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志在爭霸,但生不逢時,最後還死在了這件事上

2022年09月29日12:15:22 歷史 1007

他志在爭霸,但生不逢時,最後還死在了這件事上 - 天天要聞

公元前656年,鄭國楚國三番五次的攻打下,支撐不住,向齊求救。

齊桓公為了就鄭,開了幾次軍事會議,隨後率領八國大軍圍攻楚國的附屬國蔡國。蔡國地方小,人也菜,見到八國聯軍,嚇得趕緊跟楚王報信。

楚王有點忌憚齊國的軍隊,就派人質問齊王:「我們之間的領土隔着一整個中原,可謂風馬牛不相及。你帶大軍跑過來是為了什麼?」

齊國一方毫不示弱,丞相管仲派人回信道:「先王曾對我齊國先祖姜太公說,我齊國可征討天下諸侯以輔佐周王室。楚國祖上被周封在南方,理應進貢周王室。但如今楚君不但自封為王,還拒接進貢,這是大逆之舉。當然要被討伐」

齊國這招代表天子消滅你的思路屢試不爽。楚王沉吟良久,說道:「齊君用仁德安撫諸侯,致使天下人都尊奉他,看來我也更該努力啊。」

新官上任卻碰壁

公元前672年,熊惲(音同韻)弒兄繼位,史稱楚成王

要說楚國這個弒君繼位也是老傳統了,他的爺爺楚武王也是殺掉兄長繼位的,兩個人都是一個類型的君主,武德充沛,明曉事理。

新官上任三把火,楚成王的第一把火就是外交。他讓史臣帶着禮物跑到各諸侯國表示友好,還向周天子進貢。周天子一看楚國這老刺兒頭竟然還記得自己,就十分高興,對楚成王說:「楚國四周蠻夷甚多,動亂嚴重。你一定要鎮守好南方,不要讓中原遭禍。」

要的就是這句話。楚成王很自然地將「鎮守南方」理解為南方都是他的。於是他立刻啟動了泱泱大國的強大軍備,開始攻打中原地區的邊緣小國。

他志在爭霸,但生不逢時,最後還死在了這件事上 - 天天要聞

在取得一些勝利後,楚成王早就將周天子的話扔到了腦袋後頭,也沒再進貢國。他將目光對準了中原。彼時,楚國越過自己的附屬國後碰到的第一個中原國家,好巧不巧,是河南西部的鄭國。

要說鄭國也是倒霉。本來鄭國依靠自己中原大國的優勢,發展商業,積攢了一批財富。但是這一招只有和平時期才管用。在戰爭時期,他這個佔據交通要道的小國就只有一個下場:哪個國家想爭霸,都得先打他。

再加上,鄭國經歷過奪位內亂,商人早跑沒影了,國力徹底衰弱到了第二甚至第三梯隊,誰欺負他都很容易。可以說,春秋中期和後期的鄭國,就是無奈的牆頭草,哪邊強就倒向哪邊,在齊楚晉之間來回橫跳,這就是小國的悲哀。

在長達十年時間裏,鄭國先後被楚國打了四次。鄭國是在是招架不住,甚至有了投降的打算。

當時,齊國在齊桓公,管仲等人的治理下,正是強盛期。面對着齊國的八國大軍,楚成王再勇也只能避其鋒芒,於是感嘆一番後,就派遣使者跟齊國交涉。

齊桓公的目的是讓人臣服,而不是征服四海。所以他很自然地就提出,要重修友好,互不侵犯。

他志在爭霸,但生不逢時,最後還死在了這件事上 - 天天要聞

對於楚國而言,重修友好其實就意味着示弱,於是楚成王讓使臣看看情況。

使臣來到齊國駐地,見齊國軍容整齊,裝備精良,紀律嚴明,士氣旺盛,十分心驚。齊桓公有些自得的問:「你看我這大軍如何?用這樣的軍隊作戰,哪個城擋得住?」

使臣不慌不忙地答:「君王廣施仁德,所以諸侯才願意服從。但是如果君王動用武力,我楚國地大物博,有山川河流作為屏障,君王的軍隊只怕也討不到多少好處。」

這話說得強勢,但其實是一種示弱,表示齊國與楚國修好自然是沒事,但如果齊國硬打,楚國也不怕。可以說既表達了目的還護住了自己的面子。

齊桓公哈哈大笑,也不否認。齊國與楚國就這樣在召陵(河南漯河)簽訂盟約,史稱召陵之盟。齊國鞏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連楚國都要矮一頭。

楚國擴張進程被迫中斷,楚成王有些小鬱悶。

邊緣試探

雖然簽訂了和平條款,但畢竟條款上寫的是楚國和齊國互相修好,互不侵犯,不是楚國不能動兵。楚成王擴張之心不死,暗中積蓄着力量等待機會。

第二年,齊桓公再次召開聯合國大會,商量周天子太子立誰的事情。當時周天子有意廢掉現在的太子,改立別人。這種廢長立庶的戲碼發生得實在太多了,引發的動亂也太多了。齊國認為這不妥,希望周天子不要這麼做,所以才開大會施壓周天子。

