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祖先找到了?美雜誌最新研究公布,和中國漢族有直接關係

2021年10月04日17:33:09 歷史 1156

據環球網報道,日本的祖先至今還在研究挖掘中。因為日本在數萬年以前是在地質上,與如今的東亞大陸是一體的。隨着地質變化,日本逐漸成為個體。在三千年前,亞洲大陸曾進行過大規模的渡海行動,並且移居日本。所以日本祖先很有可能來自別國。如今一個消息傳出,日本祖先或是已經找到了,而且還與中國有直接關係。這是咋回事呢?

日本人的祖先找到了?美雜誌最新研究公布,和中國漢族有直接關係 - 天天要聞

日本祖先找到了

據悉,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最新研究數據,顯示現代日本的祖先很可能與中國漢族在內的東亞民族存在直接關係。論文分析在石川縣金澤市發現了先前古墳時代的人骨,人骨鑒定發現其DNA包含着許多東南亞身上的常見遺傳特徵,並且均與現代日本人身上的遺傳特質一致,所以現代日本人的直系祖先很有可能是東南亞人。

其實日本祖先一直是被社會各種猜疑,中國與日本本身距離較近,雙方自古以來交往密切。歷史追溯到萬年以前,日本島嶼與東亞大陸原本是一個整體,隨着地質變化、板塊遷移、地殼移動,日本逐漸與大陸隔離開,形成了如今的獨立島嶼。雖然目前暫未有確鑿證據可以證實,曾經日本屬於東亞版塊,但是社會普遍認為日本是後續移動形成的島嶼。所以關於日本直系祖先的猜測便越來越多,日本的祖先是否是通過從東亞遷徙而來進行世代繁衍。

日本人的祖先找到了?美雜誌最新研究公布,和中國漢族有直接關係 - 天天要聞

在美國雜誌上得到了驗證,日本研究團隊在分析1500年前的古墳時代人骨DNA發現,古墳時代祖先的DNA與日本現代人的DNA一致,便可證實中國極大可能是日本的直系祖先。至於是否可以應證其準確性,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與考察,所以只是一個猜測。

日本人的祖先找到了?美雜誌最新研究公布,和中國漢族有直接關係 - 天天要聞

日本祖先挖掘史

在此之前,日本對自己的直系祖先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多數研究結果與研究者的猜測,日本祖先基因大都是D與O型染色體,呈現着多元化的態勢。該染色體主要是日本早期彌生人與繩文人的染色體。據悉,繩文人是日方歷史開創者與文明的先驅者。

對於日本直系祖先是否是中國人這一說法,也是有一定依據的。中國秦始皇建朝初期,中國人便有渡移日本的說法,並且史冊上均有記載。據介紹,彌生時代是亞洲人類渡移日本的開端,自此之後便陸續有東亞民族群體轉移至日本,並且將東亞文化以及技術引進到了日本,史上稱之為古墳時代。該研究對表明,為了驗證上述的說法,日本現代人的DNA與古墳時代DNA一致,需要增加研究分析樣本數量,並且開拓調查範圍,加大調查力度,從而儘快的解開日本祖先的謎底。

日本祖先之謎

關於日本祖先究竟來自哪裡,網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還有網友根據這一疑點展開了調查研究,並且研究結果並不意外。網友推斷,中國古代因改朝換代歷史所需,經常會發生朝廷混亂,所以會導致很多中國人逃離東亞地域,日本列島相對來說較為安全適合,所以每個朝代因突發戰亂,便會有大批移民前往日本列島尋求生路,最終演變成了如今的日本人。這便是其一合理推斷。

日本人的祖先找到了?美雜誌最新研究公布,和中國漢族有直接關係 - 天天要聞

還有網友表示,中國古代先祖是否移民前往日本,需要證明,所以可以從大米DNA中得到答案。在日本的人骨解析中,多年來存在着眾多的疑點困惑。並且網友表示,當時肯定不會前往朝鮮,日本祖先也並非來自於嘲笑,大米也堅決不會讓朝鮮半島祖先轉移至日本列島。日本人是混血這一說法,一直在世界流傳並且永遠無法動搖,只不過日本的祖先,至今沒有確鑿證據可以證實。關於日本國民是否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血種,都需要大量證據證明。

在這裡邊可以舉個例子,秦始皇時期航海行業已經在如火如荼的發展,所以當年徐福很大可能會前往日本列島,並且在秦朝時期中國已經熟練掌握了海上洋流以及各類突髮狀況,於是每年會有大批船員出海遠行。加上徐福本人航海經驗豐富具備一定的實力,所以中國漂洋過海前往日本是很有可能的。

日本人的祖先找到了?美雜誌最新研究公布,和中國漢族有直接關係 - 天天要聞

雖然關於日本祖先的傳說有很多,猜忌有很多,但是一切要以事實證據說話,所以在未得到確鑿的證據之前,一切都是沒有定數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