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想必大家都注意到這樣一條新聞:國家稅務總局依法嚴肅查處鄭爽偷逃稅案件,共計處罰2.99億元。
具體是:
日前,上海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已查明鄭爽2019年至2020年未依法申報個人收入1.91億元,偷稅4526.96萬元,其他少繳稅款2652.07萬元,並依法作出對鄭爽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計2.99億元的處理處罰決定。
鄭爽偷稅金額是4526.96萬元,其他少繳稅款2652.07萬,最後被並處罰款2.99億元,這是繼范冰冰後罰款最多的一次,不可謂不重。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兩點:1、中國娛樂圈的明星們確實是極高收入。2、偷逃稅現象嚴重。
而國家這次對明星偷逃稅的重罰體現了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的決心。
更大的背景是我最近經常說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由追求效率為先,轉向更加兼顧公平。
8月17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指出:
1、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着力點。
2、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3、要清理規範不合理收入,整頓收入分配秩序,堅決取締非法收入。
8月26日,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指出:
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鬥,這是根本途徑。要鼓勵勤勞致富、創新致富,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於創業的致富帶頭人,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幫後富,不搞「殺富濟貧」。
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正全面進入推進共同富裕時代,在這個過程中會加大稅收的調度力度,清理規範不合理收入,取締非法收入,但不搞「殺富濟貧」。
我之前說過,目前我國的稅收制度中已經體現了高收入高稅率、低收入低稅率的特徵了。比如在個稅里,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僅3%,而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60000元的部分,稅率高達45%。
但在實際情況中,富人繳的個稅並不是很多。據財政部,2021年上半年個稅(直接稅)收入是7222億元,遠低於增值稅(間接稅)的35240億元。原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賈康曾經說過,在中國交個稅的僅有2800萬人,不到總人口的2%。這說明偷稅漏稅現象還是蠻重的。
此次稅務總局對鄭爽偷逃稅的重罰,預示着國家開始對富人群體的偷逃稅進行更嚴肅整頓。
而當下,一些防範偷逃稅現象的制度模式形成慢慢形成。比如目前社保已經逐漸由稅務統一徵收。即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即我們常說的五險)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而在之前,由於社保、個稅的徵收和管理分屬兩個不同的部門,信息渠道並不夠通暢,加上社保最低繳費基數和個稅起征點有較大差距,企業正兒八經繳費的不多。比如有的企業在社保局申報的月收入是2200元,而在稅局申報的月收入是6000元(個稅起征點是5000元),這樣一來社保費和個稅都繳得很少。
但社保交由稅務部門徵收後這樣的操作很難了。
而且,現在中國稅收管理信息系統已經逐漸升級到了金稅三期(金稅四期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出來),金稅三期說白了就是橫(所有稅種、所有部門,比如工商、海關等)縱(總局和分局)統一聯網,這個系統非常強大,強大到任何企業難以作假賬、虛賬。
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的稅收體系正在不斷完善。以房地產稅為代表的財產稅正在醞釀。今年5月11日,財政部等四部委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
種種跡象說明,房地產稅或很快進入試點階段,最快今年就可能會試點。
房地產稅的來臨,意味着富人群體可能面臨多繳稅。眾所周知,我國居民主要資產是房產。央行數據顯示:中國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過去20年,國內房價持續上漲,很多人從房產升值獲得巨大財富、盆滿缽滿,但實際上繳稅很少,因為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稅收基本上是在交易環節,持有環節的稅收很少。房地產稅開徵後將會彌補這一漏洞。
總之,2021年,很多事情都在變化,除了加強對富人偷逃稅打擊外,還有最近的互聯網領域反壟斷、學區房新政、教師交流輪換、房住不炒等。根本原因是我國正進入全面推進共同富裕時代,更加地注重社會公平。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