他志在爭霸,但生不逢時,最後還死在了這件事上 - 天天要聞

自己的家事被別人亂議論,周天子就有些不高興。他就派使臣見到了鄭國國君,說:「你別去參加大會。我安排你去跟隨楚國,我再去跟晉國聯絡。我們組成聯盟,這樣鄭國就安穩了。」

鄭君沒有察覺到這話藏着地雷,反而覺得很高興,於是跟齊桓公不辭而別,跑路回家,同時派使者去楚國了。

齊桓公當然不能容忍自己的權威沒挑戰。於是,鄭國在楚國的進攻下還沒安生兩年,就又被齊軍圍了。

楚成王見機會來了,立刻起兵北上,攻打齊國聯軍中的一個小國的老家。齊桓公沒辦法,就派兵回援。楚國當然知道齊軍會援救,所以就蹭了一下,轉頭就消滅了另幾個邊緣小國。這些國家由於太小,連求援的資格都沒有,莫名其妙地就沒了。

齊國見楚國勢力確實不弱,所以鐵了心要把牆頭草鄭國打得不敢再搖擺。鄭國終於吃不住,投降了。周天子的計劃就這麼毫無意外地破產了。

楚成王見沒便宜可撈,只能再次回去,等待機會。

生不逢時

公元645年,楚成王的機會來了,因為管仲去世了。

這一千古名相的去世對齊國而言是極大的打擊。楚成王立刻出兵,進犯中原。齊桓公再次開聯合國大會,組成了八國聯軍對抗楚成王。然而,齊桓公老了,追隨他的賢臣們也先後離去了。無論是號召力還是戰鬥力都大不如前。

他志在爭霸,但生不逢時,最後還死在了這件事上 - 天天要聞

於是,楚成王勢如破竹,縱橫捭闔,竟然擊退了聯軍。雖然他沒有佔到土地,但是這是齊國稱霸以來第一次在正面戰場上失敗。

過了兩年,齊桓公病逝,齊國內亂。齊國再也無力阻擋楚國了。楚成王覺得自己終究是笑道了最後,中原國家再也不是他的敵手,稱霸指日可待。

這之後的十年,中原局勢果然如楚成王所料,沒什麼能威脅自己的了,鄭國也再次倒向了楚國。雖然有一個叫宋襄公的十分聒噪,不看自己幾斤幾兩老是以盟主自居,但楚成王也很快懲罰了這個自大的人。

然而,楚成王似乎忘了,北邊兒,太行山以西,還有個晉國。

公元633年,晉國公子重耳來到楚國。此時正是楚成王志得意滿的時刻。他盛情款待了重耳,發生了那段著名的退避三舍的對話。

不過在楚成王看來,現在晉國不太行,重耳也快六十了。這麼個人回去,應該不至於威脅到自己吧,所以表現得十分大度。

他志在爭霸,但生不逢時,最後還死在了這件事上 - 天天要聞

沒曾想,剛過兩年,重耳才一繼位,很快就讓晉國恢復元氣。楚成王這才重視了這一新的對手。他看重耳周圍文臣賢能而善斷,武將勇猛而善謀,忽然想起,當年不可一世的齊桓公,身邊也是這樣人才濟濟。

他意識到自己這次又難辦了。

果然,之後,在城濮之戰里,晉國大敗楚軍,奠定了新時代的格局。楚國又一次只能當國際老二了。

楚成王很鬱悶,但是他年紀已大了,也爭不動了,讓子孫去爭吧。

此後中原就進入了一段短暫的和平期。楚國也沒再打打仗,而是專註於休養生息。

公元626年,歇了許久的楚成王認為太子不太行,決定換太子。

又是決定換太子,又是在晚年廢長立幼。歷史往往就是這麼相似。太子十分果斷,直接帶兵闖進宮中,逼死了楚成王,發揮了楚國的「優良」傳統。

他志在爭霸,但生不逢時,最後還死在了這件事上 - 天天要聞

可惜楚成王雄圖壯志一輩子,功業未成,卻栽在了這麼個事兒上。

結語

楚成王時期的楚國,不可謂不強大。

楚國地處湖北,在當時遠離政治中心,並沒有中原的各種禮儀習俗。楚國的風氣總體上是慕強的,民風彪悍,好勇鬥狠。而且,楚國擁有長江天險,佔地極廣,糧草豐盛,所以一直能維持強盛的軍事實力。

在此基礎之上,楚成王曉事理,知輕重,用人不疑,才讓楚國能夠穩步向上,欣欣向榮。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