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買方」屹立遊戲市場:《2022 年中國遊戲行業投融資發展報告》正式發佈 | IT桔子報告

來源:IT桔子

2022 年中國遊戲行業依然風雨飄搖。

優質的遊戲公司在騰訊、位元組等巨頭之間談溢價,但更多的是那些風光褪去或是還未有聲浪的遊戲公司,在絕對的「買方市場」下,尋求着投資與併購。

今日,IT 桔子發佈《2022 年中國遊戲行業投融資發展報告》。報告內容有:

分析中國遊戲行業市場整體情況;

從中國遊戲行業投融資交易及活躍投資方中分析遊戲公司可能的發展軌跡;

另外遊戲行業國內市場從增量轉向存量,但全球市場依然生機勃勃,遊戲大廠也早將遊戲出海作為戰略重點,因此本報告還將就遊戲行業的海外投融資情況進行分析,試圖展現遊戲行業發展全貌。

以下為報告精選內容:

中國遊戲行業經過十幾年發展,滲透率已到較高水平,再加之政策層面,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宣部等發佈一系列「防沉迷」措施,都使得中國遊戲行業,用戶增量減少、使用時長收縮且市場規模增速下降。相關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遊戲市場規模達到 2965 億元,增速下滑至 6.4%,用戶規模超過 6.6 億人,較 2020 年僅增長 0.2%。

2022 年 4 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放 45 個國產網絡遊戲版號,在此之前遊戲版號已停發 8 個月。在此期間,遊戲行業頭部企業尚且要在存量用戶市場里血拚,更不用說那些中小型遊戲公司了。天眼查 APP 顯示,8 個月時間裏,上萬家遊戲公司倒閉。

如今版號複發,5 月發放版號 86 個,6 月 60 個,該季度合計 191 個。相比停發前的 2021 年 Q2 減少 69 個,相較 2021 年 Q1 減少 143 個。由此,遊戲版號雖複發,但總量收縮明顯。

近十年中國遊戲行業投資活躍度整體走勢呈「倒 V」型。2012 年合計發生交易數 105 起,到 2014 年增至頂峰 425 起,2015 年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交易數超 400 起;到 2016 年直接降至 291 起,隨後至 2019 年一直呈下降趨勢,2019 年僅有 73 起;之後該行業交易活躍度有所提升,2021 年合計交易 130 起,但受政策及版號停發影響,2022 年 H1,交易數僅 17 起。

從交易金額來看,歷年基本在 70 億到 100 億之間。2019 年和 2021 年分別出現兩個極值:2019 年初世紀華通 298 億併購盛趣遊戲,2021 年位元組跳動 40 億美元併購沐瞳遊戲分別拉高這兩年交易總額。

本報告將中國遊戲行業分為:遊戲綜合服務、遊戲平台、推理/線下/社交遊戲三大類。遊戲綜合服務類企業主要是為「遊戲」本身提供服務的公司,比如遊戲的開發、遊戲的發行運營及渠道等,為的是把遊戲研發出來並推廣出去,遊戲綜合服務的第三方服務主要服務於遊戲開發。

推理/線下/社交遊戲以及遊戲平台類企業主要是服務於「用戶」,即作用於用戶的娛樂和社交,幫助用戶更好的匹配適合的遊戲以及解決用戶在遊戲過程中延伸出的一系列需求。

據 IT 桔子統計,2012 年-2022 年 H1,遊戲行業近 90% 的投資都集中在遊戲綜合服務領域。

據 IT 桔子統計,投資 20 家及以上遊戲公司的資本合計有 23 家。其中騰訊以投資 121 家遊戲公司位列第一;創新工場排在第二,合計投資遊戲公司 52 家,不足騰訊的一半;緊隨其後的為 IDG 資本,是 40 家遊戲公司的投資方;B 站以收穫 35 家遊戲公司排在第 4;第 5 被真格基金摘得,投資遊戲公司 34 家。

即使是遊戲行業活躍投資方,多次投資同一家遊戲公司的情況也並不多見,騰訊投資的 121 家遊戲公司中,2 次及以上參投的僅 6 家;IDG 資本在活躍資本中,多次投資同一家遊戲公司最頻繁,為 11 家;包括青松基金、小米集團星輝娛樂等在內的 10 家活躍投資方均只投選中的遊戲公司 1 次。

附錄

以上內容節選自 IT 桔子《2022 年中國遊戲行業投融資發展報告》,在IT桔子公眾號主頁回復【2022遊戲】,獲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