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為何非殺商鞅不可?誣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孫賈結局怎樣?

2022年07月05日04:58:30 歷史 1888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次變法,但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而發生在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則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被載入史冊的唯一的一次成功的變法,被歷史學家和社會改革家稱之為歷代變法之「魔術」、之「奇蹟」。

商鞅變法,其範圍之廣,內容之深,規模之大,方法之嚴,在歷史上都是空前的。經過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事實力更加強大,使秦國從一個中原諸侯都不願搭理的附庸國,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集權國家,一躍而為戰國七雄之首,為後來的秦始皇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秦惠文王為何非殺商鞅不可?誣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孫賈結局怎樣? - 天天要聞

而主持這次變法的商鞅也因之被歷史記住,成為歷史上變法成功的第一人,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然而商鞅的結局,卻着實讓人有些意外和惋惜。

公元前338年,商鞅被誣以謀反,在起兵反擊過程中戰敗身死,屍體被運回秦國,又施以車裂之刑,用五牛分其屍並示眾,也有說是用五馬分屍的,其慘狀不忍目睹。

商鞅何其罪?竟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再說人已經死了,又何必再將其屍解?這得有多大的仇恨?做這件事情的究竟是何人?

這一問似乎有些多此一舉,因為大家都知道,下令將商鞅屍體車裂的正是秦惠文王嬴駟。不過嬴駟此時還沒有稱王。

嬴駟為什麼非殺商鞅不可?有人說是因為商鞅變法時得罪了他,殺商鞅是為了公報私仇。然而這種理解太過狹隘,因為嬴駟的謚號為「惠文」,這兩個字可不是輕易得來的。如果嬴駟真的公報私仇殺了商鞅,又何以當得起「惠文」二字?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商鞅之死亦有嬴駟公報私仇的成份,然而嬴駟殺商鞅卻主要是為了秦國當時的政治局勢和自己的政治利益考慮。

秦惠文王為何非殺商鞅不可?誣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孫賈結局怎樣? - 天天要聞

商鞅本是衛國貴族,原名公孫鞅司馬遷說他是衛國國君姬妾所生,年輕時就喜歡刑名法術,曾做過魏國國相公叔座的中庶子。公叔座死後不為魏王所用,後投秦孝公,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實行變法。其「立木取信」或「徙木立信」的典故正出於他變法之初。

這種令出必行,取信於民的做法,得到了北宋王安石的高度讚賞,並為此寫下一首詩: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已定百金輕。

古今未能非商鞅,商鞅令出政必行。

在此基礎上,商鞅分佈了新法,但新法的內容卻令百姓驚訝不已,因為在新法的規定下,自古以來所形成的生活習慣和風俗都要改變,這讓他們極不適應。所以,新法實施一年之後,「秦之國民都言初令之便者以千數」(《史記·商君列傳》)。

更讓商鞅棘手的是,這時太子竟然也犯了法,這個太子正是嬴駟。嬴駟究竟犯了什麼法?《史記》中沒有提及。有資料說是太子嬴駟在他的兩位老師公子虔公孫賈的慫恿下在宮中持械傷人、聚眾鬥毆,並派人出宮到街上搶奪老百姓的財物。

商鞅認為這是對新法的公然挑釁,不從重處罰新法將難以進一步實行。於是商鞅說:「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意思是新法之所以不能順利實行,那是因為上層有人違犯,若不處罰將何以安民!

秦惠文王為何非殺商鞅不可?誣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孫賈結局怎樣? - 天天要聞

於是商鞅「將法太子」,但考慮到太子嬴駟「嗣君也,不可施刑」,那就讓他的兩位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代為受刑。第二天,秦國人就都遵照新法執行了。後來,公子虔再度犯法,商鞅便對他施以劓刑,割掉了他的鼻子。此舉一出,宮室先是一片嘩然,但馬上又是一片肅然,公子虔和公孫賈嚇得從此不敢再出大門。

都說「打狗看主人」,這狗可不是一般的狗,主人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從此,太子嬴駟和公子虔、公孫賈便對商鞅懷恨在心,仇怨便結下了。

若是如此,嬴駟在繼位之後殺掉商鞅,在法理和道義上實在有些說不過去。然而隨着新法的成功實施,秦國變得愈加強大,商鞅很快升遷為大良造,這是秦孝公時秦國最高的爵位,掌握軍政大權。

商鞅實際上就成為了秦孝公的相國,於是他就勸秦孝公主動出擊,攻打魏國。這一戰,秦國大獲全勝,商鞅用計,不但俘獲了魏國大將公子卬,連同八萬魏軍和車馬也全部被秦軍俘獲。魏惠王被迫獻出河西之地,並將國都遷至大梁(今河南開封)。

