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的民族英雄祖逖,是攘外必先安內的犧牲品?

2021年09月30日20:47:05 歷史 1982

在小學課文里已經學過祖逖聞雞起舞的故事,對祖逖的認識標籤始於這個成語「聞雞起舞」。那今天來看看這個貼着名標籤的民族英雄的歷史故事。


一,年少俠義,聞雞起舞


現代小區生活,聞不了雞叫,肯定不知道這都是天還黑着的時候就已經起來刻苦練武了。

祖逖自立刻苦,主動要奮發,那跟他的性格有關,年少懷高志。

祖逖出生在晉朝一個官宦世家,祖逖在年少的時候不愛讀書,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也不通文字,這讓其兄長們十分頭疼。但年少的祖逖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展現出了自己俠義的一面,他樂善好施,重情義,得到了周邊百姓和家族長輩的喜愛。

可惜祖逖不能一直這樣無憂無慮的長大,他生活的歷史朝代正是中國歷史上的「五胡亂中華」的民族大遷徙時期,五胡十六國與東晉長期處於對峙狀態。

這樣的情況下,祖逖在南逃過程中,經歷了劫匪,飢餓,疾病等一切,發誓要打退敵人。

《晉書·祖逖傳》: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


聞雞起舞的民族英雄祖逖,是攘外必先安內的犧牲品? - 天天要聞


二,中流擊楫,自招兵馬


中流擊楫是祖逖的第二個標籤成語。


琅琊王司馬睿聽了祖逖的聲名,調任其駐防要塞,但祖逖分析當時的少數民族首領們還沒有完全佔據中原地區,更沒有建立起穩定的統治體系,這時候發動攻擊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再者此時王室南渡不久,中原百姓對於晉還有很強的屬地感,如果此時王師北渡,定能鼓舞人心,得到中原百姓的支持。但司馬睿只給了祖逖少量的錢財和裝備,令其自行招募兵勇,其他一概不管,生死由天。


祖逖便帶領自己之前的部下渡江,開始了他從江南打回中原的北伐征程。在渡江的過程中,祖逖奮起手中的船槳,用力擊打江水並立誓「我祖逖如果不能把中原的敵人掃平,留決不返回江南。」,這就是有名的中流擊楫。


聞雞起舞的民族英雄祖逖,是攘外必先安內的犧牲品? - 天天要聞

三,北伐初成,名噪南北


祖逖憑藉超高的軍事才能和個人魅力,連續攻破石勒的各地割據武裝,收復黃河以南的土地。至此,祖逖名噪大江南北,北方戎狄貴族也聞風喪膽。


四,朝堂之爭,攘外安內


就在祖逖收復黃河以南大部分失地,積穀囤糧,厲兵秣兵準備一舉收復舊都洛陽之時,東晉朝堂的權力之爭十分激烈,司馬睿任命戴淵豫州都督,叫祖逖聽他指揮。東晉朝堂主張偏安江南內部地區,不思北伐攘外之舉。祖逖就此心裏憂鬱氣憤成疾,身染重病,不久而亡,北伐事業終究是未完成。


雖然說祖逖的失敗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雖說祖逖對於中原的抗擊勢力未做好整合就選擇進攻未免草率,但是東晉朝堂的態度是最重要的原因。不支持,也不給一兵一卒,先追求內部安定,但祖逖能夠在這樣一個艱難的時刻選擇戰略進攻,並且依靠個人強大的能力和個人魅力在中國北方與胡人戰鬥半生,祖逖還是無愧於民族英雄的稱號,其聞雞起舞,中流擊楫的精神更會鼓勵無數後來者奮進,至少我是其中一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