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2022年07月04日20:20:38 歷史 1739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龔澎

前言

1970年,周總理正在西花廳接待外賓,雙方進行了友好的會談。

不過在會談途中,工作人員遞給周總理一個紙條,周總理接過紙條一看罕見失態,在沉默片刻後,周總理才低聲說道:「她死了,她死了,龔澎走了!」

那麼龔澎和周總理之間有着怎樣的情誼?為何她的逝世,讓周總理如此的難過呢?

周總理初見龔澎

1937年,龔澎從燕京大學畢業後回到上海,在一所學校內教授地理課,並以此為掩護在進步學生中開展地下黨活動。

這一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大舉進攻吳淞口,上海軍民浴血奮戰保衛家園。為了支援前線,龔澎積极參加地下黨組織的賑濟扶傷活動,為抗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面對敵人的猛烈進攻,上海最終還是淪陷了。

面對眼前的局勢,龔澎經過反覆思考後,決定和同學們一起奔赴延安

1938年初,龔澎和同學們帶着簡單的行李便輕裝上陣悄悄地離開了上海,龔澎擔任這次行動的負責人。大家都是年輕人,內心充滿了激情,在路上,大家一邊唱着救亡歌曲,一邊討論着解放區究竟是什麼樣子?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龔澎

在經過半個多月的趕路後,龔澎一行人終於來到了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在說明自己的來意後,在負責人的安排下,龔澎等人又乘車終於到達了延安。

在抵達延安後,對於龔澎等人的考驗才真正開始。因為像龔澎一行人,大多數都是出生於城市,並沒有吃過太多的苦,而抗戰時期,延安的生活條件很是艱苦,她們想要走出知識分子的小圈子,和工農群眾一起獻身革命,絕非輕易之舉。

在體會到延安生活的艱苦後,龔澎的同學們有不少人動搖了,都輾轉回到了國統區大後方。對於同學的選擇,龔澎也是尊重的。在面對延安的艱苦生活時,龔澎沒有屈服,反而堅定自己的信念,留在了延安。

龔澎在延安先是進入陝北公學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又進入延安馬列主義學院學習。龔澎的適應能力很強,很快便適應了在延安的生活,在這裡,她有機會接觸學生圈子之外的工農幹部和基層群眾,並認識了許多具有豐富革命鬥爭經驗的老同志。

可以說在延安的生活,對龔澎產生了極大地影響,也讓她更深刻地認識到革命的重要性。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龔澎舊照

1938年10月,龔澎結束了在馬列學院的學習,被分配到太行山工作。從延安出發到太行山的路上,龔澎恰巧遇到了彭老總。身經百戰的彭老總為人耿直,重視人才,一路兩天交談很多,彭老總很認可龔澎的能力,為此便決定將龔澎留在八路軍總部秘書科工作。

就這樣,龔澎穿上了八路軍軍裝,成為總部的一名秘書。草擬對外函電,記錄整理首長講話,報告廣播里抄收到的國內外新聞,接待來訪的外國客人等等都是秘書科的工作。

在總部機關,龔澎結識了朱德總司令和左權將軍等領導人,並在他們的直接領導下工作,龔澎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40年9月,組織上考慮到龔澎的能力,為此便調她來重慶紅岩村工作。在抵達目的地後,龔澎大方地自我介紹:「我叫龔澎,是從八路軍總部調來的,能夠大家一起工作我很高興!」在場同志對龔澎的第一印象都不錯,為此紛紛幫助她熟悉環境和入住。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龔澎(左一)和周總理等人合影

根據南方局的領導的安排,龔澎來到周總理身邊工作。

幾天之後,龔澎來到的周總理辦公室,不過當時周總理正在與隔壁的另外一名同志談工作,為此便請龔澎先坐下來等候。

這時龔澎內心很是激動,她的腦海里一直在想着各種問題,周總理要給自己分配什麼任務?自己能否勝任?不過龔澎還是將這些雜念紛紛驅逐於腦外,她抬頭環顧四周,這是一間普通的辦公室,裏面的陳設很是簡單,迎面牆上掛着三張作戰地圖,每張地圖上都有標有一些數字和說明。

就在這時,周總理走了進來,他一邊和龔澎打招呼,一邊隨手拉上了地圖邊的帘子。

龔澎在做了自我介紹後,周總理點了點頭,為此詢問道:「在我進來之前,你都在這間屋子裡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了三張地圖。」

「你具體說說。」

龔澎描述着印在頭腦中的情景:「有一張是歐洲地圖,還有一張是中國抗日戰場上的軍事地圖,還有一張我只看了一半,您走進來就把帘子拉上來。」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周總理

