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
文:謝汶青
刑有不及,陷無不至;不患罪無名,患上不疑也。
意思是:刑罰有做不到的地方,誣陷卻什麼都可以做到;不要擔心給人加罪沒有名義,只擔心君主沒有猜疑之心。
從這句話的角度我發現甄嬛一直都在把精力和心思用在「患上不疑也」,什麼意思呢?
那就是甄嬛一直很注意打造自己在皇上心目中的形象,這就為後來她扳倒華妃,皇后做了很大的鋪墊。
我寫過,甄嬛之所以最後能取得傳統意義上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會借力打力,藉助皇上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目標。
而她要想藉助皇上的力量,那就得有一個條件,皇上願意讓她藉助。
其他人呢?
皇后也曾藉助皇上的力量想打擊華妃,最後的結果是皇上叛逆,更加討厭皇后,反而更喜歡華妃。
一、皇后藉助皇上爭寵華妃
有一次,皇上來到景仁宮和皇后一起吃晚飯,皇上誇讚皇后做的鴨子湯好喝,隨便還表達了對皇后的關心。
說到:你貴為皇后,這種下廚房的事就讓下人去做就好。
有心疼皇后辛苦的味道。
從這句話來看,皇上對皇后還是不錯的,最起碼錶面上還是能看得過眼的。
皇后聽了有些感動:臣妾雖為皇后,也是皇上的妻子,身為人妻,侍奉夫君怎麼會覺得累呢?
皇后的這句話表面上聽着像是在回應皇上的說的她的辛苦,可是,也有一部分的味道是在敲打皇上:我是你的正妻,你十天半月都不來看我,你忘本了。
皇上裝作意會不來皇后的隱含味道,只是說鴨子湯好喝,讓剪秋再給盛一碗。
這個時候皇后連忙攔下剪秋盛湯的手,對皇上進行了一番說教:皇上,老祖宗的規矩食不過三,這道鴨子湯雖好,可已經是第三碗了,若再動筷,恐怕這菜十天半個月也上不了桌了。
皇上忍耐住了,還是顧及了皇后的好意,然後說道:幸虧皇后提醒。
而到了這個時候,皇后還不收斂,然後又說教到:不偏愛,懂節制,方得長遠。
皇上這次忍無可忍,然後說道:飲食如此,人亦如此,你是想說這個吧?
最後的結果是皇上轉身去了華妃宮中。
皇后的目的是為了讓皇上在對待她和華妃之間,更寵愛她一些,但是,她用的策略是說教。
皇上是什麼樣的男人呢?
能當上皇上,那可是個性相當強的人,是一個習慣和喜歡左右和掌控別人的男人,而皇后做的則是企圖用大道理掌控皇上。
皇后的這一做法,成功地喚起了皇上的逆反心理,然後去了華妃宮中。所以,在甄嬛他們沒有進宮之前,華妃一人獨大,一直被盛寵。
一方面是因為華妃美貌,年羹堯戰功赫赫,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宮中沒有人能喚起皇上的盛寵之心。
和皇后這樣的人在一起,讓皇上覺得好沒趣,什麼都遵守規矩,什麼都不能任由自己的心意。
大家想一想,皇上在前朝和大臣一起討論國家大事的時候,他要剋制,要用頭腦,君無戲言,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要三思而後說的。
而到了後宮中,他最想要的就是放鬆,就是隨心所欲一些,就這點願望可惜都被皇后以各種理由,而且還是為了他好的理由給剝奪了。
你說他還能盛寵皇后嗎?
而華妃則是一個很隨心所欲,很有情調的女子,這讓皇上覺得很放鬆,是一種自己不能那樣,所以很羨慕的樣子。
自己做不到,身邊有一個這樣的人,代替自己做到,那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享受。所以,皇上在甄嬛他們沒有進宮之前,專寵華妃。
華妃成功地打敗了皇后,每每皇后和華妃之間有了衝突,皇上都是向著華妃的。
二、甄嬛藉助皇上爭寵華妃
華妃風情萬種,娛樂解悶,那是最佳人選,但是,華妃膚淺,腦子簡單,不是一個合適的解語花,只供娛樂,而無法和皇上進行精神層面的溝通。
這個時候,皇上在和甄嬛的接觸中,發現甄嬛不光有着純元神似的外貌,還有着純元一樣的才情,是一個能與他精神層面進行交流溝通的女子。
於是,甄嬛打敗了華妃,成功地進入到了皇上的內心中。華妃的盛寵到此結束。
可是,不是說皇上從此就一點也不寵華妃了,而是不像原來那麼專寵了。當華妃因為嫉妒之心和甄嬛發生矛盾的時候,
甄嬛又是如何讓皇上在華妃和她之間向著她了嗎?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今天我詳細解讀一下。
華妃嫉妒心超級強,對待入宮的嬪妃,只要被皇上招幸次數多些的,每一個她都嫉妒。
最初嫉妒的是眉庄,然後設計陷害眉庄,眉庄因此差點沒了性命,從此眉庄對皇上死了心,不再回應,她才罷休。
而後,甄嬛盛寵,她又把目標對準甄嬛,而甄嬛在解救眉庄的事件中,發現華妃的咄咄逼人,你退一步,她進兩步。
於是,甄嬛對付華妃用的招數就是直接對抗。
甄嬛的性子中有股嫉惡如仇,不過她的直接對抗可不是低級的吵架式,而是有謀略的。
她知道皇上向來不喜歡宮中的嬪妃爭風吃醋,關係不睦,於是,她就有了兩張面孔。
在皇上面前一副,在華妃面前又一副。
之前關於甄嬛如何俘虜皇上的心,我在每一篇文章的細節中都做了詳細的解答,今天我發現有一個漏掉了,所以,為此過來補充一下。
今天要說的這一個點就是甄嬛善於打造人設,她在皇上面前處處打造的人設就是聽話,示弱,自己柔弱不能自理,
需要皇上保護她。
而華妃在皇上面前處處打造的人設是強勢,什麼都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事就怎麼做事。
在眉庄被禁足那次,華妃設計讓甄嬛進去看眉庄,然後想讓皇上懲罰甄嬛,可是,沒有想到的是甄嬛提前知道了,
點這裡複習(《甄嬛傳》甄嬛籠絡人心15:甄嬛第一次主動出擊為什麼能贏華妃?)
