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毀掉一個國,而且是一個超級大國,在人類歷史上是罕見的。
有趣的是,戈爾巴喬夫不是貪腐成性的壞官,也不是一個善玩陰謀詭計的老奸巨猾的政客。恰好相反,戈爾巴喬夫的個人成長經歷太過順利,由於他之前蘇共中央連續三任總書記上任不久就病逝,一個並沒有足夠的政治歷練的差不多算一位政治素人的戈爾巴喬夫被推到了蘇聯最高統治者的位置上。面對蘇聯已經出現的各種內部矛盾,他天真地篤信,只要照搬西方的政治體制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這方面他簡直稱得上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於是他推出他的新思維,對蘇聯進行不可逆的大刀闊斧的改革。這個過程中,西方政客不斷給他拋橄欖枝、灌迷魂湯。美國媒體帶動整個西方媒體大勢吹捧戈爾巴喬夫,給他洗腦,讓他覺得西方政客比蘇聯的保守派更可愛,更能幫助他實現自己的夢想。於是他接受西方的指點,親自拆掉了蘇聯這座大廈的四梁八柱,並拿這個「改革成果」去向七國集團邀功,可笑到直接寫信向老布殊及七國集團其他國家首腦索要經費。這些西方政客當然不會理會他的要求,反而拿經費去扶持他的反對派葉利欽。
問題在於,當時的蘇聯雖然經濟缺乏活力,但它的經濟還是緩慢上升的,並不是國家到了經濟崩潰的邊緣。各加盟共和國除了波羅的海三國等表現出離心傾向外,其它也沒有到非分家不可的地步。是戈爾巴喬夫親自把聯邦變成邦聯,給了各加盟共和國不應有的許諾只為了換得各加盟共和國支持他成為蘇聯總統,他確實通過選舉成了蘇聯總統,不過這個時候的蘇聯已經不是此前的那個蘇聯了,只差葉利欽「輕輕地」一推了。
當葉利欽把戈爾巴喬夫弄下台時,戈爾巴喬夫一臉懵逼,他沒有明白怎麼一下子自己的總統沒了,蘇聯也跟着沒了。蘇聯的倒台,戈爾巴喬夫個人並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在對內的政治鬥爭中,戈爾巴喬夫簡直不是葉利欽的對手,被葉利欽玩於股掌之間。但在對待西方的態度上,葉利欽承襲了戈爾巴喬夫的「理想主義」,做法上葉利欽嫌戈爾巴喬夫步子邁得太小。葉利欽更激進的向西方靠攏,恨不得剛擺脫蘇聯的俄羅斯立刻成為西方的一員。從經濟角度來看,蘇聯的經濟不是在戈爾巴喬夫手裡倒掉的,而是在蘇聯變成俄羅斯後在葉利欽手裡倒掉的,因為他接受了美國的指點採用了所謂「休克療法」,一夜之間洗白了蘇聯留給俄羅斯的所有財富。財富哪裡去了呢?一是被西方給劫掠了,二是被新寡頭給瓜分了。俄羅斯人真正的慘景是葉利欽時代開始的!
