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不願意排隊幾個小時吃一頓火鍋,但是他們又懷念火鍋的味道,於是一種網紅「自熱火鍋」應運而生。這種自熱火鍋不用火、不用電,只需一瓶水就能讓你吃到香氣四溢的火鍋。然而,很多人不清楚自熱火鍋的風險源,導致它變成一個「微型熱炸彈」,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
自熱火鍋原理
自熱火鍋中除了包含我們所需的食物和醬料外,它還有一包加熱包,它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這是用來產熱的材料。生石灰的主要化學式是CaO,將含有碳酸鈣的石灰岩在窯中以900攝氏度煅燒就能得到它。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它經常用作食品的乾燥劑,與水反應會生成熟石灰(化學名氫氧化鈣),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熱。
當我們把水加到自熱火鍋的生石灰上,然後蓋上蓋子之後。它們的化學反應放出的熱足以使水沸騰,變成水蒸氣。然後熱量通過熱傳導和熱對流的方式傳遞到食物上,只需稍等幾分鐘我們就能吃上熱騰騰的火鍋。
自熱火鍋的危險源
11月9日是全國消防安全日,央視邀請了消防員做了一個實驗。在自熱火鍋工作期間,消防人員用膠帶把蓋子的出氣孔堵住了。不到5秒鐘的時間,自熱火鍋的外包裝便開始膨脹,最後它竟然爆開了,把蓋子彈飛了出去,裏面的熱水也噴洒了一地。根據消防人員的介紹,熱水的溫度可以超過100攝氏度,而蒸氣的溫度可以達到200攝氏度。如果我們剛好處在自熱火鍋身邊,那麼我們將會接觸到這些滾燙的液體和氣體,必然會造成大面積燙傷。
當我們不小心堵住蓋子的出氣孔時,自熱火鍋此時已形成密閉的空間。此時,裏面的水會一直沸騰成水蒸氣,這就增大了火鍋內氣體的壓強。壓強越大,水的沸點就越高,就像高壓鍋一樣,此時水的溫度已經超過了100攝氏度。氣體的溫度也會隨着升高,根據氣體的蓋-呂薩克定律,溫度越高則壓強越大,此時壓強的增加又變得更加恐怖了。當內外壓差大於自熱火鍋盒子的承受能力時,它就會爆開,噴濺出裏面的液體和氣體。
緊接着,消防員做了一個更極端的實驗。他把裝生石灰的袋子拆開,把生石灰直接倒進了礦泉水中,然後擰緊了蓋子。我們看到了瓶子在壓力的作用下,直徑變大為原來的三倍,最後它也是直接炸開了。
自熱火鍋的其它注意事項
除了注意不要堵住蓋子的出氣口外,自熱火鍋其實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在包裝盒的底部,有一個水位上限的標誌,我們加水時記住不要超過它。而且,我們也只能往裏面加冷水,而不能加熱水。因為熱水可能會導致反應更加劇烈,水可能會劇烈沸騰,引發危險。
我們也不要把自熱火鍋放在玻璃餐桌上,如果實在沒辦法,那就必須加一個隔熱墊。我們知道自熱火鍋的熱源處於底部,當它的底部和玻璃接觸時,那一部分玻璃就會變熱。熱脹冷縮是眾所皆知的道理,那一部分變熱的玻璃會膨脹,可是卻被其它部分的玻璃束縛住,這就會產生很大的熱應力。如果這個力過大,那麼玻璃的最後結果只能是爆裂,這就威脅到人的健康了。
最後要注意,並不是所有場合都可以攜帶自熱火鍋。從民航角度來看,它的發熱包屬於易燃固體,是不能隨身帶上飛機,也不能辦理託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