這一戰對秦國來說意義重大,不僅周天子派人給秦孝公送來祭肉,中原諸侯也都前來祝賀,秦國從此一躍成為中原強國。

商鞅建此大功,秦孝公對他大加賞賜,把商、於之地十五個邑都封給了他,封號為商君。從此商鞅的稱謂便取代了公孫鞅之名。

秦惠文王為何非殺商鞅不可?誣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孫賈結局怎樣? - 天天要聞

此時的商鞅可謂是如日中天,他人生的事業也達到了頂峰,竟然在他的封地面南稱君。然而隨着商鞅權勢和地位的不斷上升,他也開始一步步地走向悲慘的結局。

商鞅相秦十年,雖然使秦國日益強大,卻也遭到了很多皇親國戚的怨恨。商鞅的變法使用的是「霸術」,他是靠嚴峻的刑法保證了變法的成功,不親民亦不近人情。比如他處罰太子嬴駟,刑罰太子師,剝奪王公貴族的特權等等。這些人自然對他恨之入骨,都在暗中窺伺,尋找機會報仇雪恨。

特別是商鞅在渭水邊殺了七百多名非議新法的老百姓這件事,更是激起了人們對他的憤恨。這都為他後來悲慘的結局埋下了隱患。然而當時商鞅身後有秦孝公的支持,這些人一直不敢貿然行事。

如果此時商鞅能夠激流勇退,功成身隱,他的下半生也會不乏榮華富貴,或許也能夠安享晚年,但是他身處風口浪尖卻渾然不覺,甚至不聽隱士趙良的勸告。結果,報應說來就來了。

據《戰國策》記載,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重,臨終前欲把君位讓給商鞅,還好商鞅有自知之明,堅辭不受。其實秦孝公的讓位之舉,何嘗不是對商鞅的試探?這說明秦孝公當時對他也有了戒備之心,同時也是給了太子嬴駟一種暗示。

不久,秦孝公去世,太子嬴駟繼位,是為秦惠文王。嬴駟剛一即位,躲在家裡多年不出門的公子虔和公孫賈便跑了出來,向秦惠文王告發商鞅謀反,說:「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戰國策》),如今連秦國的女孩童都在談論商君的法令,卻沒有人談論大王您的的法令,這是商君反臣為主,而大王您倒變為人臣了,那商君本來就是大王的仇人啊,大王應該趕快對他採取措施。

秦惠文王為何非殺商鞅不可?誣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孫賈結局怎樣? - 天天要聞

秦惠文王自然也會想起孝公欲讓位給商鞅的事情,意識到了自己王權的危機。而那些被懲治過的王公貴族也紛紛起來響應,把仇恨的矛頭都指向商鞅。

商鞅聞訊,知道大事不妙,連夜離家潛逃。逃至邊境關口,商鞅想找一家旅店住下,可因為走得匆忙,忘了帶證件。店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不敢收留他,對他說:「我們商君有令,住店的人如果沒有證件,店主就要受到牽連而被治罪。」商鞅長長地嘆息了一聲說:「唉!制定的新法竟然遺害到如此地步,新法由我而興,我今卻要因新法而亡了。」

於是改投魏國,魏國人怨恨他欺騙誘捕公子卬而使魏國大敗而拒絕他入境。商鞅無奈又潛回秦國封地商邑,率領他的部族發動邑中的士兵,向北攻擊鄭國以謀求生路。秦惠文王得知後出兵攻打商鞅,把他殺死在鄭國的黽池。

秦惠文王令人把商鞅的屍體運回都城,用五馬將其分屍並示眾,然後誅滅了商鞅全家。

商鞅的悲劇,在於他擁有巨大的權力而不知進退,再加上此時秦國的法治建設已經完成,君王才應該是法治的最高統治者。秦惠文王當然清楚,商鞅本不致死,但他的存在確實已經成為自己王權的最大威脅,況且,他也絕不希望商鞅再為別國所用。所以,他必須除掉商鞅。

秦惠文王為何非殺商鞅不可?誣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孫賈結局怎樣?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無論如何,商鞅都逃不過一死。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商鞅死後,秦惠文王並沒有把新法廢除,卻反而根據新法,以商鞅謀反查無實證,公子虔和公孫賈純屬誣陷為由將二人處死,並誅殺了他們的大量黨羽。

這或許也是對商鞅亡魂的一種安慰吧。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着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