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大佬」司徒美堂是著名的美洲華僑領袖、中國致公黨創始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曾先後受到孫中山、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崇高禮遇,與南洋華僑領袖陳嘉庚並稱為中國僑界的「雙子星座」。
司徒美堂
1868年,司徒美堂出生於廣東省開平縣的一個破產農民家庭,幼年喪父,寡母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他小時候經常被人欺負,於是開始主動習武防身。1880年,12歲的司徒美堂乘坐輪船來到了美國舊金山謀生,並在17歲時加入了洪門致公堂。
當時美洲的致公堂大都是中國洪門三合會延伸到海外的幫會性組織,最初在舊金山發展,19 世紀60年代後期逐漸擴展到美國西部的許多大城市。
司徒美堂加入致公堂以後,由於武藝高強,數十人不能近身,逐漸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他感覺致公堂內部的組織渙散、成分複雜,缺乏統一的指揮,於是召集了一幫自己的兄弟,又組建了「安良工商會」,簡稱「安良堂」。
「安良堂」成員合影
在司徒美堂的領導下,安良堂逐漸壯大起來,他被擁立為「大佬」,會員有2萬多人,在美國東部的20多個城市中都有分會,這也確立了他在洪門中的至尊地位。
1904年,孫中山離開檀香山到美國,此前他已在檀香山加入了致公堂,於是以洪門「大哥」的身份在美洲進行革命活動,他到達波士頓以後,司徒美堂熱情地接待了他,不僅安排他住進了旅館,而且每天請他吃飯。
但幾天以後,孫中山對司徒美堂說:「住在這兒開銷太大,不如另找地方,節約開支,留下錢打滿清。」
孫中山
司徒美堂聽後深受感動,他說:「先生為革命奔走,傾家蕩產,我們波士頓洪門兄弟,即使再窮,還是能招待得起的。」
孫中山堅持說:「你們的心意我理解,該花的錢再多也要花,不該花的錢應節約,個人節約一份,為革命就多支持一點。」
於是司徒美堂請孫中山住進了自己的家中,自己親自為他擔任警衛兼廚師。兩人在一起生活了5個月,經常談論國家大事,司徒美堂從孫中山的教導中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洪門組織從此具有了革命色彩。
1911年,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國內的革命黨人致電在美國的孫中山,稱急需15萬美金重整旗鼓,孫中山根本無力籌集這麼多錢,只好找司徒美堂商量對策。
司徒美堂心想,如果5元10元地讓兄弟們捐款,那也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於是他提議將加拿大的多倫多、溫哥華、維多利亞三地的四所致公堂大樓典押出去,湊足15萬美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成,解了孫中山的燃眉之急。
司徒美堂
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急着回國,又是司徒美堂給他籌集了450美金的路費,這讓他深受感動,他緊緊握住司徒美堂的手說:「感謝你們美洲華僑對革命的支持,待革命成功之日,請洪門兄弟回國執掌大權,分享革命果實。」
後來孫中山回國擔任臨時大總統後,曾給司徒美堂發去一封電報,邀請他回國做總統府的「監印官」,但司徒美堂以「不會做官」為由婉言謝絕了。
司徒美堂不僅和孫中山感情深厚,和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也有交情,羅斯福在當選總統前,曾為安良堂擔任法律顧問長達10年,他的收費非常合理,從不獅子大開口,深得司徒美堂的尊敬。
青年時的羅斯福
1932年,「一·二八」上海松滬抗戰打響後,美國華僑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紛紛集會要求蔣介石抗日,司徒美堂也立即投入抗日救亡的愛國運動中,他組織成立了「紐約華僑抗日救國會」,發動募捐救國。
松滬抗戰停火之後,司徒美堂又專程率慰問團攜華僑捐贈物資,乘船來到上海,親自慰問作戰的十九路軍,並受到了總司令蔡廷鍇的熱情歡迎,蔡廷鍇還邀請他到軍部住了幾天。
1933年,蔡廷鍇在蔣介石的鎮壓下,不得不流亡美國,國民黨特務在美國收買了殺手,準備於蔡廷鍇遊歷各地時伺機行刺。司徒美堂得知此事後,馬上向美國各大城市的致公堂組織布置了保衛任務,並在報紙上發表聲明:「誰敢動蔡將軍一根毫毛,就當場把兇手搗成肉醬!」
蔡廷鍇
此後司徒美堂還親自陪同蔡廷楷遊歷了美國的10多個城市,在他的保護下,蔡廷楷在美國毫髮無損。
