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國民黨擔任的最高職務:中央宣傳部長,被拖欠6個月工資

2021年09月06日18:15:03 歷史 1619

1925年10月5日,經國民黨常務會議討論,提名一位年輕的共產黨員為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不同的是,這位共產黨員沒有在國民政府中央宣傳部擔任過秘書,也沒有從副部長過渡,而是扶搖直上直接被提名為代理部長。

這位新上任的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時年31歲,還有着國民黨候補中央委員的職務,這個職務還是孫中山先生在國民黨「一大」上首肯的,要知道這時已經是黃埔軍校校長的老蔣都還沒有候補中央委員的身份,足可見這個年輕人的特別——他叫毛潤之,這時還是一位普通的共產黨員。

毛主席在國民黨擔任的最高職務:中央宣傳部長,被拖欠6個月工資 - 天天要聞

青年時期的毛主席


此時的國民政府主席是汪精衛,他與胡漢民,廖仲愷,張靜江4個人是元老,加上下面的執行委員共21人,候補執行委員17人,也就是說整個國民政府的政策走向,是由這38人決定的,而汪精衛被選為國民政府主席之前,擔任的也是中央宣傳部部長。

雖然此時的毛主席還比較年輕,但廖仲愷,汪精衛等少數國民黨大員都知道毛主席的才華,只是這時的大部分人還不清楚,在他們眼中,這麼一個年輕人,就連跳多級,越過宣傳部里了很多老資歷當上一把手,立刻就成了很多人嫉妒甚至中傷的對象。

10月7日,當毛主席到了宣傳部就任宣傳部長,並召開第一次會議時,經過初步了解,毛主席發現,相比於同事間的孤立,整個宣傳部門更是一個巨大的坑:名為中央宣傳部,發佈的命令竟然僅能覆蓋大半個廣東省,廣東省之外的臨近省份對於總部的指示完全置若罔聞,裝聾作啞。

除此之外,同事之間猜疑內鬥,對工作完全不負責,整個部門都瀰漫著一股無組織無紀律的渙散風氣,可用的宣傳材料幾乎沒有,且對於未來的工作毫無規劃,現有的少得可憐的宣傳資料,也大多以文字為主,完全忽略了此時國內的文盲率極高,這樣的宣傳材料對於廣大的工農人群極不友好。

毛主席在國民黨擔任的最高職務:中央宣傳部長,被拖欠6個月工資 - 天天要聞

戴季陶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第一任宣傳部長的是與我黨關係親密的戴季陶,工作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但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心胸狹隘,到任不久後就與一位敵視我黨同事打了一架,還打輸了,在眾目睽睽下被揍得鼻青臉腫,當場氣哭,這下子可丟人丟大了,他一氣之下不告而別,連夜坐船離開廣州。

戴季陶走後,接班的汪精衛工作能力也沒問題,但作為一個職業政客,宣傳部長的位子對他而言就是個跳板,他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左右逢源及政治資源上,身為宣傳部長卻幾乎從不過問宣傳部的工作,每次開會就是坐在那裡看眾人說話,時間差不多了就宣布會議結束,誰也不得罪。

眾人也都知道,汪精衛的部長位子坐不久,他遲早要「升上去」,於是宣傳部里的大小幹部都在盯着這個位子,大人物勾心鬥角互相拆台,小人物上行下效相互排擠。簡而言之,除了不幹活,其他的什麼都干,但凡手裡有點權力的幹部,每月只上一天班,那就是發工資的那天。

毛主席在國民黨擔任的最高職務:中央宣傳部長,被拖欠6個月工資 - 天天要聞

國民黨要員


對部門有了初步了解後,毛主席在第一次會議上就直截了當地指出宣傳部的3個最大的失敗:管理功能完全喪失,工作廢弛規矩鬆散,宣傳形式片面單一且流於形式。這些基礎功能的喪失,讓想要大幹一番的毛主席暫時放棄了原本構想的計劃,決定先從基礎開始,打好基礎後循序漸進,盤活一潭死水的國民黨中央宣傳部。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既然要立威,自然要拿最大的開刀,總不能當了部長以後開除一個門衛來立威,這不僅沒有任何效果,還惹人笑話。為了整肅紀律,第一把火就燒到了前任宣傳部長戴季陶身上。

這一年7月,戴季陶出版了一本《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的書,書中有很多歪曲國共合作的內容,充滿着個人編造的「左傾」威脅論。由於戴季陶曾是國民政府宣傳部部長,因此很多人認為這本書中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的立場,給國共合作造成了極大且極為惡劣的影響。

毛主席在國民黨擔任的最高職務:中央宣傳部長,被拖欠6個月工資 - 天天要聞

青年時期的毛主席


10月13日,距離毛主席到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上任僅一周,他就在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議上對戴季陶提出嚴厲批評。在委員們的一致支持下,會議發出公告,指明戴季陶出版的書中,所有觀點都只代表他個人的意思,未得到中央的鑒定,且今後凡是與主義和政策相關的言論,沒有經過黨部的同意,不能發表。

