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研製計劃中,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

2021年05月08日19:02:12 歷史 1015

昨天我們說到,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採納陳誠等人意見,任命俞大維籌組顧問委員會,展開原子彈研究計劃。

俞大維是中國兵工先驅,出任「軍政部次長」之前當過12年的兵工署署長,留德期間專攻數理邏輯與哲學,曾聽過愛因斯坦講授相對論,稍後曾在德國修習「彈道學」,成為中國少數鑽研「彈道學」的專家之一。

原子彈研製計劃中,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 - 天天要聞

俞大維

按俞大維的方案,由「軍政部」派遣青年科學家到美國學習最新的原子物理科技,學成回國再參與原子彈計劃。蔣介石允諾撥用美國退還中國的庚子賠款,作為青年科技人才赴美深造經費。選派美國的留學生,由吳大猷、曾昭掄、華羅庚分別選拔。吳大猷挑選了朱光亞、李政道,曾昭掄挑選的是唐敖慶、王瑞酰,華羅庚則挑選了孫本旺、徐賢修。


原子彈研製計劃中,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 - 天天要聞

曾昭掄

1946年秋天,三大科學家率學生赴美。這不僅是國民黨原子彈「種子計劃」的起步,更是中國原子科學史上的重要篇章。

1946年6月,國民黨當局悄悄成立了「原子能研究委員會」,它是軍事委員會改組為「國防部」之後,第一個成立的「國防」科技研究單位。俞大維希望「原子能研究委員會」和稍早成立的「國防科學委員會」緊密配合,進行原子彈研究。在經費十分拮据的情況下,蔣介石指示撥給美金50萬元。


原子彈研製計劃中,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 - 天天要聞

然而,尚處於萌芽狀態的原子彈研製計劃,卻由於國共內戰龐大的軍費支出而夭折。

1947年4月21日,「國防部部長」白祟禧建議設立「中央原子物理研究所」,同時增加「國立物理科學所」的相關研究設備,要求撥給經費140餘萬美元,外加第一年補充設備費100萬美元,共為240餘萬美元。


原子彈研製計劃中,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 - 天天要聞

白崇禧

直到一個多月後,蔣介石才在這份公文上草草批示:「目前國庫支應浩繁,外匯亦須節用,所請設立原子物理研究所一案,似應緩辦。」

之後,國共戰局愈來愈不利於國民黨,「緩辦」兩字,為蔣介石的原子彈大夢暫時譜下了休止符。

原子彈研製計劃中,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 - 天天要聞

蔣介石和李宗仁

其實,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1946年1月,時任北平行營上將主任的李宗仁,收到了一份秘密情報: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陸軍省曾秘密派遣一支專業隊伍,到河北張家口採掘原子放射性礦料。隨着日本戰敗投降,這隻隊伍中有三十餘人被中國共產黨逮捕,剩餘未遭逮捕的人員,則大多流落隱藏在北平。


原子彈研製計劃中,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 - 天天要聞

採掘原子放射性礦料

李宗仁根據情報四處尋覓這些在北平的日本核專家,希望藉助他們幫國民黨當局研發原子彈,於1946年2月1日,將所有情報訊息匯總,以密電的形式拍發給在重慶的蔣介石。


原子彈研製計劃中,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 - 天天要聞

李宗仁

但彼時蔣介石和李宗仁不和已久,於是他私下安排軍統代局長戴笠調查抗戰時期日本在中國境內研製原子彈的詳情。

經戴笠密查,李宗仁報告中的日本人西田名叫西野,其實驗室已提煉出鈾元素 22 磅,戴笠在密電中建議國民政府爭取西野,以幫助中國研製核武器, 同時可仿照美國的成功案例,組建一個「顧問委員會」,由專門負責製造武器的兵工署負責督導。

原子彈研製計劃中,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 - 天天要聞

蔣介石和戴笠

蔣介石看過之後, 在下方的批閱欄上用毛筆寫下「如擬」二字,而不被蔣介石信任的李宗仁,在發了第一封密電25天後, 又發出第二道密電,內容則是西野草擬的全新研究計劃。

可當時的國民黨當局正忙着把有限的精力和財力用來準備內戰,完全無暇顧及研製原子彈。

6 月1 日, 第十一戰區司令部參謀長兼第十一戰區華北受降區北平前進指揮所主任呂文貞, 從駐防的北平市發了一道密電致蔣介石。根據呂文貞的密電顯示,第十一戰區司令部秘密扣留了一個日本人,名叫石原茂光,據稱是一名研究原子彈的專家。

石原茂光在接受審訊時聲稱,已儲存在中國的現有材料,即足夠製造「酸化鐵原子彈」,這種原子彈的威力估計為鈾原子彈的四分之一,破壞範圍可達64平方公里之廣。


原子彈研製計劃中,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 - 天天要聞

呂文貞

呂文貞最後向蔣介石請示:「查原子彈為國防潛力所關至巨,除已照實驗計劃準備各項材料外,擬請指定地點准予秘密試驗,俾獲成果,以資利用。」

而蔣介石最後沒有同意北平第十一戰區尋覓場地試爆這個所謂的「酸化鐵原子彈」,畢竟,對當時的中國而言,研製核武器既是對科技的考驗,更是對財政能力的考驗,不能隨便拍腦門。

原子彈研製計劃中,蔣介石還曾想藉助日本人之手進行核武器研製? - 天天要聞

陳誠

1946 年 7 月 24 日,軍政部長陳誠將各種信息進行整合,向蔣介石遞交了一份十分完整的報告,直接否定了借日本人研製原子彈方案的可行性。

1949年,隨着蔣介石敗退台灣,國民政府的原子彈研製計劃也如曇花一現,最終草草收場。

退守台灣之後,蔣介石依然不忘核武研製,美國政府又是什麼態度?請繼續關註明天的「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 天天要聞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金質「滇王之印」。 漢代木構遺迹。 本組圖片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雲南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古滇國是從戰國延續至漢代的地方政權,屬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漢朝在此設置益州郡,又「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史記·西南夷列傳》)。 從設置益州郡開始,雲南開啟了融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新篇章。 日前獲評...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 天天要聞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東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經發展了廣大的游擊戰爭,是平地能夠發展游擊戰爭的證據。」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