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長江以北都是魯菜的天下,可見魯菜在北方的聞名程度。而魯菜發展至今,也不斷在和多個菜系進行融合,所以現在在很多菜品中,都能看到魯菜烹調技法的影子。今天,就讓擅長傳統魯菜創新的呂鵬飛師傅、擅長研發創新膠東菜的劉寶師傅,來給大家介紹幾款改良魯菜。
極品燒牛肉釀茄
我們將調好的牛肉餡釀入茄夾內油炸,澆淋調好的醬料成菜,造型美觀,醬香味濃。
原料:
精牛肉400克,長茄500克。
調料:
A料(蔥末、薑末、鹽、味精、料酒各5克)
B料(鹽、味精、白糖、蚝油、柱侯醬、雞汁、料酒各5克,海鮮醬10克,骨頭湯150克)
生粉50克,色拉油1千克,蒜片5克,濕澱粉10克。
製作:
1.將牛肉剁成肉餡,放入A料調成牛肉餡。
2.長茄子不去皮,順長一切為二,打一字花刀(深至茄子厚度的2/3),每六刀切一段。
3.茄子的切口處分別撒入生粉,把調好的牛肉餡分別塞入每片茄夾內;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茄子,小火炸至成熟,撈出控油,分別擺入盤中。
4.鍋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片爆鍋,放入B料燒開,用濕澱粉勾芡,出鍋澆在茄夾上。
招牌酸湯小滑肉
土豬肉片經過上漿、滑油後搭配木耳、銀耳等料烹制,成菜肉片滑嫩,酸味適中,很多顧客都喜歡點。
原料:
土豬肉400克,發好的木耳、發好的銀耳各15克,油菜、雞蛋皮絲各5克,枸杞1克。
調料:
小料(蔥片、薑片5克)
花生油、熟雞油、白醋各10克,鹽、味精各8克,雞汁5克,雞蛋清、澱粉各20克,雞湯500克,色拉油1千克。
製作:
1.將土豬肉切4×3×0.2厘米的片,清洗控水,吸干水分後先加鹽、味精各4克攪打上勁,再加水50克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最後加入雞蛋清、澱粉抓勻上漿,入燒至120℃的色拉油中小火滑至成熟,取出控油。
2.鍋中放入花生油、熟雞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爆鍋,倒入白醋和雞湯、野豬肉、木耳、銀耳、油菜燒開,用剩餘調料調味,出鍋盛入容器中,撒上雞蛋皮絲、枸杞即可。
辣燉臭鱖魚
臭鱖魚是徽菜的代表菜,我們拿過來後採用自腌的方法加工臭鱖魚,燒制時還加入了馬鈴薯、寬粉和小米椒,成菜肉質鮮美,咸鮮微辣。
原料:
腌制好的臭鱖魚1條,馬鈴薯條、寬粉各100克,小米椒50克,香菜末、青蒜苗末各3克。
調料:
小料(八角1個,蔥、姜各30克)
A料(料酒20克,生抽、米醋各30克,老抽5克,二鍋頭15克)
熟豬油100克,骨頭湯800克。
製作:
1.將腌制好的臭鱖魚用沸水焯燙,去掉表面黏液。
2.鍋內放入熟豬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爆香,放入臭鱖魚,烹入A料出香味,倒入骨頭湯和小米椒大火燒開,改小火燉25分鐘,再加入馬鈴薯條、寬粉,繼續小火燉5分鐘,撒入香菜末、青蒜苗末,出鍋即可。
自腌臭鱖魚:
1.取重約1千克的鱖魚共10條宰殺制凈。
2.干鍋燒熱,放入A料(鹽400克,花椒120克,八角70克,香葉30克,小茴香100克),中火煸炒至出香味,取出放涼。
3.取一個潔凈的大木桶,將魚分別擺放在木桶內,然後均勻地撒入A料、B料(花雕酒500克,二鍋頭200克,純凈水3千克)和C料(蔥、姜各200克),放入篦子,用石頭壓住,最後蓋上木桶蓋,封閉自然發酵9天即可。
返沙白玉菇
此菜是由粵菜的「蛋黃白玉菇」改良而來,烹調的技術點有四個:一是以前烹調白玉菇,都是直接取白玉菇拍粉,現在我們則是先讓白玉菇用水泡2小時,讓它一定要把水「喝透」再拍上粉;二是混合粉的搭配比例,我們將澱粉、澄面、生粉按照比例混合,油炸後的成品質地酥脆,還不易回軟;三是油炸時油溫必須高,控制在七成熱為好;四是烹調時,我們加入了牛肉鬆,使得做好的成品香味更足,而且更有特色。
原料:
白玉菇300克,牛肉鬆50克。
調料:
鹹蛋黃40克,老乾媽風味豆豉30克,鹽3克,味精5克,白糖20克,混合粉(澱粉2.5千克,澄面1千克,生粉500克)100克,色拉油1千克。
製作:
1.白玉菇洗凈,用水浸泡2小時,撈出帶有少許水分,拍勻混合粉。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下入白玉菇小火炸酥,倒出控油。
3.鍋內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鹹蛋黃炒香,倒入老乾媽風味豆豉、鹽、味精、白糖和白玉菇翻炒均勻,最後放入牛肉鬆,藉著蛋黃的粘合力使牛肉鬆牢牢地包在白玉菇上,出鍋裝盤。
欖角醬臘八豆蒸排骨
排骨一般都用來燉制,我們則是加入欖角醬、臘八豆等調料腌制後蒸制,做法簡單,易於批量製作。
原料:
排骨200克,泡好的龍口粉絲150克,蔥花5克。
調料:
欖角醬3克,生薑絲5克,臘八豆25克,東古一品鮮、蚝油、生粉、色拉油各10克。
製作:
1.排骨洗凈,斬成四方小塊,用流動水沖凈血水。
2.排骨加入調料拌勻,放入墊有粉絲的盤中,入蒸箱大火蒸15分鐘至排骨成熟,取出後撒入蔥花即可。
手撕烤牛膝
牛膝骨以前很少有人用來做菜,一來它含油量比較高,二來筋膜比較多,所以做菜不好吃,一般都作為邊角料扔掉了。但是牛膝骨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它富含膠原蛋白,只要我們掌握好它的加工方法,照樣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
於是,我們決定用先腌後鹵再烤的方法來烹調。
為何要這麼做呢?一是我們要祛除原料本身的異味,二是鹵後再烤,可以消耗掉牛膝骨過多的油脂,而且菜肴推出後客人還非常認可。
步驟1:初加工
1.取牛膝骨400克自然解凍,放入盆內,倒入流動水漂水5小時,撈出控水。
2.取牛膝骨加入蔥段、薑片各50克,東古醬油200克拌勻,腌制12小時。
3.鍋內放入冷水,下入牛膝骨大火燒開,撇凈浮沫後撈出。
步驟2:滷製
1.取八角、黃梔子各80克,八角、小茴香各50克,香葉10片,桂皮20克,白芷、甘草各5片,拍松的草果3個,白豆蔻20個,丁香20粒,紅曲米100克用香料包包好。
2.鍋內放入骨頭湯5千克,燒開後放入香料包熬煮出香味,放入牛膝骨燒開,用小火煮1小時,關火燜2小時,撈出控湯。
步驟3:炭烤
取牛膝骨放在炭烤爐上,兩面烤至其變成金黃色,取出後撕成小塊,搭配孜然辣椒麵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