1936年11月,西安事變的主角之一楊虎城,在釋放蔣介石之後,被他逼迫出國,他來到美國後,也受到了司徒美堂的熱情接待,楊虎城告訴司徒美堂,蔣介石派出大批殺人特務跟在他背後想下毒手,他在美國並不安全。
司徒美堂馬上安排手下的兄弟好好保護楊虎城,直到送他上船去倫敦,才鄭重道別。
楊虎城
1941年冬季,司徒美堂被國民政府遴選為國民參政員,於是從他決定從美國返華出席國民參政會,但在途經香港時,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被日軍攻陷,日軍想利用司徒美堂的名望,於是逼他當「維持會長」,但遭到了他的堅決拒絕。
後來司徒美堂在洪門弟兄的幫助下,化妝逃出了香港,並於1942年輾轉來到了重慶。在他到達重慶的第二天,時任中共駐重慶代表的周恩來就和夫人鄧穎超一起到他下榻的飯店去看望他,並給他帶去了一份《新華日報》。
幾天以後,周恩來又派車將他接到紅岩村,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周恩來高度評價了司徒美堂的愛國熱情和在華僑中所作的卓越貢獻,並向他介紹了中共及其領導的軍隊的抗日情況及此前發生的「皖南事變」真相,這使司徒美堂對中國共產黨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
司徒美堂(左三)和周恩來(左四)
會後司徒美堂很有感慨地說:「這次受到周恩來的盛情款待,感受至深,使我見到抗戰勝利的光明所在。」
司徒美堂回到美國以後,繼續動員華僑為抗戰募集資金,他還多次將募集到的大批捐款匯往八路軍、新四軍駐香港辦事處,在財力上給予了他們極大的支持。
1945年3月,為了更好地集中華僑力量,支援祖國的抗戰,並推動國內民主政治發展,司徒美堂決定將美洲洪門致公堂改組為「中國洪門致公黨」,他本人也當選為該黨美洲總部主席。
抗戰勝利後,國人一致希望和平,以利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建設國家。司徒美堂也在1946年4月再次回國,準備積极參与祖國的民主政治和建設事業,但他的幻想很快被蔣介石反動的內戰所粉碎了,他在目睹了國統區通貨膨脹、人民饑寒交迫的情況後,感到失望不已。
司徒美堂
6月23日,周恩來又邀請司徒美堂到南京梅園新村駐地交談,向他介紹了戰後國內形勢、解放區建設等情況,並揭露了蔣介石企圖獨吞抗戰勝利果實、部署內戰的陰謀,這使司徒美堂對國內局勢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促進了他思想上的轉變。
1948年5月,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號召召開新的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討論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問題。
當時司徒美堂正在香港,他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高興,馬上召開記者招待會說:「本人雖然年邁,但一息尚存,愛國之志不容稍懈。本人即將返美參加洪門大會,討論國內形勢,提出政治主張,以貫徹洪門革命目標。」
司徒美堂
不久以後,司徒美堂又寫下了《上毛主席致敬書》,表示衷心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他還表態:「新政協何時開幕,接到電召,當即日回國參加。」
但由於當時交通不便,這封信到毛澤東手上時,已經是1949年1月了,毛澤東馬上給司徒美堂回電,邀請他回國共同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司徒美堂收到電報以後,開始準備回國。
毛澤東給司徒美堂寫的信
但這個消息傳到了在美國的孔祥熙耳中,他特地去找司徒美堂,勸他不要受人「利用」,年紀大了,不如留在美國,生活也不必過慮。
但司徒美堂卻堅決拒絕說:「我回國是激於愛國之心,必須回去,全出自願,未受任何人利用。」
9月4日,司徒美堂終於抵達北平,受到了熱情迎接,併入住北京飯店。不久以後,毛澤東請司徒美堂到香山雙清別墅見面,由於那裡坡陡,小轎車上不來,毛澤東考慮到司徒美堂年事已高,受不了吉普車的顛簸,便令警衛人員準備一副擔架,到時候抬他上來。
但警衛人員一時找不到現成的擔架,於是毛澤東讓警衛人員用他的藤躺椅改製成轎子,將司徒美堂抬了上來,這讓司徒美堂非常感動,他稱這張藤椅為「特賜金鑾殿乘輿」,還專門拍照留念。
警衛將司徒美堂抬上坡
見面以後,毛澤東對司徒美堂說:「你過去對中國人民革命事業幫過忙、出過力,對人民有貢獻,現在人民革命勝利了,我們決不會忘記自己的朋友。」
司徒美堂感動地說:「我們這些人來是給共產黨抬轎子、捧共產黨上台的,沒有想到毛主席平易近人,民主協商的精神對我教育很深。」
