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胖都來」開業胖東來發律師函,「碰瓷」碰不來核心競爭力

碰瓷品牌的「性價比」正在降低,企業更該思考的還是流量之外的故事

據媒體報道,5月1日,嘉興一家名為「胖都來」的線下購物商場開業。該商場名稱引發爭議,不少網友質疑這是在碰瓷「胖東來」。該公司解釋稱,「胖」寓意豐盈、富足、美好,「都(dū)」取自集團董事長的姓氏,名字只是符號,品質才是關鍵。

之所以引發爭議,想必是因為讓人聯想到了另一個頗有名氣的品牌——胖東來。如今的胖東來可謂名聲在外,社會知名度不低。這兩個品牌僅一字之差,而且經營業務也類似,只怕很容易讓人誤解。

據報道,目前胖東來已經有所行動。胖東來已對胖都來的視頻號、抖音號進行取證,並向胖都來(所屬)公司郵寄了律師函,並已就此事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胖都來賣場開業 圖據大象新聞

根據法律人士的說法,胖都來此舉或涉嫌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我國商標法明確規定,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屬於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

這也和網民的觀感一致,人們看到「胖都來」這三個字的第一反應,都是「碰瓷」。畢竟兩個名字實在太過接近,稍有不慎就會混淆。

至於這是否構成侵權,恐怕最終還需要相關部門來認定,起名字的衝突確實也可能是一種巧合。但如果是真的「碰瓷」,只怕這種商業效果也並不佳:至少從網民的反應看,人們對這種蹭流量的行為頗為反感,小聰明也可能成為一種負資產。

而在「胖都來」賬號相關視頻評論區,也已經是一片「翻車」之。網友評論「適合賣雷碧、白事可樂、六個核彈、康帥博、農夫山賊等高端品牌」「如果沒有胖東來的出現,你們會起『胖都來』這個名字嗎?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這些評論有調侃的意味,但也未嘗不是一種集體情緒的體現,畢竟如果連名稱都投機取巧的話,其他方面也難免讓人打一個問號。

不過法律人士也指出,商業模式本身通常不受知識產權法保護,企業可自由學習其管理方法、經營理念等。這對於胖東來來說,或者很多羨慕胖東來流量的企業來說,這倒是一個啟示——與其盯着名字,倒不妨想想胖東來崛起的內在原因。

從以往媒體報道的情況看,胖東來有不少鮮明特徵。比如選品的質量把控,細節化的服務設計,寬鬆的退換貨政策,甚至優渥的員工福利等,都讓它在一眾商超中脫穎而出。

更重要的是,這些是沒有「版權」的,任何企業都可以學習而企業如果能在這些層面捲起來,當然也是消費者樂見的。畢竟吸引消費者的不會只是一塊牌子,而是背後的產品和服務,這才是真正的「辨識度」。

從某一個層面說,今天的互聯網賦予了企業更加平等的曝光度。就像胖東來原本注重的是本地市場,但隨着在互聯網爆火,現在已經全國知名;而一個取名相似的企業,也會因為互聯網而迅速招來質疑,試圖利用信息差製造的認知錯位也會被快速抹平。

這事實上也意味着,碰瓷品牌的「性價比」正在降低,企業更該思考的還是流量之外的故事。如何通過商品和經營,真正形成核心競爭力,這恐怕才是決定企業能夠行之長遠的關鍵。只要有了這些,又何愁沒有屬於自己的知名度呢?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清波

編輯 文陽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