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教師校外補課?「羊毛」長到了「狗」身上,「豬」來買單

一位已經退休了的教師朋友,因為在家給兩個孩子補課,被舉報了。

舉報的理由,也挺讓人匪夷所思的。

說是退休教師也是教師,也不應該有償補課。

就這點事,前前後後鬧了有半個來月。

至於結果,雖然不至於傷筋動骨,但終歸也算不上好。

剛開始我還逗他,問他是不是管人要的補課費太高了。

結果這一問才知道,就他這種久經考驗的數學特級教師,一節兩個小時的課,才收了100塊錢。

而且為了保證效果,攏共也就收了三位學生。

至於這三位學生的身份,還是他年輕時教過的學生的孩子。

說白了,這哪是什麼什麼有償補課啊,分明就是送人情呢。

但也可能是樹大招風,也可能是有人羨人有恨己無。

老爺子終歸還是沒能在退休後,一直風平浪靜地過日子。

說實話,我真挺不理解這些眼睛總盯着老師補課的人。

也不太理解為什麼教育部門總是強調,禁止老師校外有償補課。

難道老師在校外補課,真的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嗎?

誰在質疑,誰在背鍋

前些年,有人反應有的老師「上課不講下課講」

這種事應該是存在的。

因為老師這個職業,雖然是眾多職業中素質相對較高的群體,但是人多了,就難免會有個別害群之馬的存在。

而一種風氣的形成,又可能會成為一個區域性的現象。

所以有人發出類似的抱怨時,我也不覺得太過於奇怪。

但是,教育部門的要求,是面向全體老師的。

如果站在教師這個行業的角度來看,真如那些家長所說的老師,又能有多大的比例?

我想不會太大,甚至還可能會很小。

畢竟在網絡環境下,情緒都是被放大的。

而當家長打開電腦,成了無所不能的「網友」時,影響力也是巨大的。

那些「上課不講下課講」的老師,得有多大的膽子,才敢這麼肆無忌憚呢?

退一萬步講。

我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那些常年讓體育老師「臨時有事」的老師們,會用校外有償補課的方式,作為自己的主要增收渠道。

但質疑聲在被放大後,老師終歸是扛不住這種壓力的。

留給他們的唯一選擇,就只能一邊謹言慎行,一邊強行背上了鍋。

那麼我想問,這口「鍋」,到底是誰扣給老師的?

「一條腿」的減負

減負的口號,前前後後喊了有三十年了。

至於結果,大夥也都看到了。

學生是越來越累。

即便是減少了在校時長,降低了考試頻率,但課外輔導班就在那立着,你上還是不上?

那肯定是要上的。

因為無論學校教育怎麼壓縮,中考和高考的要求是沒變的。

你想過掉這兩道坎兒,就得通過課餘時間去各種「補」。

但咱得知道,這種自主補習的多寡,並不完全是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的,而是跟家長的教育焦慮相關。

在教育真能改變命運的機遇下,誰又能保證自己能「躺平了」不焦慮呢?

你說你心態好,也沒用。

因為課外輔導班最擅長的營銷方式,就是「我給你焦慮,然後我這裡有葯」

看看下面這個招生宣傳,你真的還是一點都不焦慮嗎?

減負減了校內學習,但不減校外補習。

這樣「一條腿」的減負,在解決學生負擔的需求下,似乎並不能起到什麼作用。

反而是催生了風生水起的K12教育產業,和如火如荼的線上教育。

如果說校外的老師確實比校內老師水平高,那我也認可。

但對比下來我才發現,原來這是一筆「一贏三輸」的賬。

禁止老師校外補課?「一贏三輸」

在我的學生時代,高中之前,也是一路由本班老師補課補過來的。

補課費很低。

全班參加的情況下,去掉房租後,也都不見得夠老師家裡交個水電費的。

但在那個教輔資料很少的年代,這種校外補課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因為老師太了解每位學生的短板了。

而且作為從教多年的老師來說,他們的經驗,和對考綱的理解,不說水平遠高於兼職輔導老師,也起碼是種成熟的教學體系。

所以在學習效率上作比較的話,那學生明顯不會是受益的那一方。

在經濟上,校內老師如果在校外有償補課的話,費用上也不會太高。

畢竟學生基數在那擺着。

按照查缺補漏為主的補課方式來進行的話,平攤到每位學生身上的費用,也比我當年高不到哪去。

至少比校外輔導機構動輒一年數十萬的費用,要低太多了。

多年來,很多老師也在抱怨工資低。

如果真能允許他們在合理設限的條件下,有償給學生補課的話,那問題不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了?

但結果,卻是相反的。

老師只能繼續抱怨着自己的薪水,家長只能無限助長着焦慮,而學生,則依然看不到減負的盡頭。

而對此喜聞樂見的,似乎只有正在「做大做強」的校外輔導機構。

這不就是強行讓「羊毛」長到了「狗」身上,再讓「豬」來買單嗎。

寫在最後

這些天我一直在想,那些抓着校內老師反例不放的人,到底是家長,還是校外輔導機構。

如果這樣的聲音,真的是由別有用心的人發出的,那麼這些年,我們的學生真的被他們裹挾了太多。

在我看來,教師校外有償補課這件事,並不是一刀切就能解決的。

因為如果真有人鐵了心想賺這份錢,也未必就能管得住。

或許以課後延時服務為契機,讓老師多走近學生、多回歸講台,才是解決學生學習負擔、減輕家長和老師經濟負擔的可行之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