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2022年07月03日21:13:13 歷史 1201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 天天要聞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中原王朝,看過清朝宮廷劇的觀眾應該都知道,清朝人的服飾與以往朝代都大不相同,呈現一種漢滿結合的風格。

例如,清朝宮廷里的女子穿旗服、梳旗頭、穿盆底鞋,都是引人注目的。

還有脖子上圍着的「白布條」,這些「白布條」有的還綉着圖案,有的就是單純的白色。那麼,這樣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白布條」的名字——龍華

滿族人來自寒冷的東北地區,平日里又過着遊獵生活,因此,滿族人在室外打獵時,往往都會在脖子上圍一圈皮草之類的東西,用來禦寒。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 天天要聞

滿族人入關之後,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也出於統治的需要,飲食習慣、服飾等都需要改良,但他們又不願意完全融入漢文化。

所以,清朝的文化常常是漢滿結合,呈現在服飾上也是如此。

滿族女子的傳統服飾中,領子和衣服是分開的,滿人進入皇宮生活後,很少再出去遊獵,禦寒的領子不再發揮作用,漸漸地就不用了宮廷中的女子穿的是沒有衣領的華貴旗服。

但是,北京的冬季畢竟也有些寒冷,脖子沒有衣物來遮擋,很容易着涼,再加上宮裡的女子受到漢文化的影響,趨於保守,總覺得脖子裸露在外面不太合適。

這個時候,圍巾就要派上用場了。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 天天要聞

可對於皇室來說,沿用原本在關外所戴的皮草,難免不美觀,也不便捷,這樣一來,清朝人便用絲織品來編織圍巾。

妃子、格格們可戴上脖子上禦寒,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清朝服飾特有的「白布條」。

為了符合皇室的地位,這種「白布條」還有一個別緻的名字,叫做龍華,龍華除了起到禦寒的作用之外,也成為一種裝飾。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 天天要聞

白色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是不太吉祥的顏色,但對於來自關外的滿族人來說,白色象徵著純潔和高貴,而且作為裝飾。

白色和妃子們華麗奢靡的服飾作對比,在奢華中有一點別樣的樸素,也相當雅緻,在整體搭配上又不會顯得奇怪。

龍華一般寬兩寸、長三尺,完全是為女子量身打造的。戴上時,一端巧妙地掩在胸襟里,一端則垂在前面,確實顯得美觀而特別。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 天天要聞

據說,清朝妃子們的龍華材質都是高端的絲織品,造價十分昂貴,不是民間家庭隨隨便便能買得起了。

一開始,龍華只有妃子、皇后、太后、公主等佩戴,後來發展到宮女也佩戴,只不過宮女佩戴的就只是普通的白布了,自然無法跟嬪妃相比。

總而言之,龍華成為清朝服飾中獨一無二的一部分,更是一種流行的風尚。後代有不少研究滿族服飾的學者,也會在龍華的研究上大做文章。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 天天要聞

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除了禦寒和裝飾的作用之外,龍華還是某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我們不難發現,皇后、華妃等人脖子上佩戴的龍華,上面都綉着或多或少的圖案,這實際上就是後宮女子身份和地位的區分。

一般來說,皇太后作為身份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女性,她的龍華都是採用最上乘的材質,尺寸也是最大的,往往繡的是一個「壽」字或其他代表吉祥的圖案,象徵著福壽安康。

例如,慈禧太后的龍華上面就有許多珍珠和金線,繡的圖案也比較多。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 天天要聞

皇后是後宮中地位僅次於皇太后的女子,繡的是象徵富貴的金色牡丹花

貴妃可以綉上六團花,其他的嬪妃只能綉四團花,妃位以下的,便會綉上幾朵小花以作點綴。

有的時候,地位較高的妃子穿着打扮不一定會比地位較低的華貴,畢竟個人的風格以及穿着習慣不同,可代表身份地位的龍華圖案是必不可少的。

奴才們會依據這個來判斷各個主子的身份。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 天天要聞

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則是:龍華上並不是想綉什麼圖案就能綉什麼圖案的,不管地位身份如何,女子只能綉上梅、蘭、竹、菊,不然就相當于越權。

圖案的數量也有講究,即便是皇貴妃,圖案也不能超過五個,而普通妃子龍華上的圖案一般是兩個。

方便皇帝翻牌子

我們都知道,古代皇帝的後宮中,哪怕沒有三千佳麗,也有幾十個妃嬪。

日理萬機的皇帝,自然無法準確辨認出所有妃子的名字,以及記住她們的容貌,以至於有的人在後宮中住了十幾年,都沒見過皇帝一面的。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 天天要聞

但是,這難免不妥,因為後宮妃子們的家世背景各有不同,皇帝的寵幸不僅僅是她們自己個人的榮華富貴,也關係到朝廷上的家族勢力。

甚至有些家世顯赫的妃子,皇帝哪怕不夠喜歡,也要寵幸之。

這樣一來,能夠代表身份地位的龍華就發揮了作用,其圖案也是每個人獨特的標誌,皇帝可以通過辨認龍華來辨認各個妃子的身份,判斷能否翻她的牌子。

龍華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與眾不同的意義和屬性,是清朝時期森嚴等級的表現之一。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 天天要聞

有些妃子也會想方設法讓自己龍華上的圖案耳目一新,材質哪怕不能太昂貴,也要有特別之處,以求得皇帝的關注。龍華成了後宮嬪妃隱姓競爭的一種。

後來,隨着時代的發展,古人們在衣服上加上了領子,比如立領、圓領等,女子們便不用費心費力地在脖子圍上一條龍華了。

再加上清朝逐漸沒落,後宮的妃子越來越少,皇帝倒也不用依照龍華去辨別妃子的身份了。

清朝妃子脖子上掛的「白布條」,到底有什麼作用? - 天天要聞

新事物不斷湧現,西方文化影響中國,人們的服飾也漸漸擺脫了傳統,有了現代的風尚,龍華這種特別的裝飾物便逐漸被淘汰,只有極其尊貴的女子才使用。

清朝末年的古舊照片中,已經難以看見龍華的影子。

追溯滿清時期的歷史,一條小小的白布便可以反映許多東西,它既是裝飾和禦寒之物,也是後宮女子身份地位的象徵,皇帝還可以由此來辨認自己妃子的身份。

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白布條」又何嘗不是封建社會對古代女子的一種束縛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着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麥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裏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詞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詞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危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