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少女的成長
楊玉環出生於弘農楊氏郡望世家,其高祖父楊汪出身於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從西漢的四世三公,到西晉三楊,到隋朝楊堅,楊廣,都是弘農楊氏郡望出身,什麼是郡望?西漢103郡,楊氏是一郡之地最大的世家士族。
楊玉環10歲之前在蜀地生活,川妹子小辣椒性格已經藏在基因里了,10歲左右,其父去世,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璬家。
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長歌舞,並善彈琵琶。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
文藝帝王李隆基
李隆基、唐明皇,詩人、音樂家、梨園藝術開創者、《霓裳羽衣曲》創作者。
半生殺伐,剿滅韋氏之亂,踩着太平公主屍身上位,創下開元盛世的唐明皇,在其52歲時,後宮獨寵武惠妃病逝,時年38歲,武惠妃的去世讓唐明皇悲悲戚戚不得生氣,脾氣越發暴躁!
作為負責任得太監高力士,見主子唐明皇這幾年思忘亡妃神情憔悴,便對唐明皇推薦其兒壽王李瑁,娶了一個妃子,貌美「絕世無雙」。
唐朝皇族的倫理很亂,從李淵,李世民,李治一路下來都很亂,心腹太監高力士的隆重推薦,唐明皇覺得有必要見識一下,於是便下旨壽王妃楊玉環進宮詔見,壽王李瑁十分懼怕唐明皇李隆基,李隆基殺兒子跟殺雞似的,之前一下殺三個兒子,其中一人還是東宮太子,不敢也護不住楊玉環!
這負責任的太監高力士,知其壽王妃楊玉環,擅長舞蹈,精通音律,於是在楊玉環入宮的那一天,派人奏起了唐明皇的代表作《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唐明皇的得意作品,一曲《霓裳羽衣曲》,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唐明皇一見傾心,文藝帝王見到文藝壽王妃,知音難求!
楊玉環是唐明皇的兒媳婦,怎麼得到楊玉環呢?心腹太監高力士對壽王和壽王妃的一番操作,高力士從唐高宗李治那裡借鑒了經驗,勸導楊玉環先出家為道士,皇權父權至上的年代,胳膊是扭不大腿旳。唐明皇讚揚「壽王妃」,享受榮華富貴,還不忘皇太后恩德,准許其出家為道,並賜道號「太真」。
太真宮在哪裡,在大明宮裏面。史載楊玉環入宮後,「資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奉承迎,動移上意」。文藝女青年遇到了文藝老帝王,撞出了激烈的火花,楊玉環入宮近五年後,唐明皇賜封號「貴妃」,從此,楊玉環變身楊貴妃,正式納入唐明皇后宮!
楊貴妃的落幕
唐明皇曾說:朕得楊妃,如獲至寶,此朕生平第一樂事耳。作為近60歲的梨園戲的創始人,音樂家,詩人的唐明皇來說,內心是寂寞的,楊玉環的出現打破了唐明皇內心的寂寞,楊玉環可以配合唐明皇的戲,他的曲,他的詩,再加上年輕貌美。
真是: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唐代是世家士族最後的輝煌,楊玉環作為世家女,振興家族是從小灌輸的理念。唐明皇的寵愛給楊家帶來無比的榮耀。
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唐明皇還親自為楊氏御撰和徹書家廟碑。其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其中最得勢的為楊國忠!
安史之亂,打破了盛唐光環,安祿山以「清君側,誅殺楊國忠」為名造反。李隆基等人逃出長安來到馬嵬驛後,飢腸轆轆的禁軍將士非常憤慨,認為國家淪落至此都是楊國忠害的,遂一擁而起亂刀砍死楊國忠。
因害怕楊貴妃事後讓唐明皇秋後算賬,禁軍將士逼迫唐明皇賜死楊玉環,唐明皇求情無果,只得含淚命高力士賜死楊玉環,終年38歲!
從歷史來看,楊玉環不參政事,沒有像武后,韋後一樣插手朝堂,只是寄情詩歌舞蹈。楊家因楊玉環而得勢,但真正讓楊國忠肆無忌憚的還是唐明皇的縱容,楊玉環的結局不過是歷史車輪下的一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