周總理在聽到龔澎的回答後,笑着說:「你的觀察力挺敏銳的。」

接下來的周總理像「考官」一樣,和龔澎進行了一場談話。多年之後,龔澎想起這一幕高興地說:「我當時的眼睛十分好用,可以做到過目不忘,周總理地提問我都答對了。」

從此之後,龔澎便開始在周總理身邊擔任外事秘書,同時也是周總理與外國記者、外國使節打交道的聯絡員和新聞發佈員。作為外事組的成員,龔澎的任務是開創對外宣傳的局面,並且負責與國際統一戰線以及外國記者的聯絡工作。

龔澎在周總理的直接領導下工作,每天的耳濡目染讓她受益匪淺。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龔澎

在重慶,周總理同很多國際要人都直接交談過,並且在皖南事件前夕還會見了美國著名作家路易斯·斯特朗,他們連續會談了幾天,龔澎在現場陪同,並擔任翻譯工作。

那時周總理一般都習慣在午夜12時到凌晨4時辦公,在他身邊做具體工作的人員在此時都不能睡,因為他不定在辦哪一件事時要問到哪個人,工作人員都是按照周總理的習慣來安排日程的。

某天,龔澎回到宿舍休息時,她悄悄告訴張穎說,自己今天遭到周總理的批評了。原來,龔澎在晚上彙報工作的時候,精力有些不集中,周總理在看到後便說:「你們這些年輕人還沒我有精神呢,你看,我還不困呢!」

為了更好地配合中央領導同志的工作,龔澎始終在磨練自己的意志,她很快地適應了夜戰。對於龔澎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周總理很是認可:「龔澎是一位風采、氣度、學識兼備的外交人才!」

1942年前後,為適應形勢的發展,周總理號召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同志學習英語,在辦事處辦起了業餘學習班。

不過讓龔澎沒有想到的是,儘管周總理在南開畢業後到國外留學多年,英文、法文都很好,可以直接與外賓交談,並且常常指出翻譯工作中的錯誤,可他仍以身作則,虛心學習,並且請龔澎為他講授英語知識。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龔澎舊照

為此,龔澎進行了精心準備,可她從未在眾人面前提及教周總理英語這件事。多年之後,龔澎的同事曾回憶道:

龔澎自幼受的是洋學堂教育,她的英文功底很好。可是在她身上卻沒有高傲,顯示自己,看不起別人的一面。

周總理的左膀右臂

在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磨練,龔澎已經成為了周總理的左膀右臂,在新中國的外交工作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龔澎受邀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站在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向遠處眺望,她深深地舒了一口氣。

下午3點,開國大典正式開始,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莊重地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龔澎在聽到毛主席的這句話後,腦海中回想起了過往的歲月,那些一起為革命而努力的同志們,如今大家的願望終於實現,人民終於能夠過上好日子了,不用再忍受舊社會的剝削……

1949年11月3日下午1時,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在中南海西花廳召集外交部組建後的第一次會議,會議決定成立聯合辦公室,龔澎當時被任命為情報司司長。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龔澎(左一)

在之後的歲月中,龔澎在這個崗位上幹了14年,她是建部初期十幾名正司級以上幹部中唯一的女性。

外交部是一個藏龍卧虎、人才濟濟的地方,很多同志都是經過戰爭考驗的高級將領和老資格,他們有着多年的黨齡和豐富的革命鬥爭經驗。龔澎作為知識分子型幹部,她對自己有着清醒的認識,她常言:「自己只是周總理身邊的普通工作人員,所以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虛心地向其他老同志學習。」

在周總理身邊工作的人都知道,周總理對下屬幹部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尤其是對一些老部下和身邊的人員。

龔澎作為周總理在新聞工作方面的助手,她每天都要認真閱讀各種文件和海外媒體報道的重要新聞,隨時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多少年來,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周總理深知掌握國際動態信息的重要性,為此他經常對新聞司的工作給以及時而具體的指點和幫助,並且隨時可能親自詢問某個事件的具體細節。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龔澎(右三)

某次,周總理急需一份材料,不過因為秘書暫時不在身邊,為此周總理便直接撥通了新聞司辦公室的電話,大家都在忙碌,有位同志接起電話隨口問道:「你是哪位?」對方回答說:「我是周恩來,請你們馬上給我查詢一份資料……」

龔澎在得知後,便立即組織搜集整理撰寫稿件,常常忙到深更半夜才最後完稿。龔澎是周總理的老部下,兩人在一起工作多年,為之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對於龔澎同志,周總理也是非常信任的,經常向她談對工作的整體部署和具體安排,交代各種重要的指示。

1954年4月,龔澎跟隨周總理參加了日內瓦會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政府參加的第一個大型重要國際會議,為了開好這次會議,中國代表團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4月24日下午,代表團飛抵日內瓦,受到瑞士專員迎接,周總理在機場發表了簡短的書面聲明。4月28日,周總理在日內瓦會議上首次進行發言,當天下午,中國代表團在記者中心舉行了第一次記者招待會,時間在英國和蘇聯的記者招待會之前。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龔澎

