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二代」接手國台酒,經銷商們還是兄弟嗎?

導語:閆希軍辭去國台董事長一職,由其子閆凱境接任。此前經銷商與國台之間的「反水風波」,亟待新掌門拿出新的對策。

「特種兵二代」

在5月28日的第二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上,國台酒業集團迎來了一次重大人事變動。

閆希軍辭去董事長一職,由其子閆凱境接任。

閆凱境出生於1979年,擁有英國雷丁大學國際證券、投資與銀行專業碩士學位,並於天津中醫藥大學獲得中藥學博士學位。

見過閆凱境的人評價,閆本人低調、話少,也沒有其他富二代常見的緋聞花邊。

回國後,他先是參加了特種部隊訓練,後於2006年接管天士力的醫藥包裝廠以及天士力控股集團投資部,正式開始「企二代」生涯。

二代去特種部隊受訓,對閆家的兒子來說並不奇怪。

據天士力一位老員工透露,公司常年軍訓,一度上班每天都要上操,周一有升旗儀式。待過的人都有點「高度自律」的特點。

軍旅出身的閆希軍管企業,就像管兵營一樣。他特別在意軍訓表現突出的人,恨不得把整個天士力的上上下下都練成特種兵。

「二代」治下的天士力

作為家中獨子,35歲的閆凱境在2014年從父親手中正式接過天士力「權杖」,就任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士力,600535.sh)董事長。

依靠獨家產品復方丹參滴丸,天士力2019年營收接近190億元。

在閆凱境的治理下,天士力開始向科技型企業轉型。通過「四位一體」的創新研發模式,天士力整合全球前沿技術,形成了涵蓋心腦血管、消化代謝、腫瘤、中樞神經四個疾病領域的疾病防治集成解決方案。

這一轉型,為天士力帶來了98款在研產品的研發管線,包含41款1類創新葯,36款處於臨床試驗階段,26款正在臨床二、三期階段。

同時,由閆凱境操盤,天士力在生物葯和創新葯領域也做了一系列股權投資,但結果不盡人意。

五年來,天士力累計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虧損13.07億元。2022年,公司持有的科濟葯業(2171.hk)、天境生物(imab.o)、pharn和永泰生物(6978.hk)均出現巨額虧損。

證券投資公允價值變動虧損達11.41億元,導致天士力2022年業績發生3.4億元虧損。這也是上市21年以來,天士力首次出現凈利潤為負值。

不過,2023年出現了好轉。當年天士力的收入為86.74億元,同比增長0.42%;歸母凈利潤高達10.71億元,較2022年的虧損2.75億元實現大幅扭虧。

這主要歸功於,天士力在二級市場減少了創新葯企業投資。目前,公司證券投資賬麵價值僅剩9000餘萬元。

不做投資,回歸「老實賣葯」主業的天士力,似乎回到了正軌。

儘管成功扭虧為盈,但天士力在醫藥工業的各個分支領域,除中藥增長6.62%外,其餘化學製劑葯、化學原料葯和生物葯等各分支,收入都出現了同比下滑,分別下滑5.3%、19.67%和23.47%。

尋找新的增長動力尤為艱巨。對閆凱境來說,躺平「吃老本」自是不可能。但如何進取,須有突破之法。

另一種挑戰

如今,閆凱境正式接管國台酒業。相比天士力,正處於關鍵轉型期的國台,是另一種模式的挑戰。

當年,從2017年的5.72億元到2021年的102億的營收規模,國台酒業僅用了四年。

不可否認,經銷商曾是國台酒業「增長神話」的締造者。

超過95%的白酒產品通過經銷模式賣出,國台酒業將持有公司股份的經銷商利益,悉數捆綁在一起。

上市預期,讓持股經銷商期待在資本市場暴賺一筆,也樂於幫助國台酒業創造業績。

其他關聯經銷商及普通經銷商們,在低價購入國台酒後,除了正常銷售所得,還試圖囤積,享受價格上漲後庫存升值的收益。

然而,這番熱切的盛景並未持續太久。

2021年6月,國台酒業主動申請終止ipo審查。

在反饋意見中,上交所特別指出經銷商持股問題,要求國台酒業補充披露相關信息,並解釋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或通過持股經銷商調節利潤等行為。

若國台解釋不清與持股經銷商的關聯交易,ipo審查依然有難度。

閆希軍曾對外表示,調整後計劃最晚當年10月底再報ipo。

後貴州證監局備案信息顯示,國台計劃2021年11月再次申報ipo材料。此後,2022年和2023年,貴州省上市掛牌後備企業名單中,都有國台酒業。

2022年初,就在國台剛剛宣布當年目標達含稅銷售額115億時,國台酒業突遭經銷商「反水風波」。

整個2021年,國台多次提價,並向經銷商大量「定品」壓貨。

某經銷商代理律師稱,國台酒業和經銷商所簽訂的合同中,明確規定了各產品月度和季度的進貨配額,包含有國標酒、國台15和國台龍酒等。

後來,國台酒業單方面變更了配額計劃,只向經銷商們發貨價格倒掛的國標酒。

動銷不暢,導致經銷商損失慘重,甚至有多家經銷商欲與國台對簿公堂。

當時,有經銷商對媒體表示,國台酒業對市場流通順暢的國台15年和國台龍酒延遲發貨,造成損失,年終返利也遭遇拖欠。

還有經銷商提到,國台區域經理、業務員等,要求經銷商購買天士力集團的帝泊洱茶、礦泉水等產品。

當醬酒熱潮退去,類似國台酒業這種帶點金融特徵的營銷方式,開始出現裂縫。

過去,經銷商可通過囤貨獲利。但價格越來越高,新經銷商高位接盤後,難以找到「接盤俠」。部分經銷商資金鏈斷裂,熬不住的則開始割肉。

以國台酒業主推的單品國台國標酒為例,官網標價699元,在拼多多(pdd.o)、京東(jd.o)等電商平台上則以半價左右出售。

無論是以酒還是股份形式參與的經銷商,都面臨虧損。在這場危機中,經銷商承受了最大的苦果。

這兩年,國台酒業着手清理庫存,業績得到一定改觀。

2024年經銷商大會上,國台酒業的兩大單品銷售量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其中,國台國標酒同比增長54%,國台十五年同比增長18%。

只是,面對業界關於銷售金額和庫存現狀的提問,國台酒業選擇了沉默。

經銷商作為國台的「後院」,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4年,國台酒業集團總經理張春新表示,國台酒業的一個重要任務,便是讓經銷商賣酒更加輕鬆、賺錢更加容易、利潤更加豐厚。

據國台內部人士透露,在國台酒業的「第一大市場」廣東,國台紮實砸了不少廣告營銷費用,以支持品牌和經銷商。並且,國台也不再要求經銷商壓貨,好好賣酒即可。

這倒是與閆希軍曾經的初衷一致:「把經銷商捧在手上、記在心裏,當家人對待。」

廣東「強勢大商」——粵強酒業創始人、董事長王富強宣稱,國台酒因其優良的品質和喜慶的包裝,已成為當地消費者的「搶手貨」。

閆凱境剛剛履新,他對經銷商的定位和利益分配的具體策略,還有待明確。

在「交班」董事會上,閆凱境表示,將全力打造智能產業,利用酒行業直接鏈接消費者的突出優勢。

但數字化營銷推進,意味着國台酒業將加大直營比例。這對經銷商是一種削弱。

閆希軍規劃10年建立的國台「中國新名酒」內涵體系,以及打造中國新名酒的醬酒之路的目標,在交棒給愛子後,或將有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