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是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必會內容,同時也是各位中醫人在工作中常用內容!今天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方劑學「滋陰潤燥」4個方劑」的內容!既方便大家學習,又方便工作中使用!
1.麥門冬湯
組成:麥門冬、半夏、人蔘、甘草、粳米、大棗。(麥門冬與半夏的配伍比例為7:1)
方歌:麥門冬湯用人蔘,棗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虛火,清養肺胃此方珍。
功用:清養肺胃,降逆下氣。
主治:虛熱肺痿;胃陰不足證。
配伍特點:培土生金(粳米、大棗益脾胃,助人蔘益氣生津,寓培土生金之意),肺胃同治。
辨證要點:為治療肺胃陰虛,氣機上逆所致咳嗽或嘔吐之常用方。以咳唾涎沫,短氣喘促,或口乾嘔逆,舌干紅少苔,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2.玉液湯
組成:山藥、生黃芪、知母、生雞內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
方歌:玉液山藥芪葛根,花粉知味雞內金,消渴口乾溲多數,補脾固腎益氣陰。
功用:益氣滋陰,固腎止渴。
主治:消渴之氣陰兩虛證。
3.增液湯
組成:玄參、麥冬、細生地。
方歌:增液玄參與地冬,熱病津枯便不通,補藥之體作瀉劑,但非重用不為功。
功用:增液潤燥。
主治: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大便秘結,口渴,舌干紅,脈細數或沉而無力。
4.百合固金湯
組成:熟地 生地 當歸 白芍 甘草 桔梗 玄參 貝母 麥冬 百合
功用:滋養肺腎,止咳化痰。
主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咳嗽氣喘,痰中帶血,咽喉燥痛,頭暈目眩,午後潮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配伍意義:
本方證因肺腎陰虛,虛火灼津煉液所致。治宜滋養肺腎,止咳化痰。故方中百合甘苦微寒,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生地、熟地並用,既能滋陰養血以金水相生,又能清熱涼血以止血,共為君葯。麥冬甘寒,助百合以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玄參咸寒,助二地滋陰涼血,以清虛火,並可清利咽喉,共為臣葯。當歸治咳逆上氣,伍白芍以養血和血: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俱為佐葯。桔梗伍甘草以宣肺利咽,化痰散結,桔梗還可載葯上行;生甘草清熱瀉火,並調和諸葯,共為佐使葯。合而用之,滋腎保肺,金水並調,使陰血漸充,虛火自清,痰化咳止,肺氣自固。
注意:百合固金湯為2020年考試大綱本單元新增方劑。
〖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