龔澎向各國記者介紹了周總理當天在會議上的發言內容,到會的有300多名外國記者,他們聚精會神地聽着龔澎的發言和介紹。

在日內瓦會議期間,每當我國政府新聞發言人向外界發佈新聞時,大廳里總是座無虛席,面對台下的上百名記者,龔澎神情自若,她詳細闡述了我國政府在重大問題上的立場和種種主張。

當時龔澎的表現,給不少外國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在駐蘇使館工作的宋以敏曾回憶道:

當時在莫斯科能讀到很多代表團寫的反映材料,數量很大,但介紹和評論龔澎的占篇幅最多。用今天的話來說,龔澎同志成為了代表團的主要亮點……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記者的大量報道中對她的美譽。記者們不僅介紹她的談吐,還大談她的氣質和風度,堅定、莊嚴、優雅、友善等這類形容詞反覆出現。讀了這些報道,進一步讓人為外交部有了龔澎同志感到自豪!

周總理得知龔澎逝世

龔澎的工作能力,在世界的舞台上得到了極大的展現。

在之後的歲月中,龔澎也承擔起更大的重任,為新中國的建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1970年5月,平時身體本來就不好的龔澎音疲勞過度的緣故,生病住院。在經過醫生的一番問診後,發現龔澎病情很嚴重,需要動手術。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龔澎和周恩來等人合影

周總理在得知這件事後,便立即趕來醫院看望。周總理神情莊重地來到龔澎身邊親自為她把脈,看着龔澎消瘦的臉,周總理默默地在她病床前站了十多分鐘。周總理親自向主管醫生詢問了龔澎的病情,然後叮囑道一定要為龔澎同志好好治療!

1970年9月20日,龔澎因病逝世,終年56年!

當時毛主席在得知龔澎去世的消息後,語氣低沉地說道:「龔澎是一個好同志!」

在龔澎的病逝的當天,周總理因為工作的緣故正在與外賓會談,不過在會談途中,工作人員遞給周總理一個紙條,周總理接過紙條一看罕見失態,在沉默片刻後,周總理才語氣哽咽地說道:「龔澎走了!龔澎走了……」

70年周總理和外賓會談,接過工作人員一張小紙條後,總理罕見失態 - 天天要聞

圖丨周總理

在之後的歲月中,周總理十分懷念這位結識於重慶的得力助手,他曾多次在工作人員面前稱讚龔澎:「她是外交部女性的一面旗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事關中國,美機密行動被曝光!拜登再也瞞不住了?英媒這回立大功 - 天天要聞

事關中國,美機密行動被曝光!拜登再也瞞不住了?英媒這回立大功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網站報道,據英媒報道,美國軍方几年前為對抗中國在菲律賓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曾在菲律賓展開秘密行動,試圖通過「心理戰」挑起當地民眾對中國疫苗的質疑。路透社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軍方在各個社交平台上利用虛假賬號發佈的這些旨在「散布
王娡祖上曾是貴族,後來嫁入皇室,通過手腕扶立兒子成為太子 - 天天要聞

王娡祖上曾是貴族,後來嫁入皇室,通過手腕扶立兒子成為太子

在一般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非常大。而放到過去的封建帝王家庭中,孩子的母親將對孩子的未來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1.入太子府王娡是名門之後,她的父親雖然是普通人,但是其母親臧兒則是漢初的諸侯王之後。當初項羽分封諸王的時候,就曾經封過一個燕
日本七成人死後,都會落到一個中國男人手裡?或許這就是命! - 天天要聞

日本七成人死後,都會落到一個中國男人手裡?或許這就是命!

果然,日本人到死都無法擺脫中國人。俗話說得好,生老病死乃人間常態,死後一定會去的地方,那就是火葬場了。可是你知道嗎,在日本東京,一個中國人竟然承包了6家火葬場,要知道整個東京也只不過才只有9家火葬場。這真是直接把日本的殯葬業給一下子壟斷了啊
曹操算是三國時期的人物嗎? - 天天要聞

曹操算是三國時期的人物嗎?

曹操(155年-220年)雖然通常與三國時期緊密相關,但他實際上並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三國時期。曹操原因如下:三國時期的界定:三國時期通常指的是從公元220年曹丕(曹操之子)篡漢自立為魏文帝開始,直到280年西晉滅吳為止的歷史階段。這段時間內
價值高達85億歐元!德國軍工企業獲得史上最大訂單 - 天天要聞

價值高達85億歐元!德國軍工企業獲得史上最大訂單

受地緣政治形勢持續緊張以及由此導致的國防預算增加影響,德國最大軍工集團萊茵金屬公司近日獲得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訂單。  該公司當地時間20日宣布,已與德國聯邦國防軍就價值高達85億歐元的火炮彈藥框架合同達成一致。  據媒體披露,訂單主要涉及數百萬發射程達40公里、口徑為155毫米的炮彈。  彭博社報道截圖  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