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的漢文帝是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不僅他個人的經歷非常的特別,而且他還有一個很出名的皇后叫竇漪房,看過《美人心計》這部電視劇的人對這個人應該不會陌生。
漢文帝剛登上帝位的時候,西漢一度窮困潦倒,國庫的財力也是嚴重不足。他登基後勵精圖治、力挽狂瀾將這樣一個貧窮的國家給挽救了回來,讓西漢迎來許久未有的太平盛世。
後來這樣的功績也延續到了他兒子劉啟的身上,父子兩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漢文帝死後葬於霸陵,但關於他的陵墓位置卻存在着很大的爭議。

霸陵的主人
歷史上帝王的陵寢都備受考古界的關注,西漢許多君主的陵寢都被確定了位置,但唯獨漢文帝的陵寢出現了小小的爭議。而且學者們在確定霸陵的過程當中也遭遇了很多小挫折。
在2001年的時候國務院將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白鹿原附近的「鳳凰嘴」確定為漢文帝的陵墓所在地,那裡存在着一大片的漢代墓葬群,因此這裡一直被認為是漢文帝的陵墓。
直到2021年的4月,一篇《真正的漢文帝霸陵確認了》的新聞引起了軒然大波。要知道「鳳凰嘴」被認定為漢文帝陵寢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如今一朝改變不免讓人驚訝。

經過最新的考古研究,學者們發現位於「鳳凰嘴」兩公里距離的「江村大墓」才是漢文帝的霸陵。其實早在2006年的時候國家就已經開始對「江村大墓」進行保護性的考古挖掘。
經過長達十五年的研究才最終確定這個是漢文帝真正的陵墓。史料中也多次提及過漢文帝墓葬處於白鹿原之上。但白鹿原那麼大,具體的位置也沒給出,因此根據流傳就認定「鳳凰嘴」。
這個流傳最初起源於《類編長安志》之中,並且讓人深信不疑,以至於誤導了人們上千年。

而「鳳凰嘴」因為外形長得很像漢代的墓葬規格才能誤認為是陵寢,實際上那裡根本沒有墓葬,就是一個天然形成的黃土堆,這個玩笑可真是開大了。
沒想到一代明君漢文帝身後會引發起諸多的問題,而生前的他也是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意外登基
漢文帝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他不是嫡長子,母親薄姬也曾是戰俘,所以西漢的王位自然輪不到他的頭上。劉邦死後,呂后專權殺了許多人,包括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如意。

而薄姬因為生性恬淡,從不爭權奪利僥倖逃過了呂雉的魔爪。後來她為了保護自己和劉恆的安全,主動請求去到封地居住,從此遠離朝堂和宮廷的爭鬥。
劉恆在封地代王宮過了幾年無憂無慮的日子,倒也樂得自在。宮廷中呂后和那些舊臣們爾虞我詐的生活似乎與他毫無關係。但一切都隨着呂后的去世而划上了句號。
呂后死後,劉邦的舊臣陳平和周勃不想輔佐呂后欽定的漢惠帝劉弘,於是在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上想到了劉恆。以前在皇宮的時候,劉恆行事謹慎,為人親和給大家留下了好印象。

此次劉恆被選中,也與他平日里的為人處世有很大的關係。但是一夜之間從一個無人問津的代王到一國之君這件事還是讓劉恆有些無法接受,他甚至一度認為那是假的,是一場陰謀。
隨後他便通過占卜吉凶的方式來進行預測,結果為「大吉」,這樣才消除了他心中的一絲疑慮。在前往長安城的路途中,劉恆還是不放心,派了許多密探到前方打探是否有敵情。
然而一路上都沒有任何埋伏,於是他就在忐忑不安之下來到了長安城,被擁立為帝,住進了未央宮。

政治手腕
漢文帝劉恆一直給人一種「仁厚恭謙」的印象,不僅體現在他對待老百姓上面,也體現他在對待朝中大臣之中。但是他在登基之初,為了鞏固自己的帝位卻做出了一些耐人尋味的舉動。
這些舉動的不尋常之處就是在劉恆登基之後,他的王后所生的兒子都相繼死去。據史料記載,劉恆還是代王的時候,曾經有一位王后,她先後為劉恒生下了四個嫡子,可見地位是非常高的。
但歷史上對着王后的記載卻非常少,包括她所生的兒子也是,僅說在劉恆登基的時候王后就去世了,然後相繼的就是他們的四個兒子。因此後來的竇漪房才能當上皇后,她的兒子才有機會當上儲君。

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是不是宮廷內鬥的結果,但其實不然。如果真的是竇漪房為了自己兒子當上太子去謀害皇后的話,她早就被劉恆給治罪了,她的兒子也不可能當上未來的大漢天子。
唯一合理的猜測就是代王后及四個兒子的死其實為劉恆所殺。至於為什麼殺掉他們史學家也給出了一個理由。那時初登大寶的漢文帝為了鞏固勢力必然要將呂氏勢力連根拔除。
為此他還殺掉了呂氏留下來的諸多血脈,那時呂雉為了鞏固政權,就通過家族聯姻的方式將呂家和劉家捆綁在一起,因此朝中許多皇孫貴族所娶的妻子都是呂氏一族的人。

那麼劉恆的王后也有可能是呂氏一族,而她所生的兒子也是呂氏的後代。為了拔出在漢朝中盤根錯節多年的呂氏勢力,劉恆賜死了王后,然後又先後殺了自己的兒子來達到鞏固政權的目的也是有可能的。
畢竟自古無情帝王家,就算沒有這四個兒子,他還可以生更多的兒子,沒必要留下這些毒瘤去膈應自己。同時這也能說明為何劉恆登基後不久,他的兒子都莫名其妙地死了。
劉恆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能如此狠心,自然也不會放過那些功高蓋主的功臣。比如當年迎接他回朝稱帝的陳平和周勃,剛開始他以賞賜和加官進爵的方式去籠絡朝中的有功之臣。

但後期卻也在想方設法地去打擊這些重臣,以周勃為例,他因為自己擁戴漢文帝有功,在朝中驕橫無禮,甚至都不把漢文帝放在眼裡。而漢文帝表面對他非常尊敬,但暗中卻在找機會削弱他的官職。
不過周勃也不是個沒腦子的人,漢文帝對他的態度也讓他捉摸不透。後來有人提醒他不要引火燒身才幡然醒悟,然後他便自動請辭右丞相的職位,漢文帝也同意了。
當時他和陳平各居為左右丞相,漢朝以右為尊。後來陳平病逝後,漢文帝又任命周勃為丞相,不過僅十個月就將他趕到了封地那裡。以此達到壓制功臣集團的目的。

除去漢文帝為了鞏固地位而使出的這些政治手腕之外,他的才幹和智慧是有史可鑒的,不然也不會將西漢管理得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