即便普京接手俄羅斯,俄羅斯也沒有在西方的忽悠下清醒過來,繼續追求成為西方社會的一員,繼續謀求加入北約。美國對歐亞大陸一貫玩弄離岸平衡玩得得心應手,從地緣政治角度考慮,美國絕不能讓歐洲團成一個整體,必須製造對立面,而有蘇聯背景的俄羅斯正好是最佳選項。讓俄羅斯和其它歐洲國家對立,於美國最有利。所以,美國千方百計炒作「俄羅斯威脅」,以此為由保留北約並不斷東擴,同時用北約困住歐洲。導致產生今天大家看到的所謂「俄烏衝突」這裡就不再多講了。但願普京真的醒來,把俄羅斯帶上正途。
在蘇聯倒台的那個過程,中國是誰在掌舵呢?是鄧小平!比較戈爾巴喬夫和鄧小平,就理解應該從戈爾巴喬夫身上汲取什麼教訓了。
鄧小平是新中國第一代領導集體中的重要成員,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黨員。他三起三落,經過了極其長期艱苦的政治歷練,經歷了無數次政治風波,在國際國內的各種形式的政治鬥爭中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他的共產主義信念堅定,善於處理國際國內政治鬥爭中的重大矛盾,對國際和國內政治走向有清晰的判斷,總是能在國家命運的關鍵時候力挽狂瀾。鄧小平的這些政治素養都是戈爾巴喬夫不可能具備的。當時,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對中國的滲透並不比對蘇聯弱,然而鄧小平通過「四個堅持」穩住了中國這艘巨輪的航向,通過實事求是的政治路線和正確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時代統一了全民的思想認識,把全國人民的心都凝聚到經濟建設上來,聚精會神謀發展。
中國沒有上美國的當,卻利用了美國在蘇聯倒台後一家獨大的自我陶醉的心態。那個時候,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都癲狂地篤信福山的「歷史終結論」,認為蘇聯倒台證明美國是贏家,證明美國制度最優越,是人類社會最後的制度。美國成了唯一的超級大國後,想打誰就打誰,連代理人也不需要了。美國政客篤定中國接受了美國的安排成為美國的低端產品的工廠和垃圾場。而中國採用打開國門,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吸納消化全世界優秀的科研成果的策略。讓美國政客始料未及的是中國發展起來了,突然覺得中國成了威脅,美國政客一下子慌亂起來進入另一種癲狂。
歷史告訴我們,從戈爾巴喬夫身上汲取的教訓就是:「絕不能選戈爾巴喬夫式的人作為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政治領導人」。中國選拔政治領導人,一定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場,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要有一心為公不謀私利的品質,要經過長期的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充分的歷練和考驗,要有處理紛紜複雜的國際國內矛盾的能力。
所以,戈爾巴喬夫成了一個完美的反面教員。那麼,這位反面教員有沒有現實意義呢?有!顯然有!中國就存在大大小小的戈爾巴喬夫,看起來人畜無害,但幼稚、天真、還極度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很容易被拐子拐去還幫拐子數錢的那種。這幾天對戈爾巴喬夫的評價中跟着西方媒體追捧戈爾巴喬夫的那些人中就有不少戈爾巴喬夫式的中國人。如果讓這種人領導中國,中國必死無疑!
如果戈爾巴喬夫也有鄧小平的政治智慧,蘇聯會倒么?大概率不會。這倒不是「英雄創造歷史論」,而歷史的詭異往往是偶然因素變成歷史拐點。蘇聯的確積累了導致分裂的諸多矛盾,但也不是沒有力挽狂瀾的機會,說白了吧,今天的中國就是例子。那個時代的過來人都知道中國的國內矛盾也足以翻天覆地,如果戈爾巴喬夫式的人掌握了中國的最高領導權,今天中國又會回到1949年前,甚至更糟到分裂成幾大塊,被西方勢力各據一塊相互打得不亦樂乎。中國的老百姓被重新匍匐在侵略者和分裂者的鐵蹄下,任其蹂躪踐踏。
有人樂觀地認為,當下的美國就是前蘇聯,我不以為然。持美國就是前蘇聯的觀點認為:蘇聯當時是老年政治,以至於接連去世三位最高領導人,情急之下選了個沒有多少政治經驗的戈爾巴喬夫。美國目前也是一群老人在政壇折騰,突然選上一個政治素人特朗普,差點把美國給折騰掉。認為美國目前面臨的國內政治分裂不亞於崩潰前的蘇聯。
事實上,這兩者相差很大。首先,拜登年齡雖大,但他在政壇摸爬滾打幾十年,是美國典型的建制派職業政客,這是戈爾巴喬夫是不可比的。其次,拜登及其團隊對美國的實力具有充分的自信,自認為聯合盟國一定可以繼續統治世界,渲染中俄威脅不過是為其謀取全球霸權製造輿論,是忽悠盟國及美國民眾的一種伎倆,中國千萬不可誤判。其三,當時的戈爾巴喬夫對蘇聯制度失去自信,一心嚮往融入西方社會,而美國政府頂多感覺中國有威脅,並不認為中國擁有更先進的社會制度,沒有絲毫謀求融入中國體制的想法,這是拜登與戈爾巴喬夫最大的不同。
與蘇聯人民相比,中國人民是幸運的,但絕不能失去警惕。我們的國歌里那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永遠都不過時。戈爾巴喬夫死了,但他的教訓沒有死。警鐘長鳴,放得無虞!
註: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牟林,為本平台原創作品,新的一年,祝願大家攜起手來、戰勝疫情、遏制霸權,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