毛澤東說:「我們今後要長期一塊共事,我們大家既是坐轎者,又都是抬轎者。」
毛澤東和司徒美堂
9月17日晚,新政協在瀛台舉行宴會,毛澤東和司徒美堂被安排在第一桌,同席的還有何香凝、陳嘉庚、陳叔通、郭沫若和李立三等人,席間毛澤東不斷給司徒美堂夾菜、敬酒,他還幽默地說:
「好呀,我們這一席什麼人都有了,有無產階級李立三,有無黨派民主人士、文學家郭沫若,有民主教授許德珩,有工商界代表陳叔通,還有婦女界廖夫人、華僑司徒先生和陳先生,這就是統一戰線!」
司徒美堂知道毛澤東愛抽煙,於是遞給他一支用鐵盒裝着的雪茄,但毛澤東拿着盒子左瞧右搖,前拉後壓,就是剝不開,只好由工作人員代勞,他又幽默地說:「這是美國式的煙,好難開呀!」
毛澤東抽雪茄
9月26日上午,周恩來又邀請包括司徒美堂在內的二三十位老者前往六國飯店赴宴,並商談重要問題。大家都到了以後,周恩來說:
「我國有句老話,叫作『請教長者』,今天的會就是如此。在討論文件時,各位看見國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有一個『簡稱中華民國』的括號。這個簡稱,有兩種不同意見,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必要了。常委會特叫我來請教老前輩,看看有什麼高見。」
司徒美堂首先站起來發言:
「我尊重孫中山先生,但對『中華民國』4個字則絕無好感。理由是『中華民國,與民無涉』。我要試問,共產黨領導的這次革命與辛亥革命是否不同?如果大家認為不同,那麼我們的國號應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拋掉『中華民國』這塊爛招牌。定國號是件極其莊嚴的事,一改就得改好。常言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令不行。』仍然叫『中華民國』,何以昭告天下百姓?我堅決主張光明正大地用『中華人民共和國』!」
司徒美堂(右)
司徒美堂的這番話說完以後,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大家一致同意不用「中華民國」的簡稱,最終大會主席團也採納了大家的意見。
新中國成立後,司徒美堂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但他並不打算做官,準備功成身退,他對身邊的人說:「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叫我做官,我沒做。現在大會已經開完,我也要回香港、美國去了。」
周恩來知道司徒美堂的想法後,極力地挽救他,並誠懇地對他說:「現在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要把我們年輕的共和國建設得繁榮富強,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請您留下來,我們共同建設新中國,好嗎?」
司徒美堂被周恩來的誠意打動,決定留在北京,周恩來還專門給他找了一處幽靜的四合院,讓他在那裡安了家,從此司徒美堂結束了僑居美國69年的漂泊生涯。
司徒美堂發言
1950年2月至5月,已經84歲的司徒美堂為了了解土改情況,南下廣東考察,在這幾個月里,他以一個老華僑的身份,向廣大華僑闡述中央對僑鄉土改的政策,號召華僑和僑眷共同努力,支持土改,他的講話對土改的推進產生了很大影響。
司徒美堂在廣東時,也發現了有些地方不按中央政策辦事,侵犯了華僑的利益,於是他撰寫了《關於華僑土地問題的幾點意見》,並轉呈給毛澤東。毛澤東看後作出批示:將此文在政協文件中刊登,中央負責人和中央土地工作委員會對此高度重視。
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因腦溢血逝世,走完了他傳奇光輝的一生,終年89歲。
司徒美堂之墓
當時周恩來剛從印尼參加完萬隆會議回京,他一下飛機聽說這個消息後,就連忙趕到司徒美堂的住處,向他的遺體作最後的道別,他還安排對司徒美堂的治喪事宜進行了詳細的安排。
5月9日,中央在中山公園中山堂為司徒美堂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大會,由周恩來主持,廖承志致悼詞,下午1時,司徒美堂的遺體在八寶山烈士公墓安葬,墓穴編號為天字第3號。
司徒美堂雕像
縱觀中國近現代史,能像司徒美堂一樣與孫中山、羅斯福、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有這種傳奇交往的人可謂是絕無僅有,他傳奇的一生和矢志愛國的赤子之心,足以讓每個中國人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