還反擺了華妃一道。
華妃:你今日擺本宮一局,本宮沒能早早扳倒你,實在是本宮的錯!
大家觀察華妃說話時的表情和語氣,那可是惡毒的很。
甄嬛笑着說:娘娘說笑了,大家同為姐妹侍奉皇上。這話若是被皇上聽到了,皇上可又要生氣了。
潛台詞是:你剛才已經讓皇帝生氣了,你還敢惹我,皇帝可又要生氣了。你難道不知道你欺負我,皇帝會生氣的嗎?
你看,皇上有一種直覺,那就是華妃和甄嬛在一起的時候,是華妃欺負甄嬛,甄嬛被欺負。
因為皇上走時對甄嬛說道:還好沒有牽連到你。
從這點就可驗證到甄嬛平日打造的形象是需要保護的,是柔軟的,而華妃則是強勢的,是主動欺負甄嬛的。
甄嬛:臣妾不會自涉險境,也不願違背皇上的旨意。
你看,甄嬛多乖巧。
皇上走了後,大家再來看甄嬛是如何對付華妃的?
華妃:你今時今日新寵上位自然得意,可惜本宮座下,絕容不下你這種詭計多端的人!
甄嬛直視對方,毫不露怯地迎上對方的目光:容不容得下是娘娘的氣度,能不能讓娘娘容下是嬪妾的本事。
華妃:宮中時日還長,我們走着瞧吧!回宮!
甄嬛是直接對抗華妃。和剛才在皇上面前的甄嬛是不是很不一樣?
我們在職場上肯定見過一種人,那就是兩張面孔,平時在人前,尤其在主要領導面前打造的人設是菩薩,總是在維護關係。
其實,背後搞事的人就是他,甚至他就是那個攪屎棒。
他背後做事,對待弱勢人的時候,又是另類面孔。
而當那個被他另類對待的人被欺負,被冤枉的時候,大家,包括領導都會認為兩張面孔的人沒有錯,不會那樣做事。
這樣的人我還真遇到過,以我這種直腸子,也是被利用和冤枉過的,所以,我對甄嬛打造人設,有兩張面孔異常的熟悉,覺得這個人簡直就生活在我的周圍。
甄嬛在皇上面前是一副大肚,能容人,為了皇上的社稷即便華妃讓她流產,她都能原諒的解語花。
而華妃因為沒有多少心眼,不會裝,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賤人就是矯情。意思是賤人喜歡裝,她則是一副是什麼樣子就什麼樣子的架勢。
而她的性子又比較跋扈,最終留給皇上和大眾的形象是可惡,讓人厭棄的,就連平時不爭不搶,不站隊的欣貴人也在華妃倒台的時候說了句:這麼多年了,終於出了一口氣。
所以,在甄嬛因為華妃罰跪而流產的時候,華妃給皇上解釋說她是無意的,皇上說了一句:你一向不喜歡甄氏,朕不是不知道!
由此可以看出,甄嬛做到了「患上不疑也」。
至於後來,甄嬛即便在宮中見到華妃,對其不尊重,皇上也覺得那是因為華妃主動挑事招惹的。
其實,說起來,華妃真的很吃虧。
但是,今天我想談論的是,有兩張面孔到底好不好?
以我多年的閱歷來說,有兩張面孔的人一般過得還不錯,相反像我這樣的直腸子,什麼樣就展示什麼樣的人往往很吃虧。
我是情感領域創作者,喜歡研究婚戀,兩性關係,痛恨道德說教,喜歡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問題,如果喜歡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