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廣饒縣歷史沿革及行政區劃

2022年07月02日10:09:20 歷史 1652

廣饒縣位於東營市南部,瀕臨渤海萊州灣。廣饒秦朝設縣,古稱樂安、千乘、琅槐,是兵聖孫武誕生地、山東呂劇發源地、中華齊筆原產地,被聯合國地名組織評定為千年古縣。

山東省廣饒縣歷史沿革及行政區劃 - 天天要聞

歷史沿革

廣饒的歷史是悠久的。據在「付家」遺址和「營子」遺址發現的陶器和人骨,證明這兩處分屬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說明廣饒南部在四千多年前,已有人居住過。從有正式記載算起,至今亦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遠在唐、虞、夏時,這裡是退海不毛之地,屬青州管轄。商時為營州屬地。周時又屬齊國

韓非子》中,有「齊景公晏子游於少海,登柏寢之台,以望其國」之句。柏寢台,就是現在的桓台,古跡還在,這都說明我縣歷史之久遠。到公元前386年(即周安王十六年),始有「千乘」之名,屬齊國。秦並六國後,廢封建置郡縣,仍叫千乘縣,改屬齊郡。到公元前201年(即西漢初年),便有了「廣饒」的名稱。西漢時不僅有廣饒縣,同時又有「廣縣」、「巨定」縣之名,屬千乘、齊兩郡。北海郡又有「饒」縣。

漢書》記載,「武帝征和四年,上耕於巨定。」巨定即今清水泊以西央上、馬頭一帶。這說明在兩千多年前,縣名之稱是變化很大的。其名字的由來;已無可考查,可能是因「海濱廣斥,饒於魚鹽」而得名。到公元二六五年(晉武帝時),改稱廣饒縣,屬齊國。至隋文帝時,又將廣饒縣改為千乘縣。縣城即現在的廣城,屬北海郡。以後經唐、五代,到1138年(即金熙宗天眷元年),復將千乘改為「樂安」。自此,歷經元、明、清各朝至民國初年,縣名與境域及隸屬均無大的變更。

中華民國初期,釐定官制,首廢府,另設道尹為承轉機關。民國2年(1913年),置膠東道,樂安縣為屬。民國3年(1914年)1月30日,政府改定全國重複縣名,依照「凡兩縣同名,存其先置,新名從舊,仍還故稱」的原則,因與江西省樂安縣重名,在《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中,樂安縣存廢理由是:江西省樂安縣相沿較久,擬存;山東省樂安縣,金時因千乘改名,迄今仍之。查該縣舊為漢廣饒縣,至隋時始省去,擬即定名廣饒縣。由是複名廣饒縣,隸屬膠東道。民國14年(1925年)改屬淄青道。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尹後,直屬山東省。

新中國成立後,廣饒縣屬渤海區清河專員公署。1950年5月,廣饒縣隸屬惠民專區。1958年10月,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為淄博專區,廣饒縣歸屬。1961年1月,惠民專區分立,廣饒縣仍歸屬惠民專區。

1983年8月30日,廣饒縣劃歸東營市。

2021年6月4日,廣饒縣列入2021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名單。

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縣轄11個區,即:一區、劉集區、三區、稻庄區、五區、六區、七區、八區、九區、淄東區、泊西區。

1951年,劉集區改稱二區,稻庄區改稱四區,淄東區改稱十區,泊西區改稱十一區。

1952年6月,彭家等2個村劃歸益都縣。

1956年1月,各區改為以區公所駐地命名,並撤銷十區。4月,撤銷石村區、城郊區,利津縣的董集、寧海兩個區和墾利縣的民豐、永安、張新、建林4個區劃歸廣饒縣。

1956年底,全縣轄城關鎮、劉集區、李鵲區、稻庄區、碑寺區、牛庄區、辛店區、張新區、永安區、建林區、董集區、泊西區和司家鄉、朱家鄉、朱安鄉、石村鄉、韓疃鄉、三柳鄉、五寨鄉、武王鄉、高蓋鄉、民豐鄉,計1個鎮,11個區和10個縣轄鄉。

1957年底開始撤區建鄉,到1958年7月,全縣轄:城關鎮、花官鄉、顏徐鄉、石村鄉、碑寺鄉、李鵲鄉、小張鄉、大王鄉、張棗鄉、稻庄鄉、馬頭鄉、大營鄉、尚道鄉、趙嘴鄉、六戶鄉、牛庄鄉、辛店鄉、西商鄉、董集鄉、寧海鄉、民豐鄉、東張鄉、永安鄉、下鎮鄉、建林鄉,計1個鎮,24個鄉。

1958年9月,實現人民公社化,全縣共19個公社,定名為東風一至十九社。同年10月,公社改為以駐地命名。博興縣的史口、喬庄龍居、純化4個公社劃歸廣饒縣。11月,建林、永安2個公社和原東張鄉的部分村莊劃歸淄博專署直轄的孤島人民公社。1958年底,全縣共轄城關、李鵲、張棗、大王、稻庄、馬頭、石村、花官、碑寺、趙嘴、六戶、牛庄、辛店、董集、寧海、民豐、史口、喬庄、龍居、純化20個人民公社。

