男,漢族,1959年2月出生,河南桐柏人。1978至1985年,尹中...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 天天要聞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1932年5月10日汪精衛電上海市商會稱,滬案並未接受任何秘密條件。行政院派殷汝耕等為上海日軍...
「95後」博士生楊雅麗:在歷史研究中守護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95後」博士生楊雅麗:在歷史研究中守護抗戰記憶

5月8日,楊雅麗在天津五大道參觀歷史文化街區。初夏的南開大學綠樹成蔭,花香陣陣,青年學者楊雅麗騎着共享單車穿過林蔭道,直奔圖書館而去。1996年出生的楊雅麗是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在讀博士生,她從2018年開始着力研究抗日戰爭史,聚焦南京安全區、抗戰時期平津市民的日常生活等內容。2018年9月,楊雅麗在南京師範大學開...
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頭髮,弟弟跟他不一樣,虔誠跪拜提幫功的畫像 - 天天要聞

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頭髮,弟弟跟他不一樣,虔誠跪拜提幫功的畫像

泰王可真是個香餑餑!后妃們年輕貌美,都為了得到他的寵愛。他的孩子們也是用盡方法,希望得到他的注意。比如說,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髮出家了!泰國王室有一項傳統習俗,就是國王或者王儲得剃髮短暫修行一段時間。當年的普密蓬;在加冕過後剃髮出家了一陣子。那
老巷擠400人,政府樓堂停建,市長落淚改政策 - 天天要聞

老巷擠400人,政府樓堂停建,市長落淚改政策

1961年廣州有個副市長叫梁湘,去城裡的小巷檢查工作。回來就讓政府停建新大樓,把錢省下來給窮人蓋房子。當時沒人明白為啥突然變卦,後來才知道梁湘在起義路的小巷裡看見了啥。那天梁湘走進一條窄巷,看見破舊大屋裡擠了60多戶人家,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