簡單的兩條聲明,把前任部長搞得灰頭土臉,既在最大程度上挽回了損失,也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他們不知道的是,在1年前,國民黨元老謝持不願意在黨員登記表上簽字,還當著汪精衛和胡漢民的面拍桌子,於是毛主席就派人把登記表拿到他家裡,被煩到無奈的謝持最終乖乖簽了字。

隨着毛主席被國民黨里更多的人注意到,他近1年來所做的更多的事被人們知道後,不少人開始議論紛紛:共產黨這麼一個1萬多人的小黨,還有這樣的人才?宣傳部里很多因為眼紅部長職位,企圖拆台的人,也失去了膽量,開始配合毛主席的工作。

毛主席在國民黨擔任的最高職務:中央宣傳部長,被拖欠6個月工資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但這也只是個開始,身為宣傳部部長,毛主席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宣傳戰線上為大革命服務。10月下旬,毛主席提出收集所有國內外的中外文報刊,並做好分類整理,收集匯總,為接下來的宣傳工作做準備。與此同時,在毛主席的大力支持下,國內,省內及各個地方,不同部門裡的圖書室也開始部署,方便宣傳部下發宣傳刊物。

相關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到了11月,中央委員會同意了毛主席提出的申請,在上海建立了交通局,歸宣傳部管理,宣傳部的網絡自此開始延伸,等到半年後毛主席辭去職務離開宣傳部時,宣傳部的指令已經影響到了南方12個省。

11月23日,9位對我黨抱有敵意的國民黨執行委員及2位候補執行委員,在北京召開了所謂的「四中全會」,私自通過了一系列對我黨不利的非法文件,文件的主要內容包括罷免李大釗,毛主席等我黨成員在國民政府任職,取消共產黨員的國民黨黨籍。

毛主席在國民黨擔任的最高職務:中央宣傳部長,被拖欠6個月工資 - 天天要聞

北伐時期的老蔣


這是一次計劃周密破壞革命的行動,在國共合作期間做出這樣的事情,其目的不言而喻。毛主席得知後,組織在國民黨擔任中央執行委員的我黨成員,對國民黨右派此次的非法行動予以堅決回擊,並於11月27日通過了由毛主席起草的文件,以駁斥部分國民黨右派成員在北京違法開會的行為。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份文件中,毛主席除了宣告部分右傾的國民黨成員他們的決議無效外,還敦促他們儘快到廣州參加國民黨「二大」,用了「勿持異端,致生糾紛」這8個字。擺明了讓這11個人為難:去了廣州,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不去,又坐實了他們公然搞分裂的行為,同樣不好過。原本自以為佔盡先機的11個人,被毛主席一篇文稿弄得處處被動,再也翻不起風浪。

12月5日,國民政府中央刊物《政治周報》出版,總編輯自然是毛主席。《政治周報》出版後,越來越多的國民黨右派意識到,只要是毛主席參與的部門,無論是中央委員會還是宣傳工作,國民黨右派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只要一開口就會遭到所有人的反對和打壓。

毛主席在國民黨擔任的最高職務:中央宣傳部長,被拖欠6個月工資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與老蔣


與此同時,《政治周報》也因為其先進的觀點,犀利的措辭及精彩的論述,創造了每周4萬發行量的宣傳神話,廣東國民政府的大小幹部幾乎人手一份,影響力越來越大。為了為大革命培養更多的宣傳幹部,毛主席從12月開始就兼任着中央黨部宣傳員養成所所長,通過給學員們講述《共產主義》《農民運動》等進步課程,毛主席為國民革命培養了一大批政治幹部和黨代表。

1926年1月,國民政府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彈劾了私自在北京開會,破壞國共合作的謝持等人,將其開除黨籍,這些在政壇混了幾十年的老狐狸沒有一個是毛主席的對手。距離毛主席10月就任中央宣傳部部長僅3個月了,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二大」提名毛主席繼續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

也是此次的國民黨「二大」,讓老蔣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個月後,老蔣發動了「中山艦事件」,開始大力打壓,排擠我黨。5月15日,老蔣在國民黨第2屆二中全會上提出提案,不允許我黨成員在國民黨內部擔任部長以上職務,毛主席,李大釗等也就陸續辭去了在國民黨中央的職務。

毛主席在國民黨擔任的最高職務:中央宣傳部長,被拖欠6個月工資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雖然毛主席離開了,但原本一潭死水的國民黨宣傳部卻被毛主席盤活,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國民政府最活躍,最具執行力的部門。多年後,毛主席提起這件事笑稱:國民政府還欠我6個月薪水。

毛主席擔任宣傳部部長期間,每個月的薪水是120大洋,6個月就是720大洋,要知道魯迅先生在西三條衚衕買了套四合院也才花了800大洋,可見這720大洋確實不是一筆小數目。但毛主席對此並不在意,他曾對斯諾稱:我喜歡與朋友談論大事,人的天性,人類社會,世界,宇宙,不願將瑣事放在心上。這份格局,古今罕見,也難怪老蔣乃至整個國民政府都沒有人斗得過他。


謹以此文紀念偉大的毛主席,他的精神和思想永遠指引着每一個中國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裏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