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2022年07月15日00:20:34 歷史 1352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馬蒐驛之變:唐朝嘩變士兵殺楊國忠,逼迫唐玄宗楊貴妃自縊。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誰都知道,楊貴妃喜歡吃荔枝。

楊貴妃本來是四川人,從小喜歡吃荔枝。到了長安以後,陝西不產荔枝,只能從四川運過去。

很快楊貴妃發現,廣東的荔枝比四川更好,從此改吃兩廣的荔枝。

不過,荔枝有自己的特性,就是一旦採摘以後就會迅速變質:荔枝一日色變,兩日香變,三日味變。

古代中國人使用過很多方法,藉此保存荔枝。徐勃的《荔枝譜》提到,採摘荔枝以後立即用竹筒和泥土包裹好,可以藉此保鮮。

這種保鮮方法並不靠譜,最多維持5天就會讓荔枝徹底變質。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廣東新語》提出另一種用蠟密封荔枝的方法,據說可以保存數月。經過現代實驗後,發現這其實是製造蜜餞的方法,根本不是吃新鮮荔枝。

那麼,這裡就有個問題。

從廣東運送荔枝到陝西,需要多久?

歷史書記載:「荔枝七日夜至長安,人馬俱斃」。

說得有些誇張,也合情合理。從廣東到長安,大約有1600多公里的陸地距離,普通人騎馬需要10天以上的時間。

如果採用800里加急,夜以繼日地換人換馬運輸,速度可以提高很多。同時全國遍布的驛站,也可以大大提高速度。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唐玄宗時代,全國建有水陸驛站1639個,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其中驛夫1.7萬人。

安祿山范陽起兵叛亂時,唐玄宗在長安,兩地相距3000里。然而短短6日內,唐玄宗就知道叛亂的消息。

但廣東怎麼也比河北要遠,給楊貴妃送荔枝的快馬,再怎麼緊急也不可能超過叛亂的警報。

說來說去,從廣東運輸荔枝到長安,至少需要7天時間。

荔枝用特殊方法保存,也只能維持5天。等到楊貴妃吃到荔枝時,豈不是都變質了。

當然不會了,這就是古人拍馬屁的智慧。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實際上,廣東的荔枝根本不是用快馬運到陝西的,而是連着整棵樹運輸。

史書記載:「以連根之荔,栽於器中,有楚南至楚北襄陽丹河,運至商州、秦嶺不通舟揖之處,而果正熟,乃摘取過嶺,飛騎至華清官,則一日可達也。」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翻譯一下就是,將整棵荔枝樹移栽到超大的花盆內,通過水運用船一直運到靠近長安的地方。因為沒有河道,無法再用船隻運輸。於是就將荔枝摘下來,利用快馬送到長安。

因為荔枝是連着樹運輸的,在樹上的時候自然不會變質。隨後陸地運輸不過1天時間,荔枝也不會變質。

那麼楊貴妃吃到的荔枝,仍然是鮮荔枝。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聽起來似乎很容易,其實沒那麼簡單。

一來,將荔枝樹移栽到大花盆中,絕對是個技術活,需要高超的園藝家才能勝任;二來能夠運輸高大荔枝樹的船隻,肯定也是大船,不是小船能夠勝任的;三來移栽以後,荔枝樹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大面積落果現象,最終可能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荔枝還在樹上,甚至可能全部落掉。也就是說,為了楊貴妃吃那幾顆荔枝,恐怕需要準備許許多多棵大樹。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雖然說帝王享受生活也是全世界通例,為了區區一個女人吃幾顆荔枝,恐怕就要動用數千人為其服務,也就太過分了。

為什麼唐朝會在全盛的時候突然衰敗?同唐玄宗的窮奢極欲、不體恤老百姓,有着極大的關係。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原創 南風無影 走過了河西走廊,再過沙海戈壁,我們進入西域地界,第一個西域小國: 鄯善,它還有個名字叫樓蘭。為了不節外生枝,我丟掉了甲胄和兵器,順便也找人把自己的頭髮剃了,實在是不習慣留這麼長的頭髮,剪的非常短。等頭髮剃完,我和法顯還有幾個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呂敬榮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開始返攻東方。第一個攻擊對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過程在歷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軍事案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意為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史記·高祖本紀》中描述的很簡單:「漢王用韓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 天天要聞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6月28日晚至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鎮出現洪澇災害。當地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災,積極開展災後清淤、排水、搶修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生產。6月30日,在貴州省鎮遠縣城關五小共和校區,老師在清理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6月30日,商戶在貴州省鎮遠縣城...
致命的三次失誤 - 天天要聞

致命的三次失誤

項羽的人生巔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為他就是在這一年分封諸侯。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可是諸侯的盟主,而劉邦僅僅只是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位諸侯。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