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米變成米飯的坎坷歷程,顛覆三觀的烹飪手法,網友:保熟嗎

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飲食上面都有着屬於自己當地特色的美食文化。每一個地方的飲食結構或者說飲食習慣都是由於受到了各地歷史文化發展的影響。以及地理環境和當地口味需求的不同。從而也就導致了世界上面關於美食的多樣性。

眾所周知,非洲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雖然經濟上面不發達,但是並不妨礙非洲人在食物上的追求和執着。非洲人對於自己的食物有着強烈的自信,並且有着獨具當地非州特色的飲食風格,在對於食材的處理方式以及烹飪方式上面有着屬於自己的特色見解。

都說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米飯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產品之一,這是因為大米的生產普及了全世界,才讓更多的人減少了挨餓受凍的機會。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存在大米種植和生產。非洲自然也不例外。

非洲大米變成米飯是一件很值得琢磨的事情,因為非洲人對於大米的處理方式跟我們對大米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一般是利用電飯煲進行蒸煮。但是由於非洲很少家庭會使用到電飯煲,所以他們煮飯的方式也就不一樣。

非洲人煮大米飯一定不會是單純的大米,他們會在油鍋里將西紅柿切成小丁進行爆香,然後再將淘洗過的大米直接放到油鍋裏面。一邊用勺子進行攪拌均勻,一邊加熱。在小組國大概十分鐘左右的樣子,將切碎的辣椒以及小蔥放進去。再注入適量的水,煮到水乾的時候他們就覺得出鍋可以吃了。

對於這樣的大米飯,外觀上看來是有點像炒米,混合著紅紅綠綠的配料,再加上食用油的均勻分佈。這樣子的烹飪方式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可能會出現的,非洲人吃大米的機會不是很多。像他們這種烹飪的方式,不少的網友都十分想了解,這樣子吃飯會不會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