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你讀出大智慧的清朝歷史

2021年07月27日18:59:42 歷史 1917

可以讓你讀出大智慧的清朝歷史 - 天天要聞

有趣、有料、有梗

野史的話題,正經的解密!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歷史冷知識!這裡可能顛覆你對歷史人物的印象!

翻開本書,看看嚴肅背後的別樣面孔。

可以讓你在正史中刨出生猛爆料的清朝歷史。

「金台吉詛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順治鬧着要出家,生活到底把他怎麼了?

康熙的一生,真的像傳說中那樣睿智英明?

大清君王的位置,當初是留給了老四還是老十四?

到處留情的乾隆到底是誰的兒子?為什麼和他爸爸的性格一點不像呢?

中晚清時期,那些命運多舛的皇帝,最後到底怎麼樣了?


這是一本讓人讀得開心、記得牢靠、有趣有料有深度的正經清朝歷史!


可以讓你讀出大智慧的清朝歷史 - 天天要聞

這是一本有靈魂、有內容、有猛料的清朝歷史,那些陷落在歷史深處的人物在作者筆下的這一刻,不再是一個個生硬刻板的名字,而是一個個靈魂都散發著趣味的時代見證者。本書給歷史人物注入新鮮有趣的靈魂,讓歷史的真相撲面而來躍然紙上!課本上正經且嚴肅的歷史人物們,都在這裡露出了本來的鮮活面目!能填補你歷史知識的空白,讓你聊天調侃能顯擺,學習從此不枯燥,生活變得更有趣!

目錄:

篇一 假如,沒有當初那場錯殺......

逃離吧!後母陰影下的原生家庭

姥爺將心錯付,被朋友背後插刀

愛是乾柴烈火,也是飛蛾撲火

爸爸、爺爺,你們死的好憋屈啊

有朝一日虎出山,我必血染半邊天

一女滅四國,是她留給人間的傳說

痛哉!痛哉!寧遠之戰

我含恨離開,留下死因給你猜


篇二 那些年,皇太極經歷的樁樁慘案

皇太極從來不是皇太子

震驚後金!嫡長子褚英之死

「老實人」代善的曖昧事件

媽媽發力,多爾袞險些成新帝

大妃殉葬,是遺囑還是陰謀

阿敏這傢伙,如今留他不得

死一個莽古爾泰,遠遠不夠

代善能善終,是因為肯認慫

絕不能再走元朝的老路了

袁崇煥洪承疇,你們不是對手

鐵漢柔情,終究挽不回紅顏薄命


篇三 我做得了紫禁城主,卻做不了自己的主

兩虎爭鋒,睿王陰險,福臨躺贏

朱由檢屍骨漸涼,大順軍無限膨脹

他來了,他來了,他帶着八旗打來了!

一切聽叔父......呃,皇父攝政王

多爾袞與孝庄,到底有沒有真愛

隨便塞給我一個皇后啊,廢了她

又隨便塞我一個皇后,廢......不成了

董鄂妃——壓垮福臨的最後一根稻草

是死還是僧,順治身後迷霧重重


篇四 臣子鬧心,兒子扎心,玄燁太難了!

康熙能登基,是因為「他有病」

鰲少保,你霸凌朕的時候很爽吧

吳三桂,這一局是朕賭贏了

台灣屬於中國,永遠不可分割

妄圖搞分裂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

我明珠狠起來,敢告自己謀反

皇帝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兒子爭,臣子亂,玄燁最近有點煩


篇五 可甜可咸忽暖忽寒,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九子奪嫡,遠比你想像得更慘烈

四爺進階至尊,皇權路步步驚心!

君權不可侵犯,兄弟也不例外!

我胤禛要改革,你們誰能攔我!

臭名昭著血滴子,真不是個東西

軍機處里好風光,內閣大臣好憂傷

密折在手,愛卿,朕要你們顫抖!

年羹堯,你不作,朕不會讓你死

舅舅,說實話,我忍你很久了

你是我的拚命十三郎,名諱不用避君王!

別黑了!別黑了!朕把自己累死行嗎



篇六 弘曆往事:飢餓的愛情與飢餓的盛世

生死相別 51 年,弘曆與富察的隔世絕戀

世人愛稱我「如懿」,有誰知道我悲戚

看一季「衛龍夫妻」,令妃娘娘揮淚如雨

糾正老爸不當之處,最需要的是心術!

弘曆軍威,代價是國與民的沉重負累

中國無須外貿,把沿海地區給朕鎖了!

不知搭錯哪根筋,弘曆就要寵和珅


篇七 莫說自己倒霉蛋,誰比永琰更悲慘


父皇給我的是皇位,這分明是個坑啊!

別人不行禮,我都不相信自己是個皇帝!

和大人,新賬舊賬咱們一起算算吧!

永琰的悲劇,不怪他自己,也怪他自己

為什麼連年熱播宮斗劇,幾乎不見嘉慶朝

四次暗殺!死不得安!還有誰比他更悲慘?


篇八 江山狼藉,滿目瘡痍,五位皇帝也湊不齊回天之力


大清道光,到底沒把天照亮

早知帝王今日事,當初必不費心思

朕想愛誰,朕自己都沒有決定權

如果給他選擇權,光緒會當皇帝嗎

我們勝了,但勝仗比輸還難看

遲到的革新,救不了失落的大清

可以讓你讀出大智慧的清朝歷史 - 天天要聞

可以讓你讀出大智慧的清朝歷史 - 天天要聞

可以讓你讀出大智慧的清朝歷史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 天天要聞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荊漢運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專家團隊提出來建設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專家團隊為何要提出建設荊漢運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徹底解決長江中游地區的河道彎道太多的航運瓶頸問題,以提升我國第一大江河長江的運輸效率並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着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