1959年12月,壽光縣的劉旺庄、曹新莊、侯新莊、西桃園子、中桃園子、東桃園子、楊家圍子、八面河及羊角溝的十九戶9個村劃歸廣饒縣。

1960年1月,趙嘴公社劃歸廣北農場。6月,六戶公社、民豐公社劃歸墾利縣。

1961年6月,撤銷碑寺公社併入花官公社。10月,建立油郭公社。11月,喬庄、龍居、純化3個公社劃歸博興縣,寧海、董集2個公社劃歸利津縣。

1962年2月,城關公社改為城郊區。6月,六戶公社復歸廣饒縣。至此,全縣轄1個區,12個公社。

1964年3月,建區分社,全縣分為城郊、李鵲、張棗、稻庄、馬頭、石村、花官、牛庄、辛店、史口10個區和大王、油郭、六戶3個直轄公社。

1966年5月,史口、辛店2個區和六戶公社的辛鎮、沙營2個村劃歸墾利縣。至此,全縣共8個區、3個直轄公社,39個小公社,587個大隊。

1970年11月,撤區並社,全縣劃有城關、顏徐、杜宋、李鵲、小張、西營、大王、稻庄、馬頭、南塔、大營、石村、花官、斗柯、牛庄、辛集、油郭、六戶18個公社。

1974年2月,趙嘴公社劃歸廣饒縣。

1976年3月,原屬趙嘴公社的劉旺庄、曹辛庄、侯辛庄、西桃園子、中桃園子、東桃園子、楊家圍子、八面河、十九戶9個村劃歸壽光縣。

1981年12月,城關公社改稱城關鎮。

1982年3月,馬頭公社改稱大碼頭公社,1983年3月,杜宋公社改稱花園公社,南塔公社改稱西劉橋公社。

1982年11月,油郭、辛集、六戶、牛庄等4個公社劃歸東營市牛庄區,全縣轄1個鎮,14個公社。

1984年7月,撤銷人民公社,改為鄉鎮建制。城關鎮改稱廣饒鎮,大王公社改為大王鎮,稻庄公社改為稻庄鎮,斗柯公社改為陳官鄉,趙嘴公社改為丁庄鄉,花園、李鵲、小張、西營、顏徐、石村、大營、花官、大碼頭、西劉橋等公社均改稱鄉。不久,取消大隊名稱,恢復自然村名,建立村民委員會(行政村)。

至1985年,全縣轄3個鎮,12個鄉,共538個自然村,551個村民委員會。

2001年底,廣饒縣轄廣饒、大正、稻庄、李鵲、丁庄、石村6個鎮和大碼頭、西劉橋、花官、陳官4個鄉及城區、清河、經濟開發區3個辦事處,共553個村民委員會、7個居民委員會。

2001年2月12日,中共廣饒縣委、廣饒縣人民政府召開全縣鄉鎮規模調整工作會議,公布將現有的6鎮9鄉調整合併為6鎮4鄉。調整的具體情況為:撤銷花園鄉、顏徐鎮,其行政區域併入廣饒鎮;撤銷西營鄉,其行政區域併入大王鎮;撤銷大營鄉,其行政區域併入石村鎮;撤銷李鵲鄉、小張鄉設立李鵲鎮。2001年8月20日,正式成立城區辦事處。其管理的地域範圍為縣城區,管理對象為縣城區內的常住非農業人口和外來流動人口。下設7個居委會、82個居民小組

2004年底,廣饒縣轄廣饒、大王、稻庄、李鵲、丁庄、石村6個鎮和大碼頭、西劉橋、花官、陳官4個鄉(及城區、清河、經濟開發區3個辦事處),共553個村民委員會(和7個居民委員會)。

2005年底,廣饒縣轄廣饒、大王、稻庄、李鵲、丁庄、石村6個鎮和大碼頭、西劉橋、花官、陳官4個鄉,城區辦事處1個,管委會1個,共538個行政村和22個居民委員會。

2006年底,廣饒縣轄廣饒、大王、稻庄、李鵲、丁庄、石村6個鎮和大碼頭、西劉橋、花官、陳官4個鄉,城區辦事處1個,開發區管委會1個,共538個行政村,15個社區和8個居民委員會。

2017年底,廣饒縣轄大王、稻庄、李鵲、花官、大碼頭、陳官6個鎮,廣饒街道丁庄街道廣饒經濟開發區樂安街道)、廣饒濱海新區,共553個行政村和17個居委會。

2020年全縣轄9個鎮街、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山東省廣饒縣歷史沿革及行政區劃 - 天天要聞

山東省廣饒縣歷史沿革及行政區劃 - 天天要聞

山東省廣饒縣歷史沿革及行政區劃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 天天要聞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一九三七年九月,太原形勢危急,劉少白同志奉黨之命,返回興縣,協助八路軍一二〇師,參加了創建晉西北根據地的偉大鬥爭。劉少白出生在興縣黑峪口一個破落地主家庭中,他是清朝末年的貢生。從小追求新學,畢業於山西大學法律預科。早年參加辛亥革命,曾任第一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黃埔軍校建校百年紀念日。作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中國大陸自然舉行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並邀請了與黃埔軍校關係密切的兩岸各界人士參與。偏偏在這個時候,中國台灣地區卻出現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島內也搞了不少「黃埔百年」的紀念活動,另一方面,台灣防務...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 天天要聞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中新網新疆哈密6月15日電 (陶拴科)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史學者、文化專家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左宗棠的精神價值、歷史貢獻展開深入探討。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韓國:朝鮮「修牆」! - 天天要聞

韓國:朝鮮「修牆」!

點擊上方「CCTV4」 關注我們!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上修建隔離牆。韓國政府認為,上周朝鮮軍人越界事件可能與此有關。韓媒:朝方正在軍事分界線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據KBS電視台15日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的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建造隔離牆。韓方此前曾通...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 天天要聞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在東北城市裡,大連無疑是一個別樣的存在。這裡位於東北的最南邊,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個有軌電車未曾中斷過的城市,有數不清的廣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連是著名的浪漫海濱之城、無擁堵城市、時尚之都、足球之城,以及海鮮之城。其實,大連的歷史並不長,確切地說,大連實際上是被近代史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