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熟悉的大唐盛世中,在李氏皇權統治中,硬生生插進一段武周王朝。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去世,此前,唐高宗安排武則天輔佐未來的皇帝「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太后進止」,中宗即位後,由於對這個安排意念模糊。
武則天開始廢自己的兒子中宗,自己親自走入皇權的中心。她太后7年,女皇12年,前後執政20年。可見武則天,已經把大權掌握得十分牢固。她掌權後,對唐朝李氏宗族進行大肆的殺戮。
武則天是在貞觀十一年(637年)入宮,當時的她只有十四歲,被唐太宗李世民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對於李世民在位時期的武則天宮中生活,史書記載很少,僅有軼聞為李世民馴馬一事。李世民有馬名叫「獅子驄」,沒有人能馴服它。但武則天當時侍奉李世民說:「我能制服它,但需要三件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棍,三是匕首。如用鐵鞭抽它,不服;則用鐵棍敲擊它的腦袋,又不服;則用匕首直接割斷它的喉嚨。」李世民聽後,誇讚武則天的勇氣。由此,可見武則天的狠毒。
傳聞,李世民見天下太平,就想知道以後唐朝的命運,誰會破壞李氏唐朝的風水。就讓當時有名風水大師李淳風去算,結果李大師告訴李世民,亂天下的人就在皇帝身邊,三十年後,會把唐朝皇室子孫幾乎滅絕。李世民就問這人是誰,他要儘早把隱患消滅在萌芽中。但李淳風說出「止戈不離身,兩目長在空」這句讖語。在李世民再三追問下,李淳風又說道:「唐三世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便不再發一言。李世民一聽說與武有關,立馬開始關注。
那麼,當時李世民既然聽到這樣的讖語,為何不把武則天給殺了呢,以絕後患呢。
一,李世民沒有想到武則天會成勢。
當時,李世民聽到讖語後,從心裏就沒有想到,自己妃子,才人武媚娘會變成武則天,然後干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在李世民的心裏,想要翻天,必須有軍權,使用武力才能獲得天下。他就是如此乾的,發動玄武門之變,把自己哥哥李建成殺死,逼自己的父親李淵退位。他怎麼能想到女人靠身體也能得天下呢,他把注意力全部注意到「武力」上,而非女人上。
二,錯殺了李君羨。
唐太宗在朝廷內外偷份量進行排查,看誰符合讖語。其中有一個叫李君羨的臣子,進入到了李世民的法眼。這李君羨一直在朝廷中屬於默默無聞的軍官,不顯山不露水的。但他卻與「武」結緣。他的出生地帶有「武字」,洛州武安人;他的官名中帶有武字,武連郡公、武衛將軍;他的辦公室都帶有武字,典掌禁軍宿玄武門;他的名字也有武字,小名叫五娘。俺的娘來,別說李世民了,就連後世的我們看了都信了。這麼巧合,李世民能不上心,特別李君羨的小名叫「五娘」,太對應讖語的女主武王了。於是,李世民找個理由便把李君羨給殺了。
經過這次大清洗,李世民的心才算放了下來。
三,所有嬪妃全部削髮為尼。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駕崩,他原來的嬪妃們,主要是沒有子女的,這其中就包括才人武媚娘,全部送到長安的感業寺中削髮為尼,讓她們一生與枯燈相伴。這樣處理的結果,已經徹底割斷了這些嬪妃們的任何想法。
從上面處理的結果,並不是李世民沒有做,只是他沒有想到,「女主武王」就是指的武媚娘、武則天。
如果歷史僅憑讖語可以認定,那麼中國將永遠傳承在神話中。就像憑几句讖語,李世民就會相信,武則天能取代李氏唐朝嗎。
我們不想一下為什麼會有讖語這樣的故事流傳呢。
一,為武周代李唐找到合法性。
武周憑什麼能取代李唐呢,一切都缺乏理論支持,名不正言不順的。為此,用讖語來進行有力的證明,也就是武周替李唐的合法性,得到天助,一都有神靈安排。誰也改變不什麼。
二,神話武則天。
為什麼李世民不殺武則天以絕後患呢,是李世民殺不死武則天。也就是,武則天的命運不掌握在李世民手裡,他殺不死武則天,武則天是神,她當上皇帝,一切都是天意。
我們應該相信這讖語的流傳,與武則天自己本身有關,也就是文人根據需要來神話某些事情。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李治在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長安感業寺進香,又與武則天相遇。因為早在李世民病重時,李治與武媚娘有染,兩人舊情複發,一發而不可收拾。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武則天正式入宮。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同時李氏唐朝也經歷了一番血雨腥風。歷史就這麼簡單。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