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漫長的五千年歷史進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統一的,也有幾次大分裂,分裂的歷史雖然不是主流,但最長的達到了幾百年,各個政權之間互不統屬,爭鬥不休,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災難。大分裂的歷史錯綜複雜,我們通常一頭霧水,要想把它的結構框架講清楚,需要理清思路,抽絲剝繭,今天就說說中國歷史的大分裂——三國兩晉南北朝。
一、三國(公元220-公元280)
1、曹魏(公元220-公元265)公元220年曹丕迫使漢獻帝禪讓,立國號「魏」,史稱「曹魏」。→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先後掌握軍政大權,公元265年司馬炎迫使曹奐禪讓,司馬炎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
2、蜀漢(公元221-公元263)公元221劉備稱帝,國號「漢」→公元263年曹魏大將軍司馬昭攻滅蜀漢。
3、東吳(公元229-公元280)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公元280年,西晉司馬炎攻滅吳,三國歷史結束。
二、西晉(公元265-公元316)
1、公元265年司馬炎迫使曹奐禪讓,立國號「晉」,史稱」西晉→公元290司馬衷繼位,史稱晉惠帝(德不配位,有「何不食肉糜?」的典故)。
2、晉惠帝在位期間,爆發了「八王之亂」,皇后賈南風貪婪陰毒,推波助瀾,西晉朝綱混亂,經濟凋敝。
3、公元304年,晉朝舊臣劉淵建立前趙。公元316年,前趙劉聰攻入長安,晉愍帝投降,西晉滅亡。
三、東晉十六國(公元304-公元439)。
1、北方十六國(公元304-公元439)。公元304年的前趙政權建立,北方出現「五胡亂華」,前後出現十幾個短命政權→公元386年鮮卑族拓跋珪建國「魏」,加方位,稱「北魏」→公元439年拓跋燾統一北方→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主要是漢化改革),北魏逐步強大。
2、南方東晉(公元317-公元420)。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南京重建晉室,史稱「東晉」→公元420年劉裕廢除晉帝帝位,建立南宋,東晉滅亡。
四、南北朝
1、北朝(公元386-公元581):公元386年鮮卑族拓跋珪建北魏,公元439年拓跋燾統一北方,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公元557年西魏被北周取代。公元581年楊堅代周為帝,改國號「大隋」,北周亡。
2、南朝(公元420-公元589),即宋齊梁陳,都城都在建康(今南京)劉裕建立南宋(420年-479年)→蕭道成建立南齊(479年-502年)→蕭衍建立南梁(502年-557年)→陳霸先建立南陳(557年-589年)→公元589年楊堅滅南陳,隋統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