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6》泄密!保衛源代碼,正成遊戲廠商「超煩副本」挑戰

雖然在泄露事件後,R星仍沒有公布關於《GTA6》的任何新消息。但是仍抵不住粉絲們的研究的熱情,有玩家通過反覆觀看泄露視頻發現《GTA6》的通緝系統可能會大改。

有玩家就在論壇中分享:「從泄露的視頻中來看,似乎有一個與警察何時到達現場有關的計時器。」如果警察對不同程度的犯罪作出不同的反應,那麼警察反應計時器可能會使通緝系統更加複雜。

但如果只是玩家的提前劇透,泄密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真相真的如此嗎?

先回顧下泄密事件。

最初是9月18日,美國遊戲公司Rockstar Games(即「R星」)正在開發的遊戲《俠盜獵車手6》(以下簡稱「《GTA6》」)中大量情報遭到了泄露。泄露者teapotuberhacker在海外論壇公開了多達90多段、總計3.4GB的《GTA6》視頻片段,以及近1萬行源代碼。

隨後,R星發佈公告,證實其的確遭到網絡入侵,並稱黑客非法訪問和下載了機密信息,其中就包含了《GTA6》的早期開發視頻。不過,R星表示,這一事件不會對R星遊戲的在線服務造成任何干擾,也不會對《GTA6》的開發產生長期影響。

截止目前,最新消息顯示,一名17歲的英國少年被認為是攻擊《GTA6》的犯罪嫌疑人,目前已被倫敦警方逮捕並出庭受審。據悉,該少年是Lapsus$黑客組織的成員,該組織曾攻擊了微軟三星、Uber等大型公司。

對R星而言,此次泄露可以稱得上是公司成立以來最嚴重的遊戲安全危機。事件發生隔日,R星母公司、美國遊戲發行商Take-Two盤前股價一度下跌5.79%。

事實上,遊戲公司泄密事件層出不窮。

早在2003年,美國遊戲開發商Valve(即「V社」)旗下遊戲《半條命2》的未完成版本源代碼就遭到黑客泄密,致使最初定於9月30日發售的遊戲因此一路跳票,經歷重寫後,該遊戲直到次年4月才正式發佈。

2011年,《孤島危機2》發售前一個月,高達6G的泄露版本便出現在網絡上。該版本不僅可正常遊戲,且內容完成度高,該事件為遊戲開發商Crytek帶來巨大損失。

此次《GTA6》泄密事件又會走向何方?

對於國內遊戲廠商而言,又能得到何種啟示?

泄密對於遊戲來說,是致命還是知名?

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仇雙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GTA 6》或許會猛的跳票,為了保證新鮮感而大改一番。

儘管,外媒報道,R星的相關人員證實被泄露的影像是真實的,是《GTA 6》早期和未完成的內容。

同時R星亦稱,預計該事件不會對其在線遊戲服務造成任何干擾,也不會對其正在進行的項目產生長期影響。

遊戲公司的噩夢

不過這個相關人員還是認為,此次泄露對於R星而言是一個「噩夢」。

之所以如此表述,源於無論泄密多少,都會給R星帶來「遊戲性紊亂」。

一方面,遊戲視頻「提前泄密」,會對遊戲公司的遊戲宣傳、發佈的節奏帶來一些混亂,一些原本準備好的物料和營銷方案或許就此作廢。

另一方面,未完成遊戲的視頻被曝光,也可能由於完成度不夠而失之精美,反而讓期待性較強的玩家們失望,對遊戲銷量有影響。

當然,蝴蝶效應下,「泄密」事件也未必一定是負面,主要看遊戲公司接下來的操作。

畢竟,過去,許多遊戲研發和視頻「泄密」,作為遊戲公司的營銷手段,屬於宣發的可控節奏,也往往會有一些不夠完善的內容放出,供粉絲討論來增加話題熱度,形成粉絲參與遊戲設計的一種互動體驗。

源代碼泄露,則是此次泄密事件的關鍵,即源代碼的完成度有多高,將直接決定該遊戲被盜版的可能,直接讓正版遊戲的銷量跳水。

同時,源代碼一旦被公開,則可能被各種用戶進行「魔改」,其結果不可預測。

如主動開放源代碼的《DOOM》,就因此在民間魔改下獲得了更強的生命力和持續的品牌號召力。

但出現源代碼泄露的《傳奇》,則大量出現了外掛、私服,導致至今「傳奇」IP的訴訟不斷、收益被無形切割。

黑客為何盯住遊戲公司?

更值得關注的是遊戲公司遭黑客攻擊屢出不窮,視頻與源代碼泄露已非偶然事件,遊戲行業泄露問題到底是緣何而來。

愚以為,遊戲行業是一個盈利能力極強的金礦,無論是通過盜取視頻去獲得流量、關注,或通過盜取源代碼勒索遊戲公司,抑或自己販賣盈利,都可能獲得暴利。

這讓遊戲公司在黑客眼中成為香餑餑。

而且盜取視頻或源代碼,即使事發,可能受到的法律懲罰也偏於民事。

對於黑客而言恰好是相對安全的灰色地帶,巨額利益和不太嚴重的懲罰兩相比較下,受利益驅動則更加有恃無恐。

在遊戲源代碼遭泄露後,遊戲公司在儘可能地減少損失這一問題上處理方式,則往往助長了黑客的猖獗。

資料顯示,面對泄密,遊戲公司常見的方法是和黑客進行「和談」,謀求泄露範圍最小化。

這一點更常見於和盜版遊戲商的博弈之中,可避免為規避泄密而加大研發、宣發投入。

當然,前提是黑客樂意「和談」,而非直接「為愛發黑」去放出內容。

一旦泄露不可避免,遊戲公司則往往在遊戲中進行技術就「加鎖」,防範進一步盜版,同時對黑客、部分盜版和魔改者進行訴訟,謀求「敲山震虎」。

此外,完成度不高的遊戲,還可以進行大幅度修改,以確保泄露源代碼對後續遊戲發佈的影響最小化。

國產遊戲該注意什麼?

至於此次泄密事件能夠給國內遊戲廠商帶來的啟示,或許並不大:

畢竟此次泄密事件,被認為是R星居家遠程辦公的弊端,有國外分析師就認為,這可能會促使R星讓員工回到公司線下「面對面」辦公。

而在中國,這種泄密的痛苦,或許對遊戲廠商有更深切的體會,也由此在多年前就做了諸多防患。

畢竟,源代碼泄露可直接帶來盜版、外掛、私服的橫行,中國網遊的興起在《傳奇》,而當下傳奇類遊戲的泛濫、版權糾紛,外掛私服則緣起於源代碼泄露。

這一「典故」讓國內遊戲廠商對於此類泄密有着切膚之痛,也在遊戲保密、防外掛和私服上有較多經驗。

不過國內廠商依然要防患於未然,否則很容易讓爆款一夜傾覆。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