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背着書包進小學的時候,家長站在校門口,可能或感慨萬千,學生的名字馬上就會被同學、老師熟悉,還會在課上被一次次提及,站起來回答問題。
這一屆的家長,希望幫學生追求不同的個性,為了不讓娃輸在起跑線上,不僅在學習上卷,連給孩子取名字都帶着個人傾向,想要實現的願望,就差寫在娃的臉上了。在名字上寄予厚望,這樣的教育方式是直白的,正如家長很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對學生的愛,也得用名字表達出來。
有的爸爸媽媽將兩個人的姓氏串聯起來,然後一個好聽的名字應運而生,有些家長努力半天,也沒能想出來什麼好聽的名字,於是劍走偏鋒,直接用更直白的名字,這位家長給娃取的名字就讓人看後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伍姓爸爸給娃取名「伍拾憶」,媽媽的名字更奇葩,網友笑出後槽牙
能讓人們關注到這個特殊的名字,還得感謝網絡的力量,這位爸爸喜迎愛子,在取名的環節,一不小心就讓兒子名聲大噪了,因為他叫「伍拾憶」。
伍姓爸爸給娃取名「伍拾憶」,這個名字是暴露了爸爸的願望呢,還是暴露了爸爸的願望呢?小心思已經昭然若揭,這個姓氏是個數字,看來名字是這麼龐大的一個數字,就是和錢有關係吧。
網友調侃還好沒取名「伍拾分」,那就顯得很小家子氣了,不過「拾憶」這個名字聽起來還很有詩意,只是和「伍」連在一起,就讓人不免發笑了。
家長滿心歡喜地和網友分享兒子的名字,沒想到網友有一個重大發現,媽媽的名字更奇葩,網友笑出後槽牙,「操」這個姓氏屬實不多見,配上那麼霸氣的名字,真是叫人覺得太有個性。
還有的人操心起人家的家事來:幸虧沒有和媽媽同姓,不然可真要絞盡腦汁起名字了。看來家長還挺會為學生考慮的,只不過這些考慮不太多。
筆者覺得家長這種起名字的方式很有新意,也許能夠成就學生後來的發展,家長為學生着想,才能給他們提供更科學的教育,小小的名字,帶着很深的寓意,不過追求另類過了頭,也許會給學生帶來一些困擾,這也是家長需要注意的一部分,別因為自己年輕愛玩,就把孩子當成遊戲,家長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將期望寄託於名字上,只能起心理作用,家長教育學生要做的是這些
學生不會因為名字的特殊,就理解家長的殷切期望,該叛逆的時候同樣會叛逆,新手對教育之道是摸索着前進,還有那麼多的方面不注意就容易踩坑。
首先,不要被網絡上雜亂的教育視頻迷惑。網上總有很多號稱是老師、專家、評論家的人,一有關於學生的事情,就站出來做一段視頻,以此吸引家長的注意,讓家長跟着自己學教育方法,家長跟着跟着就把知識學雜了,不知道該相信誰說的話。
其次,多去研讀一些教育案例,和教育學家學習。有多年教育經驗的老師或者是教授,會給家長用學生舉例來剖析教育的道理,有的時候是家長的情緒問題,有時只是方法用錯了,這樣的教育方法雖然不是完全正確的模板,但能幫助家長控制情緒已經很不錯了。
再次,家長要從自身開始改變。家長自己對學生吆五喝六的,讓他們去看書,寫作業,做練習題,自己卻躺在那裡玩手機,學生的內心就有一種不服,家長也需要多閱讀書籍,多陪伴學生運動,和自然接觸,家長做到了,學生也能跟着學習。
最後,多和老師溝通學生成長,不只在乎成績。有的家長只有在學生成績下滑的時候才會和老師溝通,這個時候學生的問題已經積攢得很多,其實學習習慣、上課狀態、課後作業完成情況,都需要家長多關心,和老師溝通得多了,老師也覺得家長負責任,很願意幫忙。
筆者有話說:家長是學生生活上的老師,不光要在學生出生的時候賜予他們一個名字,還得肩負起之後學生的發展重任,如果學生問起家長為什麼要這樣取名字,家長總不能帶着滿不在乎的情緒說自己當初沒多想吧,學着俯下身子和學生說話,溝通之中就能少很多障礙。
今日話題:你覺得這個家長取的名字怎麼樣?(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