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自愧能力薄弱,貢獻微少,二十年來追隨諸先進,努力於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進步文化事業,竭盡愚鈍,全力以赴。雖顛沛流離,艱苦危難,甘之如飴。此次在敵後視察研究,目擊人民的偉大鬥爭,使我更看到新中國光明的未來。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氣和信心,奮勉自勵,為我偉大祖國與偉大人民繼續奮鬥。但三四年來由於環境的壓迫,我的行動不能自由,最近更不幸卧病經年,呻吟床褥,不得不暫時停止我廿余年來幾於日不停揮,用筆管為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及進步文化事業呼喊倡導的工作。我個人的安危早置度外,但我心懷祖國,惓念同胞,苦思焦慮,中夜彷徨,心所謂危,不敢不告。故強支病體,以最沉痛迫切的心情,提出幾個當前最嚴重的問題,對海內外同胞作最誠摯懇切的呼籲,希望共同奮起,各盡所能,挽此危機,保衛祖國。
民國卅二年十月廿三日寫於病榻
韜奮
為了繼續抗戰,也為了躲避國民黨當局邪惡勢力的迫害,鄒韜奮在廣東梅縣農村隱居了一些日子,旋即隻身輾轉數千里,進入蘇中解放區、蘇北解放區。他的願望是在解放區繼續投身抗戰文化活動。然而,鄒韜奮在解放區剛剛開始文化活動,即因罹患耳癌,不得不秘密轉至上海的醫院治療。鄒韜奮從此一病不起,1944年7月24日在醫院病逝,年僅四十九歲。在病榻上,聞聽國民黨方面調集大軍進攻陝甘寧邊區,鄒韜奮憤不可抑,向同事口授了《對國事的呼籲》一文,口述完畢,他要來了筆墨紙張,並說:「我來試試腕力。」於是他伏在床上,就着床前的椅子用毛筆寫下《對國事的呼籲》一文中的最後一節,予以嚴詞譴責。他說:「我個人的安危早置度外,但我心懷祖國,惓念同胞,苦思焦慮,中夜彷徨,心所謂危,不敢不告。故強支病體,以最沉痛迫切的心情,提出幾個當前最嚴重的問題,對海內外同胞作最誠摯懇切的呼籲,希望共同奮起,各盡所能,挽此危機,保衛祖國。」戰而不屈的鄒韜奮,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發出一個愛國知識分子憂國憂民、抗戰救國的最強音。
資料:學習強國
編輯:王雨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