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奶茶品牌邁入質價比時代,專家:「平價」「優質」共存是明智打法

極目新聞記者 劉冬莉

實習生 趙奕欣 徐可欣

立夏以來,湖北氣溫逐步走高。5月14日,十堰、襄陽、宜昌的部分地區最高溫突破35℃。這也意味着,茶飲店的旺季即將到來。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知名奶茶品牌書亦燒仙草近期推出的新品基本都定價在10元上下,比起以往的菜單價格降幅達到了3元-6元。早在幾年前,新式茶飲行業價格戰已經打響,據《2023—2024中國茶飲行業年度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至2024年,在被監測的50多個茶飲品牌中,56%的品牌有不同程度的降價,部分品牌整體降幅超過10元。

專家分析稱,目前中式新茶飲已經接近飽和狀態,「降價」已成為茶飲市場的大趨勢,但也絕不能單純停留在「低價」上,性能和品質依然是剛需。

部分茶飲降至10元以內

5月16日,極目新聞記者在位於武漢市武昌區岳家嘴附近的一家書亦燒仙草門店看到,4月底剛上新的白月光系列產品「草莓白月光」,大杯售價10元;5月初上新的「桃桃烏龍果茶」,大杯僅售9元。

書亦燒仙草宣傳圖片

據介紹,4月以來,書亦燒仙草基於「質價比」定位路線,除了在全國陸續上新平價優質的產品以外,還選擇了幾百家門店應用「超值菜單」,並將這些門店命名為「書亦優享店」。記者通過小程序看到,優享門店菜單上展示了約30種茶飲產品,除了保留書亦部分經典熱銷產品外,還新增了多款10元以下的新品,比如,售價6元的金桔檸檬水、售價9元的薄荷奶綠,煙雨茉莉純茶等原葉現泡純茶系列價格更是低至大杯5元。記者通過對比發現,其他常規門店菜單里共有的「桃桃烏龍奶茶」「草莓奶雲麻薯」等產品,在優享店菜單里均下調了價格。

書亦燒仙草宣傳圖片

「為了幫助消費者更好更快的做出決策,並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最划算優質的產品,書亦優享店還將在夏季長期推行『夏日清涼套餐』。」書亦燒仙草相關負責人以金桔檸檬水+薄荷奶綠(中杯)為例,介紹說:「按照優享門店菜單價格,消費者僅需支付13元,就可以同時購買這兩杯產品,這已經是很親民平價的售價了。但書亦為了給消費者提供真正的平價產品,還推出了套餐優惠價格,11元就可以打包帶走。這是書亦在質價比路線上給消費者展現的誠意和福利。」

書亦燒仙草門店

其實,奶茶品牌降價之風由來已久。早在2022年初,多個奶茶頭部品牌先後官宣全面降價計劃,帶動國內新茶飲品牌的一波降價潮。其中,有品牌經典產品大幅降價10元,並推出9元—19元的「輕鬆」系列;另有品牌將主要產品價格定於19元以下區間。

相比以往一杯奶茶動輒二三十元,此次降價頗受關注,「奶茶告別30元」相關話題曾一度登上熱搜。

然而,對於降價調整這一本是利好消費者的策略,有些消費者卻似乎並不「買賬」。有網友在社交平台留言稱:「價格降了,但又沒完全降。」還有網友吐槽:「從價格上看確實便宜了,但從『內容』上看並沒有更划算。」據稱,部分降價的奶茶容量和配料也隨之減少,例如原先大杯裝的水果茶,變為迷你杯水果茶低價出售,原來默認有芝士奶蓋的奶茶,更改為不加料的版本降價出售。

此次,書亦燒仙草再次推出降價計劃,同樣有消費者擔心:價格下降的同時,產品品質是否會隨之降低呢?

書亦燒仙草門店

專家:「平價」「優質」共存是明智打法

據《2023—2024中國茶飲行業年度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新中式茶飲市場規模達1933億元,同比增加15.7%;預計到2025年,新中式茶飲市場規模將逼近2500億元。從主要品牌的客單價來看,絕大多數茶飲品牌的客單價在10元至25元之間,是當前的主流;在第一梯隊(客單價在30元附近)中,比較知名的品牌為阿嬤手作;在第二梯隊(客單價在16元至25元)中,茉酸奶、混果汁價格較高。

那麼,消費者願意花多少錢去喝杯奶茶?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只有3.2%的消費者會接受單價在31元以上的新茶飲,接受單價在11元至30元區間消費者佔比94.5%,其中四成左右的消費者可接受新茶飲的價格區間為16元-20元。

「雖然消費者的生活品質追求仍然在逐年提升,但平價且高質的產品依然會成為消費者的首選。」書亦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調價是品牌洞察消費者需求,並基於自身供應鏈能力、品控能力而作的調整。此前,該品牌已經進行了0氫化植物油、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的全線產品健康升級,力圖打造最具質價比的新茶飲品牌。而近期上新的平價新品,依然使用的是好果好茶好奶,嚴控原料產地和品質,產品配料豐富多元,給足了顧客優質的消費體驗。

據該品牌提供的參考數據顯示,4月26日到5月5日,「書亦優享店」日店均gmv(商品交易總額)環比增長25%,日店均實收環比增長31%,日店均杯量環比增長38.57%。「這些數據證明,書亦選擇的質價比路線在市場上是正確的,是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品牌方相關負責人表示。

武漢大學經管學院吳先明教授認為,此前,國內諸多茶飲品牌發展較快,也帶來了較大的溢價空間。而隨着目前中式新茶飲市場越來越接近飽和狀態、競爭越來越激烈,「降價」已成為茶飲市場的大趨勢。另一方面,目前中國新茶飲用戶中,90後消費者佔比超過70%。z世代消費者對品質、價格、體驗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茶飲品牌應在產品、運營、管理等方面持續尋求突破,在降價的同時不斷提高品質和體驗感。

「降價絕非單純追求低價,性能和品質依然是剛需。」吳先明認為,在優化定價機制的同時提高產品的品質,使「平價」與「優質」兩大標籤共存將是非常明智的打法。

(受訪者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