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云:「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
從古至今,人們都有一個心愿,一代更比一代強。父母這一代比較貧窮,孩子這一代比較富有,說明家庭要崛起了。
孩子勝過父母,看似很簡單,實際上特別困難。特別是創一代的父母,基本都會生下比較平庸,碌碌無為的孩子,根本就比不上父母。
就像白手起家的東晉權臣劉裕,後來奪權建立了劉宋王朝。他的兒子劉義隆,不如他。他的孫子劉駿,不如劉義隆。傳了五代,代代都不如前一代。
這說明了什麼?要想孩子發跡,勝過父母,必須要佔據「天時地利人和」這些條件。否則,只會一代更比一個弱。
子女興家,全靠祖上庇佑。孩子比父母有錢,跟這些因果有關。
一、孩子的「天賦」,勝過父母。
唐高祖李淵,被後人稱之為「靠兒子奪天下」的創一代。他所靠的兒子,就是二兒子李世民,幫李淵征服了十之八九的大唐江山。
為什麼李世民如此厲害?關鍵就在於,天賦出眾,人格魅力爆表,將好幾個家族的卓越天賦,都集合到自己的身上。
李世民的母親,是北周太祖宇文泰的外孫女。奶奶獨孤氏,是獨孤信的女兒,她的姐姐是北周宇文毓的皇后,妹妹是隋文帝楊堅的文獻皇后。
李家跟孤獨家、宇文家、楊家,都有關係。李世民身上,既有獨孤家的英武,也有宇文家的果決,還有楊家的狠辣,更有李家的睿智。如此,李世民的天賦就不一般了。
相反,李淵跟這些品質,都不太沾邊,或者說只沾了一半,所以在能力、天賦方面,都不如兒子李世民。因此,兒子李世民就壓了父親李淵一頭。
天賦,基本決定了人之上限和下限,特別重要。
二、孩子的「性格」,比父母的性格好。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你有什麼性格,未來就會走什麼樣的道路。如果說天賦很重要,那性格就是天賦的磨刀石。
有積極的性格,就能將天賦更好地展現出來。沒有積極的性格,做人過分消極,哪怕才華橫溢,天賦過人,也毫無作用,因為天賦施展不出來。
曹操是曹嵩的兒子,而曹嵩則是宦官曹騰的養子。無論怎麼對比,曹騰和曹嵩,都不如第三代的曹操。曹操此人,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性格和心態方面,都特別好。
雖然說他性格多疑,但他永遠都不服輸,敢於搏一搏,所以他滅掉了兒時的玩伴袁紹。官渡勝利後,曹操年近五十歲了,他還積極進取,順利統一了北方。
多年後,哪怕他遭受了赤壁大敗,他還是跟身邊的將領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心氣沒了。有詩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無論到了多少歲,都要有千里馬的志氣,如此,必然可以超過上一代,成就不凡。
三、孩子的「逆商」,遠勝父母。
智商,決定了一個人的聰明程度。情商,決定了一個人待人接物的能力。逆商,決定了一個人面對困難時的表現。
跟智商和情商相比,其實逆商更重要。逆商高,哪怕智商和情商一般,成就也不會差。逆商太低,就算智商和情商再高,也毫無作用。
商紂末年,姜子牙三進朝歌,希望得到紂王的賞識,讓他實現自己治理天下的抱負。要知道,姜子牙是官宦世家出身的,祖輩都是當官的。
無奈的是,紂王不喜歡姜子牙,逼得姜子牙只能在渭水河畔「釣大魚」。後來,姜子牙跟周文王姬昌心心相惜,成就了一段君臣的佳話。
普通人,只要經歷一次失敗,那他們多半就放棄了。姜子牙,從早年開始,就失敗到了晚年,才迎來了轉機。如果不是他的逆商高,那他早就放棄了。
人生就是如此,只要人還沒有死,就肯定還有希望。
四、孩子的「腦子」,轉得比父母快。
《周易》中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無不利也。」
人窮,第一時間要學會變通。只要變通了,人生就能長久了。所謂的「變通」,我們可以換一個詞來解釋,與時俱進。
時代如何發展,我們就如何發展,沒必要抱着老一套的觀念來做人。不懂得變通,也許就離被時代淘汰不遠了。
父母是打工人,孩子不懂得變通,也只能成為打工人,落得代代貧窮的結果。反之,孩子抓住機會,擺脫了打工人的身份,基本就能一鳴驚人了。
抓住機會,靠的不是單純的等待,還有靈活的腦子。人們常說,靜待天時。這裡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謀定而後動」,方能靜待天時。
腦子轉得有沒有父母快,是能否超